-
包郵探尋宋型國家的歷史:李華瑞學術論文集/燕京學者文庫
¥32.0(3.3折)定價:¥97.0本論文集選擇《探尋宋型國家的歷史》為書名,就是蘊含著作者對研究宋史方法論的一些思考。眾所周知,20世紀初以來對于宋代歷史地位的毀譽參半式評價是秦漢以降中國古代史各斷代史評價中落差之大所僅見。以往按五個社會形態說把宋代列入封建社會的下行階段,一度政治上腐朽、經濟上積貧、軍事上積弱、學術上反動,幾乎成為評價宋代歷史的代名詞,進入21世紀以來,“宋代近世說(唐宋變革論)”甚囂塵上,宋代一躍成為中國近世的開端。這種毀譽參半的評價從方法論上講都
-
包郵視野.社會與人物-宋史.西夏史研究論文稿
¥32.7(5折)定價:¥66.0這部論文集收入我近五年來發表的主要論文,也是我的第三部個人宋夏史研究論文集。論文集大致包括五方面的內容。多年來,我一直較為關注20世紀以來宋史研究的學術史,故第一組文章是有關對學界討論唐宋變革論、改革開放以來宋史研究熱點、王安石變法等大問題過程中所反映的理論傾向及不同意見的匯總和梳理,當然,其中也包含我對這些問題的一些思考。 近年來,我的研究重點集中在宋代災荒史上,故第二組文章主要收錄業已發表的5篇論文。《宋代放生池考》、
-
包郵中國古代史論文選萃-上下卷
¥56.0(4.4折)定價:¥128.0《中國古代史論文選萃 (套裝上下冊)》是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領域的論文選萃,由四十多篇論文組成,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古代史的不同階段,宏觀研究和個案分析兼備,是一部比較優秀的論文集。對研究中國古代史論的學者有較好的借鑒作用。
-
包郵陳守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論文集
¥118.8(6折)定價:¥198.0陳守忠,西北師范大學教授,擅長西北史地研究,專攻宋遼西夏金元史,在研究中注重史籍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治史方法,出版《河隴史地考述》《宋史論略》等,在學術界有重大影響。2021年是陳先生百年誕辰。為緬懷陳先生的道德文章,激勵后人,我們編輯出版《陳守忠教授誕辰百年紀念論文集》。論文集共收錄論文46篇,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每一部分的編排以作者年齒為序。部分為“懷念文章”,共10篇。該部分由陳守忠先生生前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受業學生撰寫,內容涉及
-
包郵宋史研究論文集(2022)
¥95.2(7折)定價:¥136.0《宋史研究論文集(2022)》為“‘兩宋歷史與王安石’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九屆年會”會議的論文集,收錄了大會的開幕式致辭、大會的主題報告、新任會長年會致詞、閉幕辭和23篇學術論文。這些相關的主題報告、學術論文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宋遼金史乃至五代史的研究動態和學術研究新視野。本書所收錄的大會主題報告和相關論文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宋遼金史乃至五代史的研究動態和學術研究新視野,從而對進一步推動宋遼金史乃至五代史研究研究
-
包郵宋型國家歷史的演進
¥89.6(7折)定價:¥128.0李華瑞教授近年來提出“宋型國家”的概念,旨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探尋宋代國家類型的鮮明特色及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深刻影響。本書圍繞“宋型國家”呈現的“守內虛外”、奉行養兵政策、“崇文抑武”的三大特征,全面系統敘寫兩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同時對宗教信仰、婦女生活與地位等也有專章論述。作為一部全新的宋代歷史著作,本書是作者幾十年宋史研究與教學的結晶,兼具學術性及普及性,既可供專業讀者參考,又可供歷史愛好者品讀...
-
包郵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冊)
¥128.7(6.5折)定價:¥198.0李華瑞編著的《宋代救荒史稿(上下)》剖析了宋代自然災害(水災、旱災、蟲災、地震、瘟疫)的概況和特點,從人文因素和社會因素兩方面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書稿的側重點是研究宋代的救災制度、機構、程序、救災措施和防災措施等內容,對于當前中國的救災防災措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體現史學為現實服務的功用。...
-
包郵中國傳統經濟的再認識
¥85.7(7.2折)定價:¥119.0李華瑞主編的這本《中國傳統經濟的再認識》匯集了國內數十位專家學者對中國傳統經濟再認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含“理論探索”、“國家權力”、“地域行業”、“社會群體”等四個主要議題,涉及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階段、非經濟影響因素、秦至清傳統社會的性質、商品經濟、“富民社會”、“農商社會”、“帝制農商社會”等諸多內容。本論著關注中國歷史發展的實際,重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國家權力、思想觀念等非經濟因素,擺脫了此前傳統經濟評價中的經濟決定論,并將“農商社
-
包郵宋遼西夏金史青藍集
¥64.5(4.7折)定價:¥138.0本書收錄的論文為其指導的研究生在在學期間發表或以其指導的論文。主要有黃正林(陜西師大教授、博士生導師):《國民政府“扶植自耕農”問題研究》《歷史研究》2015年第3期;徐黎麗(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論民族的三個基本屬性》《論民族的三個基本屬性》,《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5期;彭向前(寧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試論遼對西夏的遏制政策》《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馬玉臣(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試論宋神宗時
-
包郵王曾瑜先生八秩祝壽文集
¥193.0(7.2折)定價:¥268.0王曾瑜(1938年-),著名歷史學家、宋史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漢族,上海市人,196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師從當代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宋史研究泰斗鄧廣銘先生。在世的宋史大家目前有兩位,一位是史金波先生,另一位就是王曾瑜先生,王先生比史金波長兩歲,明年是王曾瑜先生的80大壽,長江學者李華瑞先生將宋史界以北京大學鄧小南為代表的宋史研究學者以及鄧先生門下的徒子徒孫
-
包郵《天盛津令》與《慶元條法事類》比較研究
¥64.7(6.6折)定價:¥98.0本書上編通過與《慶元條法事類》的比較討論了《天盛律令》的修纂及其特點,同時從金元明清法典編纂的特點審視《天盛律令》編纂在中國古代后半期的地位。下編重點考察了《天盛律令》與宋代法規中行政法規的淵源及流變問題;比較研究西夏與宋中央及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及職掌問題;通過利用《天盛律令》及漢文文獻、西夏碑刻、文書等史料的記載,較全面地勾勒出西夏官制體系的大致情況,在此基礎上再與宋的官制體系進行比較研究...
-
包郵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增訂本)
¥156.4(7.9折)定價:¥198.0全書分為“南宋時期否定王安石變法的由來和發展”、“元明清時期對王安石變法的評議”以及“20世紀中國王安石及其變法研究的學術史”三編,梳理了王安石歷史地位沉浮與南宋以后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內在聯系。對影響南宋以來最高統治者、浙東學派、四庫館臣、近現代學者及其各類官私史籍和研究論著認識、評議王安石及其變法的價值取向,從政治因素、學術思想和社會結構的變化等理論層面,做了詳細的剖析和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