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斷頭王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7034849
- 條形碼:9787557034849 ; 978-7-5570-3484-9
- 裝幀:平裝-鎖線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斷頭王后 本書特色
1.“傳記文學之王”茨威格的永恒經典!是茨威格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
2.“她那時候還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記錄洛可可時期法國“絕代艷后”瑪麗走向毀滅的一曲挽歌。
3.從奧地利zui美公主到法國斷頭王后,她的一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標簽。她既是法國波旁王朝金尊玉貴的王后,也是路易十六的結發妻子,更是法國民眾的眼中的“吸血鬼”“赤字王后”。她是被時代選中的女人的悲劇,不可否認的是,她很美麗。
4.全新譯本,某瓣2024年度外國文學《隱墻》譯者鐘皓楠德語直譯,感受經典作品的原滋原味。
5.內文附多張傳主彩插,直觀呈現那些動人的歷史性瞬間。
6.數百條注釋翔實注解,掃清閱讀障礙。
7.內文附瑪麗·安托奈特年表,一口氣讀完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8.余華、托馬斯·曼、弗洛伊德奉為經典的歷史特寫:“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的悲劇展示模板。
9..裸脊鎖線版,可180度平攤閱讀。內外雙封,知名設計師操刀封面設計,外封起鼓工藝,內封壓凹工藝,封面高級特種紙,內文膠版紙印刷,精致又實用,閱讀、收藏兩用佳品。
斷頭王后 內容簡介
在她三十八年的短暫人生里,有長達三十年,這個女人漫不經心地生活著。就像那個時代成百上千萬的女性一樣,她會跳舞、閑聊、戀愛、發笑、打扮,探訪別人,給予施舍,她會生兒育女,zui終靜靜地躺在床上死去,一生都不曾真正參與世界的精神。
斷頭王后 目錄
插圖
導論
年表
第1章 少女成婚
第二章 床幃秘事
第三章 在凡爾賽宮,閃亮登場
第四章 一言之爭
第五章 征服巴黎
第六章 國王駕崩,國王萬歲!
第七章 國王夫婦的肖像
第八章 洛可可王后
第九章 特里亞農宮
第十章 新的社交圈
第十一章 兄長訪妹
第二十三章 君主制的靈車
第二十四章 自省
第二十五章 米拉波
第二十六章 準備逃亡
第二十七章 逃亡瓦雷納
第二十八章 瓦雷納之夜
第二十九章 回程
第三十章 一方欺騙,一方受騙
第三十一章 摯友zui后一次出現
第三十二章 遁入戰爭
第三十三章 zui后的吶喊
第十二章 成為母親
第十三章 王后不再受人愛戴
第十四章 洛可可劇院的閃電
第十五章 項鏈事件
第十六章 審理與判決
第十七章 人民覺醒,王后覺醒
第十八章 決斷之夏
第十九章 友人逃散
第二十章 摯友出現
第二十一章 他是嗎?他不是嗎?(一個插入式的問題)
第二十二章 凡爾賽宮的zui后一夜
第三十四章 8月10日
第三十五章 圣殿
第三十六章 瑪麗·安托奈特,獨自一人
第三十七章 zui后的孤獨
第三十八章 貢西埃爾謝里監獄
第三十九章 zui后的嘗試
第四十章 奇恥大辱
第四十一章 審訊開始
第四十二章 審判
第四十三章 zui后一程
第四十四章 哀悼
后 記
斷頭王后 相關資料
導 論
要敘述瑪麗·安托奈特王后的故事,意味著接受一場長達百余年的審判,控辯雙方不惜在辯論中采用zui為激烈的措辭。這場辯論激昂的基調主要是由控方定下的。革命者為了攻擊君主制,就必須攻擊王后,尤其是作為女人的王后。如今,真相與政治已經不共戴天,為了煽動民心而描繪某一形象,就很難指望樂于推波助瀾的公眾輿論能夠做到公正。為了把瑪麗·安托奈特送上斷頭臺,人們不擇手段,極盡污蔑,報紙、宣傳冊和圖書都毫無顧忌地將所有的惡毒行為、所有的道德敗壞、所有的變態行徑歸咎于這位“奧地利母狼”。即便是在公正的化身那里——在法庭之上,控方激情洋溢,公開地將這位“卡佩的寡婦”與歷史上zui為著名的惡女梅薩麗娜、阿格麗皮娜和弗蕾德貢德絲相提并論。但在這之后,事情卻發生了鮮明的轉變。1815年,另一位波旁家族的成員登上了法國王位,為了粉飾王朝的盛景,王后妖魔化的形象又得到了濃墨重彩的涂改——瑪麗·安托奈特在這個時代的呈現方式無不籠罩在乳香的煙靄與圣光之下。一首又一首贊歌,憤憤不平地捍衛著瑪麗·安托奈特那無可指摘的美德。她的犧牲精神、她的善良還有她那完美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詩歌與散文里都得到了褒揚。淚水織成的軼事形成了紗幕,一層又一層地將她籠罩起來,這些軼事大部分是由貴族羅織的,將她包裝成一位得以昭雪的“純潔的殉道者”,是一位殉道的王后。
在這件事情上,靈魂的真相就像在大多數情況下一樣幾乎處在二者之間。瑪麗·安托奈特既不是保王黨的偉大圣女,也不是革命黨人的下賤“娼婦”,而只是一個平庸的角色,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
導 論
要敘述瑪麗·安托奈特王后的故事,意味著接受一場長達百余年的審判,控辯雙方不惜在辯論中采用zui為激烈的措辭。這場辯論激昂的基調主要是由控方定下的。革命者為了攻擊君主制,就必須攻擊王后,尤其是作為女人的王后。如今,真相與政治已經不共戴天,為了煽動民心而描繪某一形象,就很難指望樂于推波助瀾的公眾輿論能夠做到公正。為了把瑪麗·安托奈特送上斷頭臺,人們不擇手段,極盡污蔑,報紙、宣傳冊和圖書都毫無顧忌地將所有的惡毒行為、所有的道德敗壞、所有的變態行徑歸咎于這位“奧地利母狼”。即便是在公正的化身那里——在法庭之上,控方激情洋溢,公開地將這位“卡佩的寡婦”與歷史上zui為著名的惡女梅薩麗娜、阿格麗皮娜和弗蕾德貢德絲相提并論。但在這之后,事情卻發生了鮮明的轉變。1815年,另一位波旁家族的成員登上了法國王位,為了粉飾王朝的盛景,王后妖魔化的形象又得到了濃墨重彩的涂改——瑪麗·安托奈特在這個時代的呈現方式無不籠罩在乳香的煙靄與圣光之下。一首又一首贊歌,憤憤不平地捍衛著瑪麗·安托奈特那無可指摘的美德。她的犧牲精神、她的善良還有她那完美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詩歌與散文里都得到了褒揚。淚水織成的軼事形成了紗幕,一層又一層地將她籠罩起來,這些軼事大部分是由貴族羅織的,將她包裝成一位得以昭雪的“純潔的殉道者”,是一位殉道的王后。
在這件事情上,靈魂的真相就像在大多數情況下一樣幾乎處在二者之間。瑪麗·安托奈特既不是保王黨的偉大圣女,也不是革命黨人的下賤“娼婦”,而只是一個平庸的角色,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
既不是特別聰慧,也不是特別愚蠢,既不是烈火,也不是寒冰,沒有特別的力量用以行善,也沒有堅定的意志用以作惡,以前、現在和未來都有這樣普通的女性,沒有成為惡魔的癖好,也沒有充當英雄的意志,顯然很難成為一幕悲劇的主角。但歷史是一位偉大的造物主,并不需要一位具有英雄氣概的人物作為主角,也能夠排演出一幕震撼人心的戲劇。悲劇的張力并不僅僅產生于一個人物的強大,而總是產生于一個人與自己命運的不協調。如果一個強大的人、一位英雄、一位天才與他所陷入的環境發生沖突,這個環境被證實為對他與生俱來的使命來說過于逼仄,擁有過多的敵意,那么這種張力就會得到戲劇性的表現——例如拿破侖被困在圣赫勒拿島上的斗室之中,貝多芬被囚禁在他的失聰之中——無論在何時何地,任何偉大的人物都無法施展拳腳。但是,如果一個平庸或者甚至是軟弱的人陷入了某種可怕的命運,陷入了將他壓垮和粉碎的個人責任之中,那么悲劇也會因此而產生,在我看來,這種形式的悲劇甚至更具有感人至深的人性。因為非凡的人類不自覺地尋求非凡的名譽,他那超乎常人的天性本能地要求過上一種英雄主義的生活,用尼采的話說,就是“危險地”生活,他以自己體內強有力的需求,對世界提出暴力的挑戰。因此,天才人物zui終并不是對自己的苦難完全無辜,因為他內心的使命神秘地渴求著烈火的試煉,以喚醒某種zui終的力量。就像暴風雨中的海燕,他強勁的命運也將他變得越來越強大,托舉得越來越高。平庸的人物卻天生適合平和的生活方式,他不想要、也根本不需要更大的刺激,他只想平靜地在陰影里生活著,在風平浪靜、溫度適宜的命運之下生活著,因此,如果有一只無形的手搖撼著他,他就會轉過身去,驚慌失措,落荒而逃。他不渴望任何承擔與世界史有關的責任,恰恰相反,他逃避這些責任。他不去尋求磨難,而是被迫接受苦難。他受到外界而不是內心的逼迫,變得比原本的樣子更偉大。在我看來,這種并非英雄的苦難,這種平庸之人的苦難雖然缺乏明顯的意義,卻并不比真正英雄的崇高苦難要低劣,甚至還更能夠使人感到震撼。因為每個普通人都必須獨自承擔這種苦難,而不像藝術家那樣,還有自己的救贖方式,還可以將自己的苦難轉化為作品,轉化成永久長存的形式。
有時候,命運會選擇這樣一個平庸之人,以它強勢的拳頭,狂暴地逼迫他擺脫自己的平庸,瑪麗·安托奈特的一生也許就是歷史上zui具有啟發性的范例。在她三十八年的短暫人生里,有長達三十年,這
個女人都漫不經心地生活著,盡管是生活在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她沒有比別人更善良,也沒有比別人更邪惡:她有著溫熱的靈魂、平庸的人格,從歷史上看,她在一開始只是一個花瓶式的角色。如果革命沒有侵入她那快活而無拘無束的游戲世界,她還將繼續作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哈布斯堡王室成員生活下去,就像那個時代成百上千萬的女性一樣,她會跳舞、閑聊、戀愛、發笑、打扮,探訪別人,給予施舍,她會生兒育女,zui終靜靜地躺在床上死去,一生都不曾真正參與世界的精神。人們會將她作為王后莊嚴地安放在靈床上,在宮中守喪,但在這之后,她就會像所有其他無數的公主一樣,像瑪麗-阿德萊德和阿德萊德-瑪麗,安娜-凱瑟琳和凱瑟琳-安娜一樣,墓碑上悲涼而冰冷的字母留在哥達年鑒里無人閱讀。沒有任何一個在世的人會想要追問她的形象,她那已經煙消云散的靈魂,沒有一個人會想要去知道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而且如果沒有經歷過那些試煉(這才是zui重要的),瑪麗·安托奈特,法國王后本人也不會知道,不會體驗到——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因為這就是平庸之人的幸運或者是不幸之處,他從來沒有感到過某種急迫感,想要了解自我,他從來不會有在命運追問他之前先追問一下自我的好奇心,他讓自己所有的可能性陷入沉睡,而不去使用它們,他讓屬于自己的能力走向枯萎,他的力量就像從來沒有使用過的肌肉,已經萎縮,只有困境才能使他真正緊張起來,開始反抗。一個平庸之人不得不首先受到逼迫,擺脫他自己,才能夠成為他所能夠成為的一切,也許他能夠做到的比他之前所預料到的和所知道的還要更多。要做到這一點,唯有命運揮動那不幸的皮鞭。就像有時候,藝術家蓄意尋求外行那微不足道的小小責備,而不是熱情而包羅萬象的贊美來證明自己的創造力,命運有時候也會尋求一個無足輕重的主人公,以證明它也可以用易碎的材料創造出zui為強烈的張力,安排一個軟弱而且不情愿的靈魂,上演一出偉大的悲劇。描繪這種不情愿的主人公的zui美的戲劇之一,被叫作瑪麗·安托奈特。
因為這是何等的藝術,歷史在這里懷著何等的創造力,以多么宏大的歷史性的張力,將這位平庸之人安排到了它的戲劇里,又多么嫻熟地將各種矛盾布置到了這個原本貧瘠的人物身邊!它先是懷著惡魔般的詭計寵愛這個女人。還是孩子的時候,命運就送給了她一個皇宮作為她的家,在少女時代,她又得到了一頂王冠,當她成為一位少婦的時候,她得到了堆積如山的贈禮,簡直是揮霍般的饋贈,這些饋贈使她金玉盈門、儀態萬方,此外,命運還賜予了她一顆輕浮的心,使她不去過問這些贈禮的代價和價值。許多年來,歷史寵愛、驕縱著這顆無所顧忌的心,直到它失去了感知的能力,越來越無憂無慮。但是命運如此迅速和輕松地將這個女人推到了幸福的頂峰,只是為了以精妙的方式,更殘酷、更緩慢地讓她在之后墜落。這出戲劇帶有夸張的粗暴效果,使zui尖銳的矛盾得到了直接的碰撞,把她從一座有幾百個房間的王宮驅趕到了寒酸的監牢里,把她從王座推到了斷頭臺上,從玻璃和金子做的豪華馬車上推到了刑場馬車上,從奢華推向了一無所有,從被全世界愛戴推向了備受仇恨,從凱旋推向了備受凌辱,使她越跌越深,直到無情地跌入zui終的深淵。這個平庸的小人物突然失去了寵愛,她那缺乏理解力的心靈無法弄清這股陌生的勢力要對她做什么,只能感到一只堅硬的拳頭正在擠壓著她,一只灼燙的利爪扎進了她那受難的肉體。這個對現狀一無所知的人不愿意、也不習慣所有這些磨難,她進行反抗,不愿接受,她呻吟,她逃跑,想要逃離這一切。但那知曉一切的不幸之手懷著藝術家的堅忍不拔,一定要從這份素材中擠壓出zui高的張力和zui后的可能性才肯罷休,它不會放走瑪麗·安托奈特,直到它將這柔弱無力的靈魂錘煉得堅硬而又態度鮮明,直到她靈魂中從父母和先祖那里繼承來的一切高貴都被生機勃勃地碾壓出來。她在痛苦中感到震驚,這個從來沒有追問過自我的女人在經歷了試煉之后終于意識到了某種轉變:她感覺到,就在她外在的權力結束的時候,她身體里有某種新的和偉大的東西出現了,如果沒有那些試煉,就不可能有這些東西。“只有不幸的人才知道自己是誰。”這句半是驕傲,半是震驚的話,突然從她那驚訝的口中跳了出來。她被某種預感所征服,只有經歷了這些苦難,她這段渺小而平庸的生命才能夠作為后世的榜樣,繼續活下去。當她意識到了更崇高的職責之后,她的人格就超越了自身。就在死前不久,她變成了一件永存的、成功的藝術品,因為在她生命中zui后的時刻,瑪麗·安托奈特這個平庸之人,終于變成了和她的命運一樣偉大的悲劇。
斷頭王后 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享譽世界的小說家、詩人和傳記作家,其作品《人類群星閃耀時》1927年首次出版,當年就成為歐洲所有學校的規定讀物。茨威格用他如椽的史筆、浩瀚如江海的才華描繪了改變人類歷史的一系列瞬間,這為他贏得不朽的聲名——“歷史上的傳記作家”。代表作有《人類群星閃耀時》《昨日的世界》《斷頭王后:瑪麗·安托奈特傳》《斷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傳》等。
譯者簡介:鐘皓楠
女,德語譯者、青年詩人,1995年生人,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曾于2016—2017年赴德國弗萊堡大學進行學術交換。主要譯作有《隱墻》《昨日的世界》(合譯)《時代的精神狀況》(合譯)《黑塞童話故事》(合譯)等。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