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審美特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48317
- 條形碼:9787511748317 ; 978-7-5117-4831-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審美特性 本書特色
本書是盧卡奇關于美學和文藝學的集大成之作。盧卡奇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審美特性 內容簡介
本書是盧卡奇關于美學和文藝學的集大成之作。書中以日常生活作為美學的本體論基礎,從馬克思主義反映論、實踐論和生存論的視角對審美和藝術做了系統的考察,成為國外闡釋性美學的一種范本。書中堅持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對藝術和審美的起源、審美的目標和結構本質、藝術創作和接受的心理學及美學原理以及藝術的社會效應做了獨到的剖析,并且指出,藝術具有反拜物化的使命,它要在他律與自律的博弈中,發揮人類自我意識的功能。作者認為人們社會生活中各種存在形式、以及它們間的關系處于**性,而人們的心理和意識居于第二性,這些會隨社會發展而產生變化。藝術既模擬、模仿了現實,又體現和激發人們的情感;審美活動來源于勞動,其主觀因素在擬人化的特征中獲得表現。因此藝術和審美的對象無不是人的世界,同時是人們精神的外化,是內在心理、外在世界的有機統一,它融合著情感,具有反映普遍性的特殊性。
審美特性 目錄
審美特性目錄
**章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問題1
一日常思維的一般性質1
二差異化的原理和開端56
第二章科學中反映的非擬人化126
一古代非擬人化傾向的意義和局限126
二近代非擬人化充滿矛盾的復興153
第三章藝術由日常生活中分化的預備性原理問題205
第四章對現實審美反映的抽象形式260
一節奏261
二對稱與比例295
三裝飾紋樣327
第五章模仿問題之一:審美反映的形成375
一模仿的一般問題375
二巫術與模仿405
三審美范疇由巫術模仿中的自發形成442
第六章模仿問題之二:通向藝術具世性的道路482
一舊石器時代洞窟壁畫的非具世性485
二藝術作品具世性的前提515
三藝術作品自身世界的前提561
第七章模仿問題之三:主體達到審美反映的道路590
一審美主體性的預備性問題591
二外化及其向主體的回復614
三由單獨的個體到人類的自我意識641
第八章模仿問題之四:藝術作品的自身世界699
一審美領域的連續性與間斷性(作品、門類、
藝術一般)699
二同質媒介、完整的人與“人的整體”726
三同質媒介及審美領域的多樣性764
第九章模仿問題之五:藝術的反拜物化使命797
一人的自然環境(空間與時間)802
二不確定的對象性827
三內在性和實體性855
四因果性、偶然性和必然性878
第十章模仿問題之六:在美學中主體—客體關系
的一般特征901
一人是核還是殼901
二作為美學一般范疇的陶冶933
三感受體驗的后續過程974
第十一章第1′信號系統996
一現象的描述999
二生活中的第1′信號系統1029
三間接暗示(家畜、病理學)1078
四審美態度中的第1′信號系統1109
五詩的語言與第1′信號系統1185
第十二章特殊性范疇1226
一特殊性、中介和中項1227
二作為美學范疇的特殊性1267
第十三章自在——為我們——自為1317
一科學反映中的自在和為我們1317
二藝術作品作為自為存在者1351
第十四章審美模仿的邊界問題1397
一音樂1397
二建筑1488
三手工藝1558
四園林1576
五電影1596
六快感的問題域1635
第十五章自然美問題1699
一在倫理學與美學之間1701
二自然美作為生活要素1739
第十六章藝術的解放斗爭1823
一解放斗爭的基本問題和主要階段1823
二寓意和象征1890
三日常生活、單獨的個人和宗教需要1951
四解放的基礎和前景2020
附錄2074
譯名對照表2074
德中術語對照表2088
審美特性 作者簡介
匈牙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理論與文學史家。1923年發表的《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被公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第一部代表作。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