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二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60163
- 條形碼:9787507760163 ; 978-7-5077-6016-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二十輯)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年刊) 創刊于2003年,由蘭州城市學院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所主辦,每年出版一期,主要刊發戲劇戲曲、小說領域*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田野報告、重要的原始文獻(包括罕見的古代民間劇本等),是小說、戲劇領域知名集刊之一,該集刊已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集刊、中國知網等收錄。 本書系《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二十輯),共收錄29篇文章,約47萬字。內容包括小說研究、紅樓夢研究、戲曲研究、戲劇研究、交叉研究、小說戲曲論著評介、小說戲劇史檔案、清代隴影戲書抄本考等學術研究性文章,名師講名著、新書評介等評述性文章,以及戲劇文史檔案等史料記錄性文章。多數文章從具體的小說、劇本、劇目入手,或進行內容分析,或進行對比研究,或進行史料考證。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二十輯) 目錄
雷神與子路的形神合體——李逵原型人物考論 ………………………………………… 王以興 朱仰東(003)
瘟神的寓言——從《水滸傳》開篇寫瘟疫談起 ……………………………………… 宋金民(017)
在“似”與“不似”之間——論《水滸傳》中的王進 ……………………………………………… 顧瑞雪(030)
慕壽祺《中國小說考》載佚失小說《平妖傳》史實人物考………… 張彥麗 周 琪(044)
論《鏡花緣》對《品花寶鑒》的影響——兼論兩部小說的現代接受問題 ……………… 謝璐陽(052)
關于《行孝子到底不簡尸》本事的再探討……………………………………… 李 穎(062)
【紅樓夢研究】
《曹雪芹與〈紅樓夢〉》題序……………………………………………………… 吳新雷(075)
未及品嘗的甜蜜愛意——紅樓戀情描寫“不成熟”探幽 ……………………………… 張勁松(079)
論《紅樓夢》的“不言語”現象………………………………………………… 倪金艷(089)
“霽日”“霽月”與晴雯形象的問題……………………………………………… 龔 逵(100)
【戲曲研究】
清宮壽戲《祥芝應瑞》考述——兼論清宮壽戲文本淵源 ……………………………………………… 劉 鐵(109)
神靈重塑與戲劇表現——晚清戲曲《孝義節》本事與形態考述 …………………… 張紅波 郭楨煒(123)
后南戲時期的南戲劇目特征…………………………………………… 包建強 李毅苗(134)
元刊雜劇《趙氏孤兒》寫定于金代……………………………………………… 張玉榮(144)
【戲劇研究】
“無過蟲”——宋代戲劇藝人的精神呈現與剛性品格 ……………………………… 賈喜鵬(161)
【交叉研究】
論晚清士紳對小說戲曲禁毀活動的推動和阻礙………………………………… 張天星(175)
雍正朝禁毀淫詞小說考述……………………………………………… 彭秋溪 盧柯同(186)
論辭賦與戲曲的文體互滲………………………………………………………… 程 維(201)
臺灣藏《樂府考略》抄本考述…………………………………………………… 王文君(212)
“楚三王”相關傳說考論 ……………………………………………… 孫董霞 趙小戈(222)
宋代武術發展對英雄傳奇的影響………………………………………………… 黎昇鑫(231)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聶政傳》與《田七郎》文本關系考論 …………………… 岳 玫(242)
明刊文言小說《一見賞心編》插圖考論………………………………………… 鄭子成(251)
【小說戲曲論著評介】
玉壘花燈戲的語言及歷史文化特征——兼論《玉壘花燈戲研究》叢書 ………… 張淑萍 胡 慧(265)
方法、視野與功底——評《傳播學視域下的南戲走向》 ………………………………姜子石(273)
【小說戲劇史檔案】
中國傳統戲劇大事年表…………………………………………………………… 劉文峰(283)
《金瓶梅》在北歐地區的譯介與傳播——訪哥本哈根大學易德波教授 ………………… 潘佳寧(332)
江南戲曲碑刻補遺………………………………………………………………… 李秀偉(338)
【清代隴影戲書抄本考】
隴東環縣文化館整理口傳清代劇目敘考(續) ………………………………… 趙建新(351)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第二十輯) 作者簡介
蘭州城市學院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秋,以校內教師為主體,并聘請甘肅高校著名學者專家趙逵夫、張文軒、寧希元等先生擔任學術顧問,以及蘭大、西北師大部分教授、副教授為特約研究員,校內外研究人員共20余人,形成了一個老中青結合、具有一定研究實力和較高編輯水平的學術團體。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