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黃河大系:戲曲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150064
- 條形碼:9787209150064 ; 978-7-209-1500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大系:戲曲卷 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黃河九省區有豐富的戲曲資源,將這些戲曲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整理、研究,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揚。《黃河大系?戲曲卷》的編寫,目的是為了詳細地向國內外廣大讀者介紹黃河沿岸九省區戲曲的情況,引起讀者對豐富而瑰麗的戲曲文化的注意、重視和喜愛,以期弘揚發展優秀的戲曲文化,傳播黃河文明。收錄沿黃九省各省代表性的劇種,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一)文學性。應選取質量較高、文學性較強的劇本,在語言、結構、主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二)地域性。選取各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戲劇作品,反映當地獨特的民風民俗,或歷史事件等,在戲劇語言、唱腔等表現形式上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三)影響力。盡量選取具有全國性甚至更廣泛影響力的作品。中國戲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黃河九省區有豐富的戲曲資源,將這些戲曲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整理、研究,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揚。《黃河大系?戲曲卷》的編寫,目的是為了詳細地向國內外廣大讀者介紹黃河沿岸九省區戲曲的情況,引起讀者對豐富而瑰麗的戲曲文化的注意、重視和喜愛,以期弘揚發展優秀的戲曲文化,傳播黃河文明。 收錄沿黃九省各省代表性的劇種,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一)文學性。應選取質量較高、文學性較強的劇本,在語言、結構、主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 (二)地域性。選取各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戲劇作品,反映當地獨特的民風民俗,或歷史事件等,在戲劇語言、唱腔等表現形式上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三)影響力。盡量選取具有全國性甚至更廣泛影響力的作品。 《黃河大系?戲曲卷》可分為上下兩冊或上中下三冊。由青海篇、四川篇、甘肅篇、寧夏篇、內蒙古篇、陜西篇、山西篇、河南篇、山東篇九個篇章組成。每個篇章下列代表劇目、劇種概述、創作故事、相關圖片四部分。 《黃河大系·戲曲卷》是叢書“黃河大系”的分卷。分為上、下兩冊,約40萬字,400幅圖。從黃河源頭青海寫起,直到流經的*后一個省份山東。以省(自治區)為單元,梳理沿黃九省區戲曲發展脈絡,對九省區戲曲歷史淵源、發展過程等進行綜述,詳細介紹九省區代表性劇種的源流變遷、風格特色、著名演員、代表劇目,以及本省(自治區)戲曲界的重大事件。在系統梳理、學術嚴謹的前提下,兼顧內容的通俗性、可讀性,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沿黃九省戲曲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戲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黃河九省區有豐富的戲曲資源,將這些戲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整理、研究,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揚。《黃河大系·戲曲卷》的編寫,目的是詳細地向國內外廣大讀者介紹黃河沿岸九省區戲曲的起源、沿革、發展及特色,既能為戲曲藝術研究、傳承與發展提供資料依據,也能展示黃河乃至中國戲曲的博大精深、絢麗多彩;既是弘揚發展中華優秀的戲曲文化、傳播黃河文明的重要舉措,也是對總書記講好“黃河故事”重要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黃河大系:戲曲卷 作者簡介
劉方政 男,1962年生,山東萊西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79年考入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習,1983年考入山東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師從著名戲劇研究專家孟廣來先生學習中國戲劇史,1986年7月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2000年-2003年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 自留校任教以來,一直從事中國戲劇史和中國現代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給本科生授課3門: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基礎課)、中國古代戲曲研究和中國現代話劇研究(專業課)。 科研方面,近幾年來共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文章16篇,其中有關明末清初蘇州派的研究得到了古典戲曲研究界的好評;有關田漢研究的專著和論文得到了中國話劇研究界的重視,并得到現代話劇研究專家董健先生和田本相先生的高度評價。 林凡軍 研究員,山東省藝術研究院院長,《人文天下》主編,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山東省文化科技(文化版權)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十三五”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文化創意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研究”學科帶頭人。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