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4370
- 條形碼:9787542684370 ; 978-7-5426-8437-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本書特色
“我身在歷史何處”系列002
知名政治哲學教授萊亞·烏皮省思力作
一位少女親歷東歐劇變的成長故事
在不確定的世界,回望歷史如何形塑個體生命
于思想的陣痛中,找尋自由的意義
——————————————————————————————
權威大獎×大咖推薦×重要媒體×讀者口碑,掀起全球熱議的紀實文學力作。
6項非虛構大獎得獎 決選|全球30種語言翻譯授權;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梁文道、《邊界的誘惑》作者柏琳推薦;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阿爾巴尼亞和巴爾干研究專家柯靜專文推薦;
橫掃《紐約客》《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全球24家媒體年度圖書榜單;
Goodreads過萬人打出4 高分|原版豆瓣讀者評論9.6高分,好評如潮。
個人命運與歷史激流交織的典范之作,“巴爾干幾十年來*佳回憶錄”。
享譽國際的政治哲學家萊亞·烏皮*部面向大眾之作,一經出版即成破圈典范。有人說,她簡直是被哲學家身份耽誤的好萊塢編劇潛力股!她新穎的講述,令家國歷史栩栩如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觀察視角。阿爾巴尼亞,那個我們可能知之甚少,又與我們有諸多相似的國家,從此不再遙遠。
以小說大師之筆,勾勒一段親歷東歐劇變的非凡成長往事。
“我身在歷史何處”系列002
知名政治哲學教授萊亞·烏皮省思力作
一位少女親歷東歐劇變的成長故事
在不確定的世界,回望歷史如何形塑個體生命
于思想的陣痛中,找尋自由的意義
——————————————————————————————權威大獎×大咖推薦×重要媒體×讀者口碑,掀起全球熱議的紀實文學力作。6項非虛構大獎得獎&決選|全球30種語言翻譯授權;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梁文道、《邊界的誘惑》作者柏琳推薦;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阿爾巴尼亞和巴爾干研究專家柯靜專文推薦;
橫掃《紐約客》《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全球24家媒體年度圖書榜單;
Goodreads過萬人打出4 高分|原版豆瓣讀者評論9.6高分,好評如潮。
個人命運與歷史激流交織的典范之作,“巴爾干幾十年來*佳回憶錄”。享譽國際的政治哲學家萊亞·烏皮*部面向大眾之作,一經出版即成破圈典范。有人說,她簡直是被哲學家身份耽誤的好萊塢編劇潛力股!她新穎的講述,令家國歷史栩栩如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觀察視角。阿爾巴尼亞,那個我們可能知之甚少,又與我們有諸多相似的國家,從此不再遙遠。
以小說大師之筆,勾勒一段親歷東歐劇變的非凡成長往事。寓言般的小故事,再現生動場景和對話,串聯起童年與少女時代的困惑與領悟。讀者化身為孩童,一起在謊言與真相中打轉,沉浸式經歷種種黑色幽默,感受荒誕與悲愴。讀來宛如《喬喬的異想世界》遇上《我在伊朗長大》,也堪比“阿爾巴尼亞版《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在巧妙鋪陳中,她的故事,成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
跟隨哲學家,穿過時代的迷霧與廢墟,身臨一場生命與觀念洗禮。曾經天真的女孩、如今的學者,帶我們重訪洪流中裹挾的具體面孔,體悟種種觀念的幽微內涵,看歷史的翻云覆雨手如何形塑個體生命。生長自切身經驗的智性思考,跨越時空仍擲地有聲,給人啟迪。
一部犀利而正當時的警醒之作:在歷史遠未終結的今天,我們要如何有意義地生活?“當我們不知道如何思考未來,那就必須回顧過去。”回首人生,關照當下和未來,萊亞在對自由意義的叩問中,也發出沉落年代的希望之聲:“如果我無所作為,他們(先輩)的努力將會白費,他們的一生將會顯得毫無意義。”
獲獎記錄
2024年里登奧爾圖書獎(Ridenhour Book Prize)
2022年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翁達杰獎獲獎作品
2021年Slightly Foxed*佳*部傳記獲獎作品
2022年戈登·伯恩獎決選作品
2021年科斯塔年度*佳*部傳記決選作品
2021年貝利·吉福德獎決選作品
《紐約客》《華爾街日報》《衛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等全球24家媒體年度圖書
顯示部分信息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內容簡介
1979年,我出生在一個叫阿爾巴尼亞的國家。
我有一對意見總是相左的父母、神秘而智慧的奶奶、弟弟,還有很多鄰居、朋友。這里是我的家,有我的共同體,還有希望。
我的童年有很多未解之謎:人們買東西需要排隊,媽媽會為一個可樂罐和鄰居鬧翻,外國游客身上帶著陌生的味道,家里的天線總收不到信號……大人總會給我不同版本的解釋,說“長大后你就都明白了”。
直到1990年12月,一切都變了。幾乎在一夜之間,人們可以自由投票、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但是,工廠關閉,爸爸丟了工作,許多人乘擁擠的船逃往意大利,*后又被送回,金字塔騙局使這個國家破產,直到1997年發生暴力沖突。
正是這些人與事,深刻形塑了我的生命。隨著一代人的宏愿變成另一代人的幻滅,家族的秘密被揭露,我發現自己開始思考自由的真正含義,以及我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
今天,我寫下自己的故事,為了解釋,為了和解,為了繼續這場斗爭。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目錄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相關資料
在閱讀和重讀萊亞·烏皮的書時,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書中的核心問題——政治、個人歷史、自由的意義——與我們此刻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如何夢想自己,個人如何在這些幻想中思考自己?我們如何感受歷史,以及歷史如何被制度化?烏皮是將這些宏大敘事和個人敘事——家庭秘密和政治危機——并置的大師,在對這本書評審的過程中,我們一再回到歷史的漫長陰影中,追問在不被質疑的地方隱藏著怎樣的黑暗。烏皮的作品既有黑色幽默,也嚴肅認真,這讓我們強烈地反思:我們所聽到故事的真實性,以及我們在這些故事中如何尋找自己生活時所需要的真實。 ——2022年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翁達杰評委 萊亞·烏皮的回憶錄生動描繪了她童年和少年時期在謊言、超現實的怪異與危險中的困惑,這些都是她在阿爾巴尼亞的嚴酷統治和1990年后的混亂中經歷的。 ——約翰尼·德法爾貝,2021年Slightly Foxed*佳*部傳記獎評委 在全世界都對阿爾巴尼亞不聞不問的時候,這本全新的杰作向我們展示了過去百年來,政治里的人性真理……它揭露了一個又一個真相,關于家庭、關于國家,仿佛出自小說大師之手,又宛如進入托爾斯泰的小說。 ——艾米·威倫茲,《永別了,弗雷德·伏都》作者 這個非凡的成長故事,可說是阿爾巴尼亞版《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但又遠不止于此。 ——大衛·倫西曼,《民主如何結束》作者 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個我們不甚了解或關心的國家的歷史描述……如同作者及其家人眼看著帝國連同整個現實一起崩潰一樣,我們也生活在災難性時代,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庇護我們的地緣政治確定性,無論好壞——美國、英國和最近的歐盟——都處于不同階段的崩潰或衰敗。烏皮警告我們,這就是堤壩崩潰時的感覺。 ——埃德·奧拉夫林,《愛爾蘭時報》 萊亞·烏皮的這部作品是自埃萊娜·費蘭特的《我的天才女友》以來,我催促家人、朋友和同事讀的第一本書,堅持要他們讀它。這是一本真正引人入勝的回憶錄,也是對自由意味著什么的深刻沉思。 ——露絲·斯庫爾,《觀察家》雜志 它之所以如此令人難忘,是因為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看到了這個我們所知甚少的世界……這本書從根本上講是關于人性的,也是關于童年的困惑與奇跡的。烏皮在這本書中編織了魔法。我從頭到尾都被迷住了。 ——勞拉·哈克特,《星期日泰晤士報》 一個關于錯失的機會、幻滅和希望的故事……它最終邀請讀者自問,什么是自由的意義。 ——《今日歷史》 巴爾干幾十年來最佳回憶錄。 ——《新興歐洲》 不同于其他充滿“懷舊情懷”的東歐回憶錄,烏皮的作品充滿天才的洞察力、政治的幽微,最出色的是,有趣。 ——《衛報》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萊亞·烏皮(Lea Ypi,1979— ),生于阿爾巴尼亞,擁有羅馬拉薩皮恩扎大學哲學和文學學位、歐洲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任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博士后獎研究員。現為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教授,主要研究馬克思理論,兼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哲學教授。
著有《全球公正與前衛政治能動性》《黨派的意義》和《理性的建構》。她的學術成果曾獲得英國科學院政治學卓越獎和利華休姆杰出研究成就獎。她也是《政治哲學》雜志的編輯,并為《衛報》和《金融時報》撰稿。
2021年,她*部面向大眾的回憶錄《在阿爾巴尼亞長大》一經出版即成破圈經典。她也因此書入選英國雜志《展望》2022年年度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022年最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西班牙《國家報》2023年六大年度思想家之一。
譯者簡介作者簡介
萊亞·烏皮(Lea Ypi,1979— ),生于阿爾巴尼亞,擁有羅馬拉薩皮恩扎大學哲學和文學學位、歐洲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任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博士后獎研究員,F為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教授,主要研究馬克思理論,兼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哲學教授。
著有《全球公正與前衛政治能動性》《黨派的意義》和《理性的建構》。她的學術成果曾獲得英國科學院政治學卓越獎和利華休姆杰出研究成就獎。她也是《政治哲學》雜志的編輯,并為《衛報》和《金融時報》撰稿。
2021年,她*部面向大眾的回憶錄《在阿爾巴尼亞長大》一經出版即成破圈經典。她也因此書入選英國雜志《展望》2022年年度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022年最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西班牙《國家報》2023年六大年度思想家之一。
譯者簡介
吳文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闡釋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譯有《呼吸秋千》(第二譯者)、《文學的讀法》《中國敘事:批評與理論》《幽默》《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第一譯者)、《唯物主義》《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自傳三部曲》等。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