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改變人類的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學獎1976-201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968844
- 條形碼:9787536968844 ; 978-7-5369-688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變人類的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學獎1976-2016 本書特色
推薦理由這套叢書的價值在于讓讀者了解這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并通過記錄下這100多年來的獲獎成果,讓我們感受到科學進步的足跡。 正如該書的叢書名《改變人類的諾貝爾科學獎》,叢書每篇的出發點都以普通人的視角去尋找這些科學成果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痕跡,比如被譽為“光纖之父”的高錕(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在光學通信領域光在纖維中傳輸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讓人們彼此間的聯系變得更加便捷,全人類都在享用這一技術。再比如,我們現在不但可以借助DNA技術尋找診斷治療一些重大疾病的方法,還可以借助該技術進行刑偵工作,等等。這些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都是對人類切實可見的貢獻。進一步說,今天的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生物醫學工程的飛速發展,也都離不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的貢獻。事實上,諾貝爾獎記錄下了某一領域的科學技術創新,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提高了生產效率、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通過閱讀該叢書,我們不但可以了解過去100多年的科學進步與技術創新,我們也能夠從中得到一種求真務實、拼搏進取、努力奮斗的精神遺產。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科學上的發明或發現,并不是奔著諾貝爾獎去的,而是本著揭開未知之謎、尋求自然現實的科學真理去的,這是孜孜以求、專心致志、辛勤耕耘的成果,這也是一種高貴的科學精神,它激勵著人們特別是青少年點燃科學夢想的火種,在科學道路上能夠刻苦鉆研、知難而上、永不停歇的探索,從而使得薪火相傳,為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述不但是諾貝爾獎的之處,也是《改變人類的諾貝爾科學獎》叢書所要傳達的主旨和初衷。
改變人類的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學獎1976-2016 內容簡介
本文列舉的是1976-2016期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物及其貢獻,包含華人發現的粒子、知識沒有終點、冷戰下的機遇、電子材料的革命、拓撲相變是什么等內容。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