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城鎮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74286
- 條形碼:9787030774286 ; 978-7-03-077428-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城鎮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家庭能源消費空間格局和驅動機制"為主題的人地關系時空規律研究的總結性成果。全書共9章,系統闡述了在典型城市廣州、北京、聊城和西寧市開展的家庭能源消費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工作;獲得家庭能源消費的能源結構、設備類型、交通出行等不同維度的**手考察與調查資料;基于家庭尺度的能源消費實測數據,結合中國的東西部城市和東部地區的南北方城市存在的地域差異特征,量化了家庭能源消費的時空格局。提出家庭能源消費的空間分異規律,構建多有要素集成綜合性框架,識別家庭屬性、社區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要素的互動關聯,解釋家庭能源消費空間差異的驅動機制,為人地關系的時空規律研究提供了理論視角的補充和實證案例的貢獻,為"雙碳戰略"實施、能源轉型與區域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國城鎮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比較研究 目錄
目錄 前言 摘要 第1章緒論 1 1.1家庭能源消費與氣候變化 1 1.2區域城鎮家庭能源消費研究的必要性 3 1.3研究關注的科學問題 4 1.4本書研究內容 5 1.5章節介紹 6 參考文獻 7 第2章能源地理與家庭能源消費研究 9 2.1能源地理研究脈絡 9 2.1.1 地理視角下的能源研究 9 2.1.2 家庭能源消費概念界定 9 2.2家庭能源消費結構與模式 11 2.2.1 采暖用能 11 2.2.2 交通用能 12 2.2.3 建筑與能耗 13 2.3家庭能源消費對氣候變化的貢獻 14 2.4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的影響因素 14 參考文獻 16 第3章數據采集與研究方法 22 3.1案例區選擇 22 3.2數據采集流程 23 3.2.1 總體視角與思路 24 3.2.2 全景式家庭能源消費調查方法 25 3.2.3 問卷內容 26 3.2.4 組合抽樣方式 27 3.3研究方法 29 3.3.1 家庭分類能源核算方法(除采暖能耗) 29 3.3.2 家庭采暖能源計算方法 30 3.3.3 家庭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 31 3.3.4 空間自相關分析 31 3.3.5 標準差橢圓 33 3.3.6 半結構式訪談與參與式觀察 33 參考文獻 36 第4章東部南方城市廣州市的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 38 4.1廣州市區域概況 38 4.1.1 自然地理特征 38 4.1.2 社會經濟特征 39 4.1.3 自然資源特征 42 4.2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42 4.2.1 數據來源 42 4.2.2 樣本特征 42 4.3家庭能源消費數量與結構 44 4.3.1 家庭能源消費結構 44 4.3.2 城中村家庭能源消費情況 45 4.3.3 綠色建筑和非綠色建筑中空調能源消費情況 46 4.4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空間特征 47 4.4.1 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量 47 4.4.2 家庭人均能耗碳排放空間格局 47 4.4.3 家庭能耗碳排放全局差異分析 48 4.4.4 家庭能耗碳排放局部差異分析 49 4.5家庭能源消費驅動機制分析 54 4.5.1 指標選取及理論基礎 54 4.5.2 模型構建 55 4.5.3 家庭能源消費驅動機制 56 4.5.4 建筑類型對能耗的影響 59 4.6本章小結 64 參考文獻 65 第5章東部北方城市北京市的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 67 5.1北京市區域概況 67 5.1.1 自然地理特征 67 5.1.2 社會經濟特征 68 5.1.3 自然資源特征 70 5.2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71 5.2.1 數據來源 71 5.2.2 樣本特征 71 5.3家庭能源消費數量與結構 73 5.3.1 家庭能源消費結構 73 5.3.2 區域人均家庭能源消費情況 74 5.3.3 胡同家庭能源消費情況 75 5.4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空間特征 79 5.4.1 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量 79 5.4.2 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量空間自相關 81 5.5熱舒適度能耗影響因素 83 5.5.1 熱舒適度需求分級及對能耗碳排放的量化 83 5.5.2 家庭采暖能源消費特征及空間結構 84 5.5.3 居民熱舒適需求評價 88 5.5.4 熱舒適度需求對能耗及碳排放的影響 89 5.6本章小結 93 參考文獻 94 第6章東部平原城市聊城市的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 96 6.1聊城市區域概況 96 6.1.1 自然地理特征 96 6.1.2 社會經濟特征 97 6.1.3 自然資源特征 99 6.2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100 6.2.1 數據來源 100 6.2.2 樣本特征 100 6.3家庭能源消費數量與結構 102 6.3.1 家庭能源消費總體情況 102 6.3.2 家庭能源消費分區域情況 103 6.3.3 家庭能源消費物質流分析 104 6.4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空間特征 107 6.4.1 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 107 6.4.2 室內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 108 6.4.3 交通能源消費碳排放 109 6.4.4 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量空間自相關 110 6.5家庭能源消費驅動機制分析 111 6.6本章小結 114 參考文獻 114 第7章西部高原城市西寧市的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 115 7.1西寧市區域概況 115 7.1.1 自然地理特征 115 7.1.2 社會經濟特征 117 7.1.3 自然資源特征 120 7.1.4 民族文化特征 120 7.2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120 7.2.1 數據來源 120 7.2.2 樣本特征 121 7.3家庭能源消費數量與結構 123 7.3.1 家庭能源消費總體情況 123 7.3.2 采暖用能 124 7.3.3 家庭能源消費物質流 125 7.4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空間特征 127 7.4.1 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量 127 7.4.2 家庭人均能耗碳排放空間格局 128 7.4.3 家庭能耗碳排放全局差異分析 128 7.4.4 家庭能耗碳排放局部差異分析 129 7.4.5 交通用能碳排放情況 131 7.5家庭能源消費與碳排放驅動機制分析 135 7.5.1 家庭能源總消費量驅動機制 135 7.5.2 采暖能源消費驅動機制 138 7.5.3 交通能源日均碳排放驅動機制 140 7.6本章小結 144 參考文獻 145 第8章城鎮家庭能源消費與碳排放對比 146 8.1城鎮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對比分析 146 8.1.1 能源消費及碳排放結構對比 146 8.1.2 能源用途及碳排放對比 149 8.1.3 交通用能碳排放 153 8.1.4 家庭能源消費碳排放空間結構 156 8.2教育對區域家庭能源消費的影響分析 156 8.2.1 教育與家庭能源消費 156 8.2.2 變量選擇與模型構建 157 8.2.3 實證結果 158 8.3本章小結 165 參考文獻 166 第9章城鎮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優化策略 167 9.1優化策略 167 9.1.1 基于地域差異的低碳政策 167 9.1.2 綠色低碳的建筑改造 168 9.1.3 綠色出行的低碳交通 169 9.1.4 綠色低碳的消費模式 170 9.2研究不足與展望 170 參考文獻 172 附錄 173 附錄一家庭能源消費調查人員名單 173 附錄二家庭能源消費調查問卷 174 附錄三半結構式訪談提綱 182 附錄四家庭能源消費調研圖 183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