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我不想保持正確——拉圖爾對塞爾的五次訪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7450
- 條形碼:9787208187450 ; 978-7-208-18745-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不想保持正確——拉圖爾對塞爾的五次訪談 本書特色
塞爾的文章充滿了抒情的熱情和我們可以稱之為盧克萊修式的知識密度,并且 *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這樣的樂觀情緒了。 ——伊塔洛·卡爾維諾 米歇爾·塞爾是一個真正的博學者。 ——弗里曼·戴森(物理學家) 米歇爾·塞爾被公認為是戰后*重要的法國思想家之一。他相信哲學的古老而遠大的抱負:綜合人類知識的整體。 ——羅伯特·波格·哈里森(斯坦福大學法語與意大利語系講座教授)
我不想保持正確——拉圖爾對塞爾的五次訪談 內容簡介
本書系法國哲學家、科學史家米歇爾·塞爾(1930—2019)和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布魯諾·拉圖爾(1947—2022)兩人的對話錄,主要是拉圖爾作為學界后輩對塞爾提問,請后者闡述其思想的發展過程、理論旨趣和關懷以及著作中一些晦澀難解之處。 書稿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成長”“方法”“證明”“批評的終結”“智慧”,闡述了塞爾思想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他對科學哲學的思考。該書稿對于我們理解塞爾的思想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二戰后法國思想界的整體狀況,促進我們對科學在當今人類社會的意義作出有價值的反思。
我不想保持正確——拉圖爾對塞爾的五次訪談 目錄
戰爭中的一代人
戰爭在大學里繼續
自學?
三場科學革命
廣島,從科學到文科
西蒙娜•薇依,思考暴力的哲學家
從哲學到人文學
巴什拉和奧古斯特•孔德
無用的討論 訪談二 方法 所有的作者都是我們的同時代人
過去從未過去
不要評斷,不要無評斷
另一種時間理論
赫爾墨斯,接合之人
數學家的方法
風格,或以其他方式繼續的數學
哲學監控下的文學 訪談三 證明 解釋的來龍去脈
必然困難,偶然困難
綜合*終是可能的
使用好評論
重復
本地解釋,總體證明
第二種方式:是運動,而不再只是文本
抽象從陳述行為開始,而非陳述
作為分散和綜合的赫爾墨斯
赫爾墨斯和天使的綜合
反對“碎片”頌歌,贊美柔弱的綜合 訪談四 批評的終結 遠離知識哲學
遠離評判的哲學
遠離哥白尼式的革命
為了科學的人類學
勿再掀起“哥白尼式的革命”
遠離檢舉揭發
朱—庇特(Ju-piter): 雙重揭示后,重新開始
關上懸置批判的括號
開普勒橢圓和它的雙焦點
哲學盲點處,一切重始 訪談五 智慧 智慧和哲學
一種客觀道德
被遺忘的人文學
無教育便無道德
弱:歷史的動力
客觀之惡
不可能的質疑
美德的基礎
物進入人類集體的切入點
道德法則
我不想保持正確——拉圖爾對塞爾的五次訪談 作者簡介
米歇爾•塞爾(Michel Serres,1930—2019),法國哲學家、思想家。船員之子。年輕時入海軍學校,后轉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曾任巴黎第一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等校教授。1990年當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赫爾墨斯》系列、《萬物本原》等。塞爾以極具原創性的方式將科學、哲學和人文學結合,在哲學、數學、文學、物理、生物、航海等多學科知識之間思考,對哲學、科學史、社會學等領域有深遠影響。
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1947-2022),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曾任巴黎高等礦冶學院、巴黎政治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實驗室生活:科學事實的建構過程》(與伍爾加合著)、《我們從未現代過:對稱性人類學論集》等,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TS)、行動者網絡理論(ANT)的重要開創者。
顧曉燕,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博士,現為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譯有《大教堂時代》《莫扎特與大公的外衣》《影子中的女人》和《克拉拉•舒曼情史》等多部作品,獲2022年傅雷翻譯出版獎(社科類)。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