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誘拐(譯文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3914
- 條形碼:9787532793914 ; 978-7-5327-939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誘拐(譯文紀實) 本書特色
本田靖春是日本著名記者、紀實作家,讀賣新聞社任職時期已是出名的王牌記者,以其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力和細致的取材能力著稱;三十七歲辭職成為作家,寫下《不當逮捕》《誘拐》《疵》《私戰》等非虛構名作。
當《讀賣新聞》社會版面辟專欄報道社長正力松太郎的每日動向時,報社內只有本田靖春站出來反對報紙的“私人物品化”;當《文藝春秋》刊載扭曲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文章時,本田靖春決心與其主編田中健五分道揚鑣,盡管田中在非虛構領域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本田靖春說自己是一個“乖僻的人”。他從不懼怕對抗權威,這份堅守原則的執拗也影響了一代記者和紀實作家。
在《誘拐》的寫作中,本田靖春關注到被害人、案犯、警方、社會等各方各面,從多重視角重現案件,本作細致的取材被認為是日本紀實文學的經典杰作。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時代背景和個人命運的刻畫。他看到了小原保在綁架殺人犯的身份之外,所代表的在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在日本邁向“一億總中流”(全國一億人皆是中產階級)的洪流中被時代拋下的人。
本田靖春的作品大多以二戰后的日本為舞臺。戰后日本經濟逐漸復蘇,貧富差距卻日益顯著,他以記者的敏銳,觀察到整體上行時代下的社會暗面。
誘拐(譯文紀實)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963年,日本舉辦東京奧運會的前一年,戰敗的陰霾似已淡去,一派欣欣向榮。然而,東京仍殘留著空襲留下的焦土。對于居住在廢墟附近的村越家而言,“寒冬”才剛剛來臨。 3月31日,4歲男童村越吉展下落不明。村越夫婦報警后不久,綁匪打來電話,勒索50萬日元。警方展開大規模調查,歷時兩年多,才終于逮捕嫌犯。這就是被稱為“日本戰后優選綁架事件”的“吉展誘拐案”。 多年后,了解到犯人一生經歷的受害者家屬說:“犯人也有他可悲的故事! 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這個“其情可憫,其罪難恕”的小人物的命運,似乎正是被時代的洪流拋下的千萬人的縮影…… "
誘拐(譯文紀實) 目錄
二 發展
三 偵查
四 不在場證明
五 招供
六 遺書
參考文獻
文庫版后記
誘拐(譯文紀實) 作者簡介
本田靖春
日本記者、紀實作家,大宅壯一非虛構文學獎評委會委員。1933年生于朝鮮。1955年,早稻田大學政經學部新聞學科畢業,入職讀賣新聞社,曾任社會部記者、紐約特派員,1971年離職。1964年報道賣血的現狀,其關于“黃色之血”的連載報道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日本獻血制度的確立。1977年,《誘拐》獲文藝春秋讀者獎、講談社出版文化獎;1984年,《不當逮捕》獲講談社非虛構文學獎。另著有《私戰》《疵》《我,會終生做一個乖僻的人》等。2004年去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