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德里克·沃爾科特詩集:1948—2013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72535
- 條形碼:9787532172535 ; 978-7-5321-7253-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里克·沃爾科特詩集:1948—2013 本書特色
在65年的詩歌生涯中,沃爾科特始終在以他的詩歌語言敘說著信念、愛情與自然之謎。信念,即前宗主國英國在他所出身的殖民地國家圣盧西亞所留下的信念;愛情,即同時作為強勢性別與少數族裔,對可以愛又不可以愛的女性們的愛情;自然,即在北緯九度至二十二度,棕櫚樹四季搖曳的美麗加勒比。 沃爾科特在創作中始終在不斷反思他身上荷蘭人、英國人與黑人三種血統的相互爭斗。他的詩作承載著作為種植園主的英國祖父對黑人祖母的剝削,也承載著母親那擁有荷蘭血統的家族流離至加勒比海地區的歷史。 全書詩歌選自沃爾科特一生中二十二本詩集中的十八本。編者格林·麥克斯韋既是當代著名英國詩人,又是沃爾科特的學生和好友,這使得本書的選編具有相當的權威性與總結性。 什么是詩歌的力量?那一定是沃爾科特筆下碎裂的浪花和墜落的葉子,粗糲與柔韌對峙,沉疴中生出輕逸的靈魂,他從不是樂觀主義者,但作品中卻從不乏平靜的喜感。 本書譯者是中國社科院的何博超副研究員,他學養深厚,在翻譯過程中參考了諸多權威著作及工具書,并將諸多于劍橋訪學期間收集的資料補充于評注中,力求還原沃爾科特獨特的力量與聲音。6. 如布羅茨基所言,“他給予我們的不止是他自己,或某一個特定的世界,而是語言中蘊藏的一種無限”。
德里克·沃爾科特詩集:1948—2013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文化普及讀物。本書是“九說中國”系列叢書中的一本。中國古代寓言,是一座蘊藏豐富的人文寶庫。從寓言里,我們可以體味人生,學習做人的道理,理解人與周圍事物的關系,懂得歷史發展的趨勢,領悟到宇宙的無窮奧秘……作者夏德元從九個角度選取中國古代寓言若干則,加以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通俗解讀,試圖展示寓言所折射出的中國文化品格和中華民族獨特的心路歷程和精神風貌。
德里克·沃爾科特詩集:1948—2013 目錄
德里克·沃爾科特詩集:1948—2013 相關資料
很少有詩人能堅持寫出600多頁、超過一公斤重的詩集。德里克•沃爾科特是罕見的例外之一,這是他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文集。它涵蓋了近七十年的時間,證明了他非凡的才華…… ——《經濟學人》雜志 《沃爾科特詩集》是由格林•麥克斯韋主編的沃爾科特一生豐富而絢麗作品新選本。語言成為他掌握周圍環境的一種手段,使他能夠獲得對各種元素的近乎神奇的力量;對他來說,語言比現實本身更真實……這些魔術師的力量在二十世紀的詩歌中已經足夠罕見。但比這種能力更罕見的是,像沃爾科特那樣,以如此豐富和美妙的方式寫作的愿望…… ——亞當•基爾希,《紐約客》雜志 沃爾科特在各種意義上都是一位慷慨的作家。他詩句中寬廣的、慶祝性的質地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它輕松地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游走,在‘第八街的雪還在以白色的文字飄落’和‘陽光[……]像飛蛾一樣攪動著山丘的陰影’之間游走。 ——菲奧娜-桑普森,《衛報》
德里克·沃爾科特詩集:1948—2013 作者簡介
作者 德里克·沃爾科特(1930—2017),圣盧西亞詩人、劇作家、散文家、畫家,曾就讀于圣瑪麗公學、西印度群島大學莫納分校,曾任教于波士頓大學、阿爾伯塔大學,最終在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獲得詩歌教授的教席。沃爾科特是現當代英語詩壇最為杰出的詩人之一,1988年獲女王詩歌金章,1990年獲W.H.史密斯文學獎,199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三大長詩《另一生》、《奧馬羅斯(荷馬)》、《提埃坡羅的獵犬》,以及《城市死于火》《非洲已遠》《克魯索的日記》《海葡萄》《縱帆船“飛翔號”》《星蘋果王國》《幸運的旅行者》《世界之光》《阿肯色圣約》《恩賜》等。 譯者 鴻楷(何博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古希臘哲學、東方哲學、現當代美學和詩學。亦從事詩歌寫作與翻譯。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