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宋朝的那些科學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05473
- 條形碼:9787517105473 ; 978-7-5171-054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朝的那些科學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 徜徉故紙堆,感悟精彩瞬間,還原真實的歷史?? 不粉飾,不扭曲,用歷史這面鏡子,看清真實的世界?? 定位精準,語言生動
宋朝的那些科學家 內容簡介
宋朝是我國科學技術大發展的時代,在這一時期,中國出現了眾多科學家,創造了近百項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本書選擇了活字印刷鼻祖畢昇、中國的達?芬奇燕肅、聞名世界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蘇頌、中國科學目前的坐標沈括、妙手仁心的兒科中醫錢乙、中國古建筑界祖師李誡、中醫藥學始祖唐慎微、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杰出的數學教育家楊輝、中世紀數學泰斗秦九韶這12位宋朝科學家,通過人物故事、成就展現等方面,用樸實嚴謹的語言,講述在那個科技大發展的時代,這些古代科學家的故事。
宋朝的那些科學家 目錄
目錄
前言
**章 畢升——活字印刷鼻祖
雕版印刷的形成和演變
親歷雕版印刷實際工作
從生活中得到靈感發明活字印刷
字活人死的結局
活字印刷術的遠播
英山畢升森林公園
第二章 燕肅——中國的達??芬奇
四十歲為官勤政愛民
精通音律,能詩善畫
十年觀潮著成《海潮論》
制成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蓮花漏
達??芬奇式的科學家
第三章 蘇頌——聞名世界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
書香門弟塑博學少年
為官五十載政績斐然
編撰我國*早*完整的醫藥專著——《圖經本草》
發明制作世界上*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
編撰我國現存*早的古代科技專著——《新儀象法要》
蘇頌精神貫徹古今
第四章 沈括——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自幼善觀察,從詩畫中探索科學
用科學的精確態度興修水利造福百姓
考察山河形成其地理學說
力排眾議提倡科學的十二氣歷
在中國古代數學史上開辟高階等差級數 研究的方向
在軍事醫學方面皆有建樹
不朽之作《夢溪筆談》
為人處事不走尋常路
沈括故居夢溪園
第五章 錢乙——妙手仁心奠定中醫兒科之圣
孤兒尋父盡孝道
一貼“黃土湯”救了皇太子
編寫《小兒藥證直訣》青史留名
妙手仁心博愛四方
第六章 李誡——中國古建筑界所供奉的祖師
完成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寶《營造法式》
建筑技術律令——《營造法式》
《營造法式》對后世建筑的影響
被《宋史》埋沒的博才科學家
文物界建筑界發起整修李誡墓園
第七章 唐慎微——中華中醫領域的藥學始祖
寡言的傳奇民醫
一生行醫了志愿
薦官不就著本草
唐慎微對后世中醫藥發展的影響
第八章 宋慈——世界法醫學鼻祖
格物窮理的治學思想
惠愛子民聽訟清明
完成世界上*早的法醫專著——《洗冤集錄》
名垂青史的大宋提刑官
第九章 楊輝——杰出的數學教育家
從實踐出發的數學教育思想
偉大經典的數學著述
楊輝數學的歷史地位及影響
第十章 秦九韶——中世紀數學泰斗
好學通才遍訪名師
守孝三年完成世界數學巨著《數學九章》
《數學九章》——劃時代的巨著
秦九韶的哲學思想
毀譽參半的后世評價
秦九韶紀念館
宋朝的那些科學家 節選
《宋朝的那些科學家》: 毛筆與墨發明后,人們可輕易把“書”寫到任何材料、任何地方。但墨書不易保管,而且不易復制。受青銅器銘文的啟發,人們把書籍內容寫在木板上,雕刻出可以用于印刷的木版。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讀書的人多起來了,對書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晉朝初年,官府有書接近三萬卷。南北朝時候梁元帝在江陵有書籍七萬多卷。隋朝嘉則殿中藏書有三十七萬卷。這是我國古代國家圖書館*高的藏書記錄。除了官府藏書。私人藏書也越來越多。比如晉朝郭太,有書五千卷;張華搬家的時候,單是搬運書籍,就用了三十輛車子。印刷術發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張華那樣的富人才能有這么多的藏書,一般人要得到一兩《宋朝的那些科學家》也很不容易,因為那時的書都是手抄本。 讀書人大增,儒家典籍就得以廣泛流傳。尤其是南朝時期寺院林立,僧侶眾多,無休止地抄寫佛經,使人們迫切需求一種快速復制圖文的方法,這就激發了印刷術的發明。雕版印刷術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規模的農民大起義平息。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文化事業也跟著繁榮起來,客觀上產生了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顧名思義,印刷術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兩種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這道工序的名稱。從印刷術的命名中已經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緣關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術的兩個淵源。印章的面積本來很小,只能容納姓名或官爵等幾個文字。東晉時期,道教興起。道教的一派注重符錄。他們在桃木棗木上刻文字較長的符咒,從而擴大了印章的面積。據晉代葛洪的《抱樸子》一書中記載,道家有一種刻著120個字的復印。可見當時已經能夠用蓋印的方法復制一篇短文了。這實際上就是雕版印刷術的先驅。 拓碑是印刷術的另一個淵源,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當時儒家典籍全憑經師口授,學生筆錄。因此,不同的經師傳授同一典籍也難免會有差異。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政府立石將重要的儒家經典全部刻在上面,作為校正經書的標準本。為了免除從石刻上抄錄經書的勞動,大約在4世紀左右,人們發明了拓碑的方法。拓碑的方法很簡便。把一張堅韌的薄紙浸濕后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張吸水的厚紙,用毛刷輕敲,到紙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時為止,然后揭去外面的厚紙,用棉絮或絲絮拍子,蘸著墨汁,輕輕地均勻地往薄紙上刷拍,等薄紙干后揭下來,便是白字黑底的拓本。 這種拓碑的方法,跟雕版印刷的性質相同,所不同的是,碑帖的文字是內凹的陰文,而雕版印刷的文字是外凸的陽文。石碑上的文字是陰文正寫。拓碑提供了從陰文正字取得正寫文字的復制技術。后來,人們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從而傳拓。唐代大詩人杜甫在詩中曾說:“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這種雕版印刷已經所差無幾了。在唐代,印章與拓碑兩種方法逐漸發展合流,從而出現了雕版印刷術。
宋朝的那些科學家 作者簡介
曲相奎,生于六十年代末,吉林長春人,專業作家,現已出版《中華五千年政治家評傳》。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