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罪責論(譯文經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2429
- 條形碼:9787532792429 ; 978-7-5327-9242-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罪責論(譯文經典) 本書特色
死亡恐懼下的人性底線 極權廢墟上的良知反省
重塑德國戰后國民道德的經典之作
罪責論(譯文經典) 內容簡介
二戰結束后的1945年至1946年冬季學期,雅斯貝斯在海德堡大學作了關于德國的罪責問題的主題演講,后集結成書出版。本書對于德國戰后清算歷史、反省戰爭罪責、促進國民對歷史的理解和判斷、重塑其道德和政治意識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雅斯貝斯對德國人的戰爭責任所做的法律、政治、道德和靈魂四個層面區分的論斷,被認為是關于集體罪責問題分析*為經典的倫理框架之一,不僅影響了德國戰后幾代人,也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
罪責論(譯文經典) 目錄
以德國人精神狀態為主題的大學系列講座導論
罪責論 A 罪責分類提綱
1 四個罪責概念
2 罪責的后果
3 權力,權利和寬宥
4 審判者,被審判者和審判對象
5 申辯 B 德國問題
I 對德國人罪責的區分
1法律罪責
2政治罪責
3 道德罪責
4 靈魂罪責
5 綜述:a) 罪責的后果
b) 集體的罪責 II 辯解的可能性
1 恐怖主義
2 罪責和歷史背景
3 他人的罪責
4 所有人的罪責? Ⅲ 自我反省
1 對反省的逃避
2 反省之路 1962版《罪責論》后記 德國聯邦議院關于納粹德國大屠殺罪行追訴時效的辯論
(1965年3月10日與25日) 參考文獻
罪責論(譯文經典) 相關資料
當在迷惘之中出現了驚駭與慚愧,沉默驟變為隱藏的憤怒之時,雅斯貝斯的《罪責論》嘗試著進行一些深層次的理性思考,這些思考對于當時的德國和德國人都是絕對必要的雅斯貝爾斯的這一立場是對戰勝國所謂德意志集體罪責這一論點的第一個回應,這一回應,以其真實性,豐富了具有現實意義的討論。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李雪濤
《罪責論》的目的不是給德國人定罪,而是要喚醒戰后他們的靈魂與良知,因為承認國人的集體罪責乃是德國政治和道德重生的一個條件。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德國人是沒有辦法面對災難和邪惡的過去,并進行反思的。對于發生在德國之外的邪惡和災難,這個認識也同樣具有普遍的意義。——徐賁
【讀者評論】:
在德國戰敗后的貧困之中,他構建和發展了一種易于理解的關于戰爭罪行的理論,精力令人驚嘆。 雖然摧毀人們日常生活的戰爭狀況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這個問題在今天卻依然極為重要。 僅部分領導人贖罪是不夠的,就連反抗納粹的雅斯貝爾斯作為德國公民也責任。 關于戰勝國審判戰敗國的有效性、對紐倫堡審判的判斷以及英國當時的被動外交也很有趣。 ——亞馬遜讀者
他無需使用困難的哲學術語就能闡明如此深刻的事!只要讀完這本書就可以清楚地明白雅斯貝爾斯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亞馬遜讀者
雖然不能說我理解得很深刻,但雅斯貝爾斯面對戰爭責任的說法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然而,即使這種態度在 1946 年人們對戰爭記憶猶新的情況下是有力的,但戰后 75 年的現在又如何呢? 我想到的是關于接受教訓的重要性。——亞馬遜讀者
大多數追隨者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在戰爭責任或者企業丑聞方面的責任和罪惡? 感到內疚很難,但如果你不感到內疚,你就會對任何攻擊采取反擊的形式。 而當你真正感到內疚時,你就能平靜地承擔錯誤。對于那些真正感到內疚并因此而自我意識發生變化的人來說,他們的真實內疚感就會產生不可抗拒的力量,他們的自我意識也不可避免地呈現出新的形式。 凈化讓我們自由。——亞馬遜讀者
罪責論(譯文經典) 作者簡介
卡爾•雅斯貝斯(1883—1969),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1916年任海德堡大學心理學教授,1921年被聘為該校哲學教授。1937年被納粹政府解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復職。1948年至1961年受聘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哲學教授。主要著作有:《普通精神病理學》(1913)、《世界觀的心理學》(1919)、《哲學》(3卷,1932)、《生存哲學》(1938)、《論真理》(1947)、《論歷史的起源與目標》(1949)、《哲學導論》(1950)等。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