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理論、方法與實踐——漢語反義同源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505238
- 條形碼:9787576505238 ; 978-7-5765-052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理論、方法與實踐——漢語反義同源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漢語“反義同源”現象為研究對象,通過大規模語料考釋對“反義同源”的三種形式進行描寫,分析其語音、語義關系;將歷史語言學與認知語言學相結合,提出語源結構是認知結構的表征,用轉喻機制解釋語源分化,用意象圖式觀與隱喻機制解釋同源詞數量增殖,將反義同源詞的增殖概括為幾種基本意象圖式的跨域映射。本書還將語源學與概念史、認知文化語言學、批評話語分析融合在一起,建立聯合研究界面,將同源詞研究拓展到受文化影響的認知以及文化為什么及如何影響認知的深度嘗試,從研究范式及研究視野進行了突破。
理論、方法與實踐——漢語反義同源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 目錄
序
前言
**章 緒論
一、研究綜述
二、何謂同源詞
(一)何謂“語源”
(二)同源詞的概念
(三)關于“音近”
第二章 “反義同源”的三種形式
一、反義同源的單音詞
(一)語義相反
(二)語義相對
(三)反義同源單音詞的語義關系分析
(四)反義同源單音詞的語音關系分析
二、聲符相同的反義同源單音詞
(一)理論準備——“右文說”
(二)沈兼士與“相反義分化式”
(三)張世祿與“詞義相對、相反的同源詞”
(四)王寧、李國英與聲符的“示源”功能說
(五)殷寄明的理論與系聯實踐
(六)有關“反義同源”的學術論文
三、單音詞內部含有相反或相對的兩個義項
(一)考釋
(二)反向引申與一物兩面
第三章 “反義同源”現象成因分析
一、自然科學的啟示
(一)磁現象
(二)干電池
(三)中和反應與分解反應
(四)雌雄同體
二、創世神話與思維同構
三、語言與思維
第四章 認知語言學視野里的漢語反義同源詞成因分析
一、轉喻與特殊語源結構的形成
(一)相反概念的激活
(二)“事件域”認知模型與識解操作框架下的漢語反義同源單音詞生成分析
二、隱喻:反義同源詞的增殖機制
(一)意象圖式與源義素
(二)漢語反義同源詞的意象圖式映射路徑
(三)隱喻中的“認知-文化”機制
三、體認語言學視角下的轉喻及隱喻形成原因分析
第五章 “陰-陽”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詞源、隱喻、批評話語分析為視角的解讀
一、語源學視野中“陰陽”概念的形成
二、概念隱喻與“陰-陽”概念的擴容
三、批評話語分析視野下的“陰陽”概念解讀
四、結語
……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理論、方法與實踐——漢語反義同源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潘薇薇,女,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本科,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復旦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博士,上海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博士,現為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語源學、話語分析、社會語言學。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