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育兒放棄 本書特色
一起推動日本兒童保護法案修訂的女童忽視案,一部聚焦日本“育兒放棄”社會現象的紀實力作。紀實版《坡道上的家》,文學版《無人知曉》,以一起真實案件呈現*極致也是*普遍的育兒困境。在這本書中,你會讀到,當一個女孩成為母親,她可能會遭遇到的一切。——2000年12月10日,日本愛知縣武豐町某員工宿舍內,一對年輕的父母,一個在紙箱中死去的孩子,一個凌亂不堪散發著異味的家,組成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當代家庭現場。這對年輕父母究竟為何放棄養育自己的孩子?本書通過對這起女童虐待死亡案的調查,還原一對年輕夫妻危機重重的家庭生活,呈現*極致然而也是*普遍的育兒困境。
沒有“惡母”,只有一個個孤立無援、陷入絕望的母親。東亞社會女性生育困境典型案例剖析,三代女性生存境遇集中投射。
育兒放棄 內容簡介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日,日本愛知縣發生了一起女童死亡案。一對年輕父母將年僅三歲的女兒真奈*紙箱近二十天,在此期間真奈幾乎沒有任*食,*終餓死。此時他們還有一個一歲半的兒子,而母親雅美還懷有身孕。
這起案件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杉山春是一名紀實文學寫作者,也是一個男孩的母親。她歷時三年半,多次采訪涉案父母及其家屬、兒童保護組織與醫院等多方人士,搜集法庭審判資料,*終詳盡客觀地還原了案件的全貌,深刻揭示出其背后個人的與社會的種種深層原因,也發出疑問:為什么被指責、被定罪的總是母親?
本書是一部聚焦日本“育兒放棄”社會現象的紀實力作。真奈之死絕非特殊個案,它是三代女性生存處境的集中投射,是現代社會育兒環境引發的悲劇。在這本書中,你會讀到,當一個女孩成為母親,她可能會遭遇到的一切。它也折射出在結構性性別*等的社會,每一個女兒、每一個母親內心*真*而隱秘的痛苦。
育兒放棄 目錄
**章 逆境
I 雅美的孤獨
II 欺凌、逃學、強暴
III 沉迷游戲的孩子
IV 男朋友和女朋友
第二章 出生
I 流產和分娩
II 雅美的幸福
III 急性硬膜下血腫
IV 不笑的女兒,打女兒的父親
第三章 開端
I 一歲半體檢
II 保健師們的困惑
III 弟弟是個好孩子,但……
IV 購物依賴癥
第四章 餓死
I 命運的會議
II 錯失良機
III 唯一一次和媽媽說話
IV 紙箱中的生日
V “你們這樣,也算為人父母嗎?”
第五章 法庭
I 是故意殺人還是拋棄致死
II 缺乏真實感的“愛的筆記”
III 相似的母女
IV *后的質詢
V 智則的信
VI 放棄二審上訴
第六章 重逢
后記
文庫版 后記
解說
育兒放棄 節選
前言
一名年僅三歲的女孩被父母*紙箱中將近二十天,其間幾乎沒有任*食,*終死去,小小的遺體如同木乃伊一般。涉案人是一對染著黃色頭發的二十一歲的年輕夫妻,他們十幾歲就已為人父母。
女孩名叫村田真奈,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日,在愛知縣武豐町大型鋼鐵制造公司K制鐵的員工宿舍E棟四層盡頭的房間中身亡。據說案發時屋內凌亂不堪,水池里堆滿了臟污的碗盤*底鍋,空氣中飄蕩著剩飯的餿味。房間北邊有一個三疊大的房間,里面被家具塞得滿滿當當,所剩無幾的空間里放著一只柑橘盒子大小、去掉盒底的紙箱,真奈彎著雙腿,被困在紙箱中。箱子底部鋪著毛巾被,箱蓋上摞著用過的舊紙箱。
真奈的父親名叫村田智則,當時在K制鐵子公司的知多營業所任機械保養工。母親名叫村田雅美,是一名家庭主婦。案發時,真奈還有一個一歲半的弟弟,名叫大地,母親雅美還懷有身孕,在公審期間生下次女由美。
真奈死亡時身高八十九厘米,勉強夠得上三歲女童*均值,但體重只有五公斤,不到標準中間值——十三點六公斤的四成。她的紙尿褲上兜滿了屎尿,腰部到大腿粘有糞便,散發著惡臭。皮下脂肪的流失使她的皮膚像老人一樣干巴巴的,漆黑的頭發披散在大得不成比例的腦袋上,臉頰深陷。由于眼睛周圍的脂肪完全消失,她的眼睛無法閉上,白眼球因干燥變為黑褐色。股關節和膝關節都彎成直角并呈僵直狀態,說明她死前已有兩三個星期沒有活動了。
解剖發現,真奈的胃里只有二十毫升內容物,即大約一大湯匙分量的棕褐色黏液,沒有固體物質。腸管沒有脂肪,小腸里空空如也,大腸里只留有兔子的糞蛋大小的糞便。在法庭上,檢方和辯護方對這一小球糞便的成分看法不同—究竟是脫落的腸黏膜,還是母親雅美喂給她的一丁點兒食物?對此雙方各執己見。
一般來說,人體無法從外部攝取營養時,會分解存儲在肝臟中的糖原。糖原儲量不足的話則會消耗人體脂肪,如果脂肪也不夠用,便將體內的蛋白質轉化為能量。當內臟的蛋白質也被分解,陷入功能失常的狀態,人就會被餓死。更多人會在這之前死于心臟衰竭引起的衰弱或感染。解剖結果說明,真奈為了活下去,已耗盡了自己身體的全部能量。
擔任司法解剖的名古屋市立大學醫學部法醫學講座教授長尾正崇在公審中的證詞說道:“迄今為止,我參與了五百例司法解剖,但從沒見過生前如此饑餓的死者!
雅美的主任律師高橋直紹說:“我看了真奈去世時的照片,她的神態很成熟,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個幼童。”這名幼小的女童,生前用如大人般成熟的目光目睹了怎樣的光景呢?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村田真奈出生于知多半島的小城愛知縣武豐町內的婦產醫院。真奈是正常分娩,體重三千零五十八克。
母親雅美十八歲。從武豐町內的初中畢業后,她邊工作邊讀定時制高中,但只堅持了兩個多月就辭職并退學。之后她便和不良少年們混在一起,不常回父親和哥哥居住的父親所在公司的宿舍。她將頭發染得花花綠綠,把自己打扮成“黑辣妹”的模樣,晚上坐在暴走族的摩托車后座,飛馳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雅美不化妝,嬰兒肥未褪的臉蛋水靈靈的,不知道為什么,讓人印象深刻。
雅美的父母很早就已離婚,母親秀子帶著雅美的兩個弟弟離家出走,去其他城市生活。真奈出生時,秀子三十九歲,做卡車司機,和雅美往來密切,但她工作很忙,在醫院陪產的是雅美的外祖母。
真奈的父親村田智則當時讀高三,放學后一定會去婦產醫院探望母女二人。孩子出生時,智則和雅美尚未結婚,但兩人打算等智則高中畢業就去辦結婚手續。還在讀書的智則笨拙地給真奈換紙尿褲,喂她喝奶,積極地照顧女兒。那時的他遵守校規,穿著校服,頭發理得整整齊齊,后發際剃得干凈利落,給人留下整潔認真的印象。這對小情侶看上去像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但其實他們是從保育園就認識的兒時玩伴,親密無間。
雅美出院后,帶著真奈回到武豐町內父親的員工宿舍,大她兩歲的哥哥也住在那里。屋子里只有兩個男人,本就雜亂而缺乏整潔感,雅美又討來一輛舊嬰兒車*了四疊半大的房間。她將秀子縫制的嬰兒被褥鋪開,把皮卡丘玩偶擺在上面——玩偶也是秀子親手做的。
智則每天放學后同樣會來這里探望,秀子偶爾也會來看看真奈。
智則和父母以及小他五歲的妹妹一起住在武豐町。他沒有告訴家人真奈出生的消息。公司員工村田博之是他的養父,親生父親和母親聰子在他上保育園大班的時候離婚,小學二年級時,聰子和博之再婚。聰子同意兒子與雅美交往,但雅美之前懷孕過一次,她以擔心影響智則的未來為由,讓雅美流掉了孩子。這對年輕的戀人害怕告訴聰子后又會遭到強烈反對,于是秘密地將孩子生了下來。
出院后,雅美將一封信和真奈的照片裝在信封里,智則將其投入家里的信箱,以這樣的方式告知聰子真奈的出生。聰子立刻去雅美和真奈住的員工公寓探望?吹轿堇飦y成一團,聰子說剛出生的嬰兒不該住在這樣的地方,便帶真奈和雅美回了自己家。其間聰子對真奈呵護備至。
孩子出生前的往事的確繁雜,但不只雙方的父母,兩個家庭的所有人都為真奈的出生感到喜悅?蔀楹味潭倘曛,真奈卻不得不面對殘酷的死亡呢?
如今,虐待兒童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三十四歲的父親將剛剛四個月的女兒推到接線板上,致其燒傷、全身九處骨折。六歲的女孩被送到醫院時渾身都是瘀傷,不治身亡。兩歲的男孩被二十三歲的父親踹肚子,導致內出血死亡。永遠有孩子死得慘無人道。
十五歲初中男生在瀕臨餓死前得到救助。年僅三歲和四歲的兄弟倆被和父親同居的男性暴打后*河中死亡。這類超乎人們想象的案件也時有發生。
二〇〇三年,日本的兒童咨詢所接應的虐待咨詢處理申請達到兩萬六千五百六十九件,比上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一點九。這個數字在十年間增長超過十六倍。隨著虐待現象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相關法律逐漸完善之下,虐待問題比以往更容易浮出水面,這是導致該數字增加的一大原因,但與此同時,虐待現象本身也變得多發起來。
日本厚生勞動省就補助金引起的全國兒童虐待現象,針對教育、衛生、醫療、福利、司法、公安等相關部門做了實態調查,結果顯示,二〇〇〇年需要社會介入的虐待案約發生三萬五千起,死于虐待的兒童至少也有一百八十名。真奈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也有人認為,該年度的全部虐待案應當不止這些。
*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人們普遍開始認為,養育孩子是一個痛苦而艱難的過程。曾有調查表明,撫養學齡前兒童的母親中約有一成虐待兒童,約有兩成隨時可能出現虐待行為。也就是說,三四位母親中就有一位養育孩子的措施不當。
這一切的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呢?我從幾年前開始傾聽母親們的感受。起初并未將話題限制在“虐待孩子的父母”上。只要對方家里有學齡前的兒童,愿意把育兒的情況仔細講給我聽,我就去和她們見面。盡管每家每戶的情況略有不同,但母親在幼小的孩子面前情緒爆發、對孩子言辭粗暴的情況比我想象中多了許多。
當三歲的兒子不聽自己的話時,面相清秀的女人氣得尖聲責罵并打了孩子。住*民區獨棟房屋的女人不舍得打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卻對其拋出“我不要你了!”“給我去死!”之類的話。一位在郊外住宅區居住的母親告訴我,她不堪承受照顧孩子的辛勞,于是不和孩子說話,也不喂孩子輔食,一整年只給孩子喝牛奶。這些母親深深覺得自己無法自如地與親生骨肉相處,為此感到自卑和痛苦。
而丈夫們是怎樣看待妻子和孩子的呢?在母親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又會出現什么樣的心理問題呢?我的疑問越來越多,采訪對象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囊括了孩子尚在幼兒階段的父親們、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
在系列采訪即將收尾時,我得到了采訪真奈這起案件的機會。那是真奈去世后大概一個月的時候,隨著案件的輪廓逐漸清晰,我本能地感覺到,此前采訪的許多父母存在的問題,在引發這起案件的年輕夫婦身上都有典型的表現。因此,說這名幼女慘絕人寰的死亡是現代社會育兒環境引發的悲劇也不為過。
那之后的兩年多的時間,我頻頻去名古屋旁聽一審和二審的公開審判。倘若不能深入虐待兒童的父母的內心,就難以解開真奈的死因。公審開始一年多的時候,我下定決心給雅美寫了一封信:“我覺得你體會到的育兒的艱辛,是每一位普通母親都體會過的。我本人也有孩子,也有育兒的煩惱。關注并反思真奈的死,或許會讓我們看清母親在現代社會中面臨的困難。我想見你一面!毖琶阑貜臀,她同意見面,于是我們在看守所會面后又開始通信。后來,我和智則也開始通信。
媒體對虐待案件的報道動輒向獵奇的方向發展,對于導致親生子女死亡的父母,必定冠以“冷血”二字,展開激烈的批判。而大眾為案情的悲慘所觸動的同時,很容易把它看作與自己無關的、另一個世界的事。然而,我采訪過的諸多父母和真奈的父母共同點其實相當多,為何只有雅美和智則跨過了那一條不可觸犯的界線呢?
我想先從智則和雅美的人生軌跡入手。
育兒放棄 作者簡介
杉山春,一九五八年生于東京,畢業于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曾任雜志編輯,后轉為自由職業者。多次撰寫人物專訪,寫作有關育兒及親子問題、父母殺害親生子女等主題的報告文學。作品有關注女性貧困問題的《紀實·虐待:大阪兩兒童被棄置致死案》、探索日本社會家庭關系沉疴的《從虐待兒童想到的:社會如何向家庭施壓》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