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山音 本書特色
一經出版、席卷歐美!日式家庭劇的至高點,詩意與戲劇性的高度重疊——戰后日本文學,決定川端康成文學地位的杰作!
不同于《秋刀魚之味》《東京物語》的新生、溫馨與活力,晚年川端突破自我,用《山音》帶來家庭糾葛、男性失能、道德重建的日本戰后家庭新圖景。
來自山中的風之回音,細膩冷靜地帶來舊時代的遺民面對新時代的不安和恐懼,將戰后嶄新、鮮活、又不失野蠻的真實社會面貌,留在一脈相承的日本物哀中。
同時,《山音》也受到歐美文學界的高度認可,成為部獲美國國家圖書翻譯獎的日本文學作品,以及至今為止惟一一部入選挪威圖書俱樂部“歷偉大的100部文學作品”的日本現代作品。
三島專文解讀,與文豪親密接觸,窺見日本文學兩座高峰的千絲萬縷的羈絆!
一頁·三島文庫譯者、日本文學翻譯巨擘陳德文全新精譯!——深度揭秘川端文學時代背景,幫你更懂川端,更懂日本!
知名學者陳德文、深耕日本文學數十年、名譯精校,譯文典雅流麗、精深洗練、與川端原作融為一體;深度挖掘川端創作背景、時代風貌,長文譯后記,薈萃陳德文先生的研究心得,讓每個世代的閱讀者以不同的角度與心境,初探戰后日本深巷中的平民之家,再次品味經典日式家庭劇個中韻味。
《山音》描寫的“日本自古以來的悲哀”,正是日本中產家庭一種無可名狀的黑暗的生存環境。本是自古以來代代傳承下來的哀愁,如今滲入每個家庭成員的肌膚之中。——譯后記·陳德文一頁文庫設計師汐和,首推川端新概念“雪的抒情詩”,再領文庫本美學之先!——純白書系,獻給春雪,獻給哀與美,也獻給你
匠心設計,珍藏佳品,吹響文庫本號角!
川端文庫整體視覺由設計師汐和操刀,以“雪的抒情詩”為主題,護封采用特種紙,珍珠白漆片燙印特殊工藝,不同光照下,呈現多種質感的白;內封采用中古世紀圣典邊框紋樣;環襯均為與護封對應的日本古籍精美插畫,更代表每本書的美學意向。
山音 內容簡介
《山音》是川端康成“魔界”文學代表作之一,日式家庭劇的至高點,確立了川端康成在戰后日本的文學地位。兒子外遇,女兒婚姻失敗,人到老年的信吾,逐漸感受不到妻子與自己的連接,感受不到自身丈夫的身份、男性的身份,卻對美麗兒媳菊子產生了微妙的眷戀,他不知這種情感是來自身為公公的慈愛,還是身為一個男性的欲望……春天來了,鷂鷹和蛇又回到家中,筑巢產卵,新的生活也拉開了序幕……戰后真實的日本深巷之底,凝聚在川端康成筆下永恒的物哀中。
山音 目錄
蟬翼
云炎
栗子
島夢
冬櫻
晨水
夜聲
春鐘
鳥家
都苑
傷后
雨中
蚊*
蛇蛋
秋魚
譯后記
山音 節選
但所謂夫妻,也是一座陰森可怖的沼澤,無限度地原諒和吸納對方的丑行。
生而為人,zui好是在眾人的愛中消逝,為家人深深的愛所包圍,在眾多朋友、同輩及晚輩的友情擁抱之中離去⸺你要沿著自己所信賴的正確道路前進。我們已經老朽,深感力不從心,不能指導你們。但一味等待“惹人厭的高齡”到來,硬要活到那個時候,也只是浪費生命。只要為孫子們留下好爺爺、好奶奶的印象就行了。不知道要走向哪里,只想靜靜安眠罷了。
月亮也像滿月一樣明朗。潮潤的夜氣將小山頂端的樹木的輪廓描畫得更模糊了,它們卻在風中紋絲不動。
雖說好似遙遠的風聲,但具有可以稱為“地鳴”的深沉底力,聽起來似乎就在自己的頭腦里。信吾以為是耳鳴,他搖搖頭。聲音停止了。聲音停止后,信吾開始經受恐怖的侵襲。這是否預告著死期將臨呢?他感到不寒而栗。風聲,海聲,還是耳鳴?信吾打算冷靜地想一想。他覺得不像是這些聲音,然而聽起來又確實是山的聲音。仿佛是妖魔的通過令山岡振鳴。
不是埋葬,不是死亡,而是休憩。人真的不能埋在地底下休息嗎?睡上五萬年再起床,自我的困難、社會的難題就會全部解決,世界或許也會變成樂園。
月光照耀街衢,信吾仰望天上。他突然感覺到,月亮在炎火中。月亮周圍的云彩呈現出珍奇的形狀,使人聯想起繪畫上不動明王的背光和狐玉的光焰。但是,云的紅炎冷艷、淡白,月也冷艷、淡白,信吾迅疾地從中感受到秋意。月亮稍稍偏東,大體呈圓形,位于云彩的紅炎正中。邊緣的云彩模糊一片。除包裹月亮的云中紅炎之外,附近沒有別的云。暴風雨過后,整夜間天空漆黑。
山音 相關資料
初讀《山音》,不禁為川端康成靈魂深處冰冷的良知而顫抖。它是川端借托老年生涯為舊日本送上的zui后挽歌。——山本健吉
《山音》的作品世界涌現的戰后日本慘淡之樣相,日本作家無一人能及。——富岡幸一郎
《山音》塑造的是人造的di獄,而不是人造的天堂。這部空靈的小說涉及一個老人的愛情,繼承自日本中世文學主題,當老人到達菊子的身體時,彼岸的世界在那里打開了,但美在它面前徘徊,yong久處于激動狀態。 因此,美永yuan是世俗的東西,但正因為如此,日本世俗的美和人類的倫理之間,沒有像古希臘那樣幸福結合,美被還原為自然,偏離了人類。——三島由紀夫
川端先生運用卓yue的手法,表達了道德倫理的文化意識,為架設東西方之間精神的橋梁做出了貢獻。——諾獎授獎式歡迎辭·瑞典文學院
我曾經迷戀于川端康成的描述,那些用纖維連接起來的細部。——余華
我對文字的覺悟,就得于對川端的閱讀。——莫言
川端的目光有種殘ren的強大,總是直擊至種種丑陋之底。而在到達那丑陋底層之前,他總會抓住zui后一片清澈的美,這正是他對世間一切丑惡的復仇。──伊藤整
川端先生是日本近代惟一能將日本中世文學蘊藏的滋味——其絕望,其末日感,其神秘感,其隱隱的溫存真zheng融入作品中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川端作品中強烈的“諸行無常”,堅信生建立在死者之上,虛空的死才是這個世界的原鄉。鏡子也好,讓人深感慰藉的大自然也好,都只是連接生與死,此世與彼世的通道。——勝又浩
在川端先生的作品中,強韌與纖細結為一體,優雅和對人性深度的理解攜手共進,人類本源性的孤獨和剎那閃爍中窺見的不朽之美相互輝映,恰似電光一閃,欻然照亮了深夜樹木上的盛開花朵。——三島由紀夫
可以說,沒有哪位作家能像川端那般,將女性描繪成絕dui冷感而冷靜的存在。作為作家,他不歌頌女性,他只是深愛女性。——川嶋至
川端筆下的少女們,正是川端文學的具象化。她們由“無意義”的逆反和孤獨,瀕臨崩塌的自我意識構成,卻從不向無常又殘酷的命運低頭,總是選擇死戰到底,她們的此種生命力,也是川端本人的精神寄托。——羽鳥徹哉
山音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文壇小說巨匠。他一生創作小說百余篇,作品中纖細與強韌結為一體,優雅和對人性深度的理解攜手共進。1968年憑《雪國》《千羽鶴》《古都》獲諾貝爾文學獎,為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4年后,他含著煤氣管離開人世,沒有留下只字遺書。
譯者 陳德文
江蘇邳縣人,南京大學教授。196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東語系日本語專業,1985年赴早稻田大學學習和研究,現為日本愛知文教大學專任教授。翻譯出版日本文學名家名著多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