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薪酬之上:多元經濟中的勞動形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80127
- 條形碼:9787500880127 ; 978-7-5008-8012-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薪酬之上:多元經濟中的勞動形態 本書特色
??14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有關“工作”“勞動”的真實故事,打破對“正規工作”的刻板 印象 ??挖掘“非正規工作”所具有的除薪酬之外的價值——更豐富的社交經歷、對生活時間的更好把控、免遭種種職場歧視……
薪酬之上:多元經濟中的勞動形態 內容簡介
來自不同的學科的16位學者,記錄了來自世界各地14位“非正規勞動”者的工作經歷。因我們對“正式工作”的刻板印象——固定合同期、有規律的薪酬、社會保障,這些勞動者被排斥在“工作范疇”之外,被排斥在社會、政府的保障體系之外,并且他們的經濟狀況大多是不穩定的,但他們在“搞副業”“打零工”的過程中,同樣獲得了對自由時間、人際關系的掌控。本書旨在呈現多元經濟中的萬花筒般的勞動生活經歷,喚起大家對“傳統工作”及“勞動”內涵的重新思考。
薪酬之上:多元經濟中的勞動形態 目錄
致 謝
作者介紹
引言:薪酬之上
**部分 斷裂
1 “爛工資”和副業:普通人在倫敦、柏林和內羅畢的工作經歷
2 漫漫求職路:在財政緊縮下的英國無薪求生
3 在“斷裂”的職場尋找歸屬感:美國的外聘人員
第二部分 辭職
4 故意辭職:印度城市中的女性、勞動力與生活
5 “做自己的老板”:南非城市邊緣的創業夢想
6 “倉鼠籠”外的工作: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不穩定性和對有價值人生的追求
7 選擇放棄自由?債務纏身的柬埔寨磚窯工人的愿望與桎梏
第三部分 抗爭
8 “車輪滾滾賺小錢”:達卡的人力三輪車車夫和沒有報酬的工作
9 是否加入Gojek平臺?雅加達摩的行業的工作與經濟之分歧
10 “我選博索納羅當總統”:巴西貝洛奧里藏特的地攤和勞工代表的危機
第四部分 機遇
11 非同尋常:沒有工作的倫敦社會——危機、慈善與照料并存
12 保衛薪資:納米比亞的工作與分配之愿景
索 引
薪酬之上:多元經濟中的勞動形態 節選
街頭小販和城市政策 “他認為應該工作的時候才會工作” 2017年,貝洛奧里藏特 任命了一位新市長,他負責解決市中心的“非正規”貿易問題。《貝洛奧里藏特核心地帶行動計劃》旨在將在公共場所經營的街頭攤販遷移到大眾購物中心, 該計劃得到了市政法律的批準,雇傭了大量檢查人員來管理使用公共場所。正如街頭小販、社會活動家埃琳娜(Elena)指出:“[前市長]拉塞爾達(Lacerda)也派檢查人員追捕我們,但沒有現在這么多。現在這些人滿街都是。”那些試圖留在街上的小販遭遇了更加頻繁的騷擾。 市政當局認為這項政策是為了促進“街頭小販的社會和生產的包容性”,并給他們提供小商鋪,前三個月的租金補貼為20巴西雷亞爾(3.51英鎊),此后將定期調整租金。然而對于許多小販來說,這是“換湯不換藥”的政策,既限制他們的活動,還讓他們欠店主的債。這項政策擾亂了為無薪工人提供重要生計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大眾 經濟。正如埃琳 娜所指出:“那些習慣在街頭工作的人不想被困在商場里。” 雖然商場對于街頭小販來說代表了自主性和流動性的喪失,但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它代表了一種紀律和職業道德。我問這項計劃的負責人—市政監管局規劃負責人盧西奧(Lucio),為什么該政策遭到了街頭小販的反對。對此,他認為: 有些人不適應,因為商場有規則,有營業時間,有他們不能銷售的產品清單—例如走私香煙。而且他們沒有我們的職業道德……我說職業道德,不是在說對與錯。我說的是,我們每天在同一時間起床,從上午9點到下午6點工作。他不是這樣,他在自己認為該工作的時間工作。當他認為不該工作的時候,他就不工作!……因此他更喜歡充滿活力的街頭,而不是商場。 盧西奧試圖通過解釋與正規雇傭就業相關的“職業道德”和時間紀律的執行,為該政策 辯護。正如米勒(2018)所指出的,低端有酬工作的常規節奏,往往與城市貧困人口每日忙碌無常的生活相矛盾。街頭小販的生活方式創造了與國家管理格格不入的時空狀態。厄休拉(Ursula,負責城市監管的副主任)解釋了這種搭配不當的情況:“這一切都非常復雜,因為小販對公共空間的要求非常隨機。小販要在街道哪處擺攤,與人流量、天色等條件有關,是吧?”那么對于厄休拉來說,街頭小販的“隨機性”擾亂了城市的“空間秩序”(Roy,2012)。然而攤販的移動 很有規律。而且這種規律在時間和空間層面皆有體現,是對城市經濟起伏的極佳的戰略性反應:在城市四處走動,以便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找到顧客、售賣特定的產品,同時避免遭到檢查人員的騷擾,并平衡照顧家庭和繁殖的責任。因此,搬到購物中心讓 街頭小販與城市的節奏脫節。 正如反對派—社會主義與自由黨的女議員伊莎貝拉·貢薩爾維斯(Isabella Gonçalves)解釋的:“街頭販賣是一個城市問題,是為城市空間的使用權利而斗爭的問題,是與城市空間有關的階級斗爭。”她曾與街頭小販密切合作,闡明了與政府接觸的新形式。當我問到街頭小販是否感覺自己被納入與勞工黨相關的“工人”類別時,她回答說: 街頭小販歷來被排除在“工人”類別之外。我們正在爭取讓他們從權利的角度,從勞工權利的角度,而不是從刑法的角度來接近[國家]。它可能是檢查機構,但仍然是從懲罰的角度設立的。因此,國家不承認他們是工人,勞動法也不承認,甚至工會也不承認。 重要的是,伊莎貝拉將城市空間的問題與之前討論的合法“工人”的問題相聯系。對于她來說,街頭小販被排除在國家對“工人”的理解之外,使得他們在工作概念與公民權利(以及相應的國家保障)緊密糾纏的情況下,容易遭到定罪和驅逐。事實上,抱怨遭到國家騷擾的小販們提出的一個主要觀點是,他們是工人,努力謀生養家糊口。在這種情況下,什么算“工作”和誰算“工人”不是學術問題,對于那些在城市經濟邊緣謀生的人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在布拉沃伊(Burawoy,1982)關于芝加哥機械師的開創性工作中,他展示了小店鋪如何生產資本主義大規模生產良好運轉的必需品。他的論述提供了一個經驗性的理解,即勞動是如何產生特殊主體的過程。米勒(2018)的新書探討了在不同條件下形成的主體性,描述了在里約熱內盧垃圾場謀生的拾荒者的“生活形式”。她以*近對非正規性概念的批評為基礎,強調其在福特主義工廠創造的官僚形式是例外,而在非規范的情況下,非正式性是多余的。在米勒工作的基礎上,我認為貝洛奧里藏特的街頭小販的政治主體性,與構成勞工黨群眾基礎的工會工人的主體性不同。重要的是,市政當局一直試圖使那些工人群體正規化—對于這些工人群體來說,正規化往往代表著失去自主性和流動性。在這個過程中,這種主體性一再被市政當局誤解。 本章開頭介紹的街頭小販安娜告訴我,雖然她成功接受了護士培訓,但她從未尋找過一份正規的工作;相反,她已經習慣了街頭小販的生活,并享受其帶來的流動性和旅行的感覺。對于許多工人來說,這種相對的自主性是平衡工作與維護社交網絡、關心他人的關鍵,也是獲得享受社會政策、使用其他公共基礎設施所需的時間的關鍵。然而,他們“生活形式”的關鍵與市政府的政治優先事項相沖突。
薪酬之上:多元經濟中的勞動形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英]威廉·蒙蒂思,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地理學院講師,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國際發展學博士,研究中歐地區社會經濟生活的民族,關注資本主義經濟如何忽視人類勞動。 [英]多拉-奧利維亞·維科爾,人類學家,牛津大學博士,主要研究社會公正與人口流動,跨越學術界創辦了就業權利慈善機構,同時研究文件歐洲移民與官僚機構、雇主和移民行業。 [英]菲利帕·威廉姆斯,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人文地理研究者,研究涉及政治、數字化和發展地理學,側重于美國的日常數字化政治生活、印度及其跨國社區,出版了有關印度瓦拉納西絲綢紗麗產業的專著。 譯者簡介: 潘馨,1997年出生,福建人,江西贛南師范大學研究生,參與過多項國內外翻譯項目。翻譯路漫長,感謝所有同行人。 田明剛,1967年出生,陜西人,贛南師范大學副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教授英美文學和翻譯課程,參與了多部書稿的翻譯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