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文藝理論建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36651
- 條形碼:9787550636651 ; 978-7-5506-3665-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文藝理論建構(精裝) 本書特色
海外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及介紹對歐美國家認識中國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對此進行個案分析和理論總結,學術價值頗高。
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文藝理論建構(精裝) 內容簡介
《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文藝理論建構》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子課題“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理論與批評”的結項成果。近百年來,海外華人學者站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以比較的意識和開放的視野,通過參照和借鑒西方文藝理論,對中國傳統文論、文學和藝術進行了闡發,走出了一條對傳統進行現代闡釋的道路,彰顯了中國文論的世界意義和價值。 《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文藝理論建構》以海外華人百年以來的文藝理論建構為研究對象,考察這一學術共同體在古典詩學、古典文論、現當代文論、文化研究等領域的理論貢獻,進行個案分析和理論總結,對于理解海外華人學者的文化身份,思考海外華人學者的文學理論貢獻與教訓、建構當代中國文藝理論體系具有參考價值,學術價值頗高。
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文藝理論建構(精裝) 目錄
前言
緒論 百年海外華人詩學之緣起 章百年海外華人詩學的研究進程與研究方法
節歷史分期與地域分布
第二節立足于傳統的現代性訴求
第三節受益于西學的第三者視野
結語 第二章比較詩學的開拓
節林語堂:被隱沒的詩學先驅
第二節劉若愚比較詩學理論及其意義
第三節葉維廉:比較詩學理論的開拓
第四節葉嘉瑩中西比較詩學理論 第三章中國藝術精神的現代闡發
節中國藝術精神的學術譜系
第二節唐君毅哲學之眼下的中國藝術精神
第三節徐復觀對中國藝術精神之主體的現代闡釋
第四節“中國藝術精神”的轉換 第四章中國抒情傳統的海外建構
節中國抒情傳統的海外發現
第二節陳世驤:“中國抒情傳統”的提出
第三節高友工:“中國抒情美學”的建構 第五章中國非虛構詩學傳統的海外互動
節宇文所安:命題的提出與建構
第二節葉維廉:理想的詩與真實的世界
第三節余寶琳:隱喻、寓言、意象與中國詩
第四節對中國非虛構詩學傳統的反思 第六章現代性與中國文學史研究的新視野
節夏志清:中國現代文學版圖的拓展
第二節李歐梵:“互文性”批評與現代性批判
第三節王德威:對文學啟蒙歷史的追溯
第四節《劍橋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文學史的海外書寫 第七章文化研究的理論與批評
節徐賁、劉禾等的后殖民批評
第二節魯曉鵬、張英進等華語電影海外建構的文化政治及局限
第三節劉劍梅、周蕾等的性別詩學建構
第四節唐小兵等的“再解讀”及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實踐 第八章東南亞的中國詩學研究
節方修等的馬華文學史撰寫:中國影響及缺憾
第二節王潤華的放逐詩學研究
第三節黃錦樹的理論意識與批評建構 結束語 跨語際溝通:遮蔽與發明
一、 對“傳統”之預設
二、 中國性與現代性之悖論
三、 跨語際溝通之誤讀和創造
四、 傳統的建設性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百年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文藝理論建構(精裝) 作者簡介
閆月珍,文藝學博士,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6年獲得jiaoyu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獎勵。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文學批評、比較詩學和海外漢學。著作有《葉維廉與中國詩學》《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學術史》等。蔣述卓,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主任。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