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2151
- 條形碼:9787100212151 ; 978-7-100-21215-1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藝術史相關專業的研究談到馬奈,許多人會說,他是**位現代主義畫家,是印象派之父,他的繪畫充滿了平面性。那么,我們經常聽到的這些關于馬奈的評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對于西方傳統繪畫來說,馬奈到底做了哪些創新和突破呢?我們從一件馬奈的作品中,又能看到和讀到些什么呢? 作為一部國內不可多得的關于馬奈研究的專著,《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圍繞上述問題,從圖像學、藝術社會史和視覺考古學等研究視角,試圖綜合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的跨學科視野,對馬奈藝術生涯中幾個重要的專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本書以六個公共講座為基礎,將馬奈研究的海量文獻與個人洞見融會貫通,學術和可讀兼具。此外,書中配有精美的插圖百余幅,不僅有助于讀者理解文中內容,也可以幫助讀者愉快地欣賞馬奈的作品,猶如置身于美術館之中。
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 內容簡介
《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是作者二十余年沉浸于現代藝術具身經驗的結晶,也是對現代藝術的社會和視覺機制進行深入探索的結果。它以六個公共講座為基礎,將馬奈研究的海量文獻與個人洞見融會貫通,既具有公共講座的明晰性和可讀性,也不乏學術研究的深度和高度。始于《在花園溫室里》的多重解讀,終于《春》的圖像學詮釋,本書以綜合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的跨學科視野,將中文領域歐洲現代藝術研究的現狀,從通史和導讀提升至專題研究的水平。書中配有精美的彩圖百余幅,不僅有助于讀者理解文中內容,也可以幫助讀者愉快地欣賞馬奈的作品,猶如置身于美術館之中。
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 目錄
1 / 前 言
29 / **章 如何趨近繪畫:以《在花園溫室里》為例
79 / 第二章 家庭羅曼史:《草地上的午餐》及其他
139 / 第三章 巴黎的惡之花:《奧林匹亞》研究
197 / 第四章 親密的藝術:馬奈的莫里索肖像系列
257 / 第五章 攝影與現代視覺機制:印象派的誕生
315 / 第六章 詩人、女性與鮮花:馬奈的交游及*后的作品
373 / 參考文獻
393 / 插圖目錄
401 / 人名索引
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 節選
讓我們重新回到馬奈的畫面中來。在馬奈的畫里,我們看到他有意識地把那位女士安排在光線里,十分光鮮亮麗,又將她安排在鮮花叢中,周圍都是盛開的鮮花。而且,馬奈似乎有意識地把鮮花的色彩畫得非常單一,并以此色彩來刻畫女子的臉,一樣的粉色和玫瑰紅。他似乎有意識地強調了二者的關系,幾乎沒有色差,是用了同一次調好的顏色來刻畫二者。當然,這并不代表馬奈只用了一次就畫好了這幅畫。待會兒我會揭示馬奈究竟讓這兩個模特擺了多少回姿勢。但是,馬奈創作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并不總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反復刻畫——那會變得非常笨拙或匠氣,而是刮掉重畫(要是他不滿意的話)。因此你仔細看這個女子的臉部,色彩十分通透,竟然不像是油畫,而是水粉!在對鮮花與女子的色彩配對上,馬奈煞費苦心。他只用了兩種色彩,即粉色(花瓣與臉蛋)和玫瑰紅(花心與紅唇),就將鮮花與女子牢牢地聯系在一起。其中的精神分析意味,我將在下文詳加辨析。而眼下我們只說色彩關系。色彩關系,當然屬于形式范疇。有意思的是,馬奈把那位女子耳朵里的陰影部分也畫成玫瑰紅,以顯示其肌膚特別嬌嫩,好像可以看出毛細血管里的血液在流動。這似乎已經達到夸張的地步了。畫家為什么要這樣夸張?為什么要把耳朵里的陰影畫成玫瑰紅?基本上可以斷定,他想要將她的臉與旁邊的玫瑰花配合起來。 ……
圖像與愛欲:馬奈的繪畫 作者簡介
沈語冰,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系主任。曾為浙江大學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世界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長期致力于19 與20 世紀歐美藝術史、藝術理論與藝術批評研究,獨立或合作翻譯西方現當代藝術史論經典二十部。專著《20 世紀藝術批評》《圖像與意義:英美現代藝術史論》,分別獲得教育部第四、八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譯著《現代生活的畫像:馬奈及其追隨者藝術中的巴黎》、專著《圖像與意義:英美現代藝術史論》分別獲得AAC 第八、十二屆“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年度藝術類出版物提名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