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千只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962433
- 條形碼:9787532962433 ; 978-7-5329-6243-3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千只鶴 本書特色
◆ 川端康成,世界知名的日本作家。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日本shou位獲得諾獎的作家,授獎辭:“川端康成極為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千只鶴》是他被授獎時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另外兩部是《雪國》和《古都》。 ◆ 收錄書中的《千只鶴》及其續作《滄波鸻鳥》,用細膩的日式風物描寫和心理刻畫,描繪了愛與道德的沖突,溫柔深情中又夾帶著一些殘酷。 ◆ 收錄書中的《伊豆的舞女》,發表于1926年,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曾先后6次被搬上大銀幕,包括1974年由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合作演出的版本;在國內也同樣家喻戶曉,入選人教版(中學)語文讀本第二冊,講述了發生在旅途中的一段青澀的愛戀故事,純真而動人。 ◆ 余華:“1980年我在寧波進修的時候,讀到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然后就讀了那個年代幾乎能讀到的他的所有小說……川端康成應該說是我的文學啟蒙老師之一。” ◆ 收錄書中的《溫泉旅館》講述了一群在溫泉旅館工作的女子們的故事,她們的生活和愿望都很卑微,卻活得堅強善良,呈現了女子的美麗與哀愁。 ◆ 收取川端康成不同時期創作的四個故事,寫愛情,寫青春,寫生活,像一首首哀婉的抒情詩,完整呈現了川端康成式美學。 ◆ 資深日本文學譯者陸求實匠心翻譯,并著譯后記,坦誠分享譯筆始末,他的譯文流暢而生動,用詞古典詩意,非常具有川端康成的神韻文筆更清新流暢,閱讀體驗很好。 ◆ 新銳設計師達克蘭操刀設計,采用隨行本開本,更雅致古樸;封面采用大膽撞色設計搭配日式元素,凸顯川端“菊”的氣質;特種紙棉玥印刷,燙黑工藝,更顯質感;內文線裝裝幀,書脊包布工藝,可180度平攤;細膩膠版紙印刷,對眼睛友好;內外雙封設計,文藝典藏。
千只鶴 內容簡介
《千只鶴》收錄了世界知名作家川端康成的四篇經典小說《千只鶴》《滄波鸻鳥》《伊豆的舞女》和《溫泉旅館》。其中《千只鶴》是其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講述了一段涉及兩代人的畸戀故事,三谷菊治的父親是有名的茶道師傅,曾與一位叫栗本千賀子的女子有染,后又鐘情太田夫人。父親去世多年后,在千賀子舉行的茶會上,菊治與太田夫人不期而遇,太田思戀昔日情人,竟移情于其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這背德的愛……小說表現了愛與道德的沖突,對日式風物與心理的刻畫細膩到很好;《滄波鸻鳥》為《千只鶴》續作,講述了菊治和稻村雪子結婚之后的故事,同樣呈現了淡淡感傷式的物哀美學;《伊豆的舞女》講述了一位東京的二十歲少年為排遣內心不可言喻的憂郁和苦悶,只身來到伊豆旅行,偶遇流浪藝人一行,對天真憨厚的小舞娘產生似戀非戀的思慕之情的故事,呈現了青春的純凈和美好;《溫泉旅館》講述了一群在溫泉旅館工作的女子們的故事,她們的生活和愿望都很卑微,卻活得堅強善良,呈現了女子的美麗與哀愁。四個故事,寫愛情,寫青春,寫生活,像一首首哀婉的抒情詩,完整呈現了川端康成式美學。
千只鶴 目錄
千只鶴/001
滄波鸻鳥/169
伊豆的舞女/279
溫泉旅館/321
千只鶴 節選
伊豆的舞女 快到天城山的時候,山路變得七彎八折,綿密的雨絲將茂密的杉樹林染得白茫茫一片,從山麓向我迅猛地橫掃過來。 那年我二十歲,頭戴學校制帽,上身穿件藏青碎花白條紋的和服,下身是條筒裙褲,肩挎一只學生書包。我獨自來伊豆旅行,已經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溫泉歇了一宿,在湯島溫泉住了兩夜,然后便蹬著厚樸木的高齒木屐來到天城山。重疊的山巒,原始森林,深幽的山谷,我為這美麗的秋色著了迷,但同時,我內心其實還雀躍著一個期待,這期待催促著我急急趕路。此時,大顆大顆的雨點開始向我打來,我趕緊跑步登上陡曲的山路,來到天城山北口的一間茶館,剛剛噓了一口氣,便站在茶館前呆立不動了。期待竟然出乎意料地實現了,那伙走東串西的賣藝人恰好就在這間茶館歇息。 見我站在那里一動不動,舞女便讓出自己的坐墊,將它翻了一個身,往旁邊推了推。 我“哦”了一聲,什么話也說不出來,順勢在坐墊上坐下。由于爬坡而氣喘吁吁,加上心里慌亂,“謝謝”兩個字哽在喉嚨里,就是說不出來。和舞女挨得這么近地相對而坐,為了掩飾慌張,我從袖兜里掏出一支香煙。舞女又拿過隨行女伴跟前的煙灰缸推到我面前。我還是沒有說什么。 舞女約莫十七八歲的樣子,梳著一個大大的發髻,我叫不出名字,但看上去十分奇特而古雅。這樣的發式,將她那張一本正經的鵝蛋形臉孔襯得更加小巧玲瓏,倒是兩兩相宜,也顯得很美,好似演義小說的插圖里所繪的頂著一大蓬頭發的姑娘。舞女的同伴里有一個四十來歲的婦女、兩個年輕姑娘,還有一個二十五六歲的漢子,他穿著一件印有“長岡溫泉旅館”字樣的和式短褂。 此前我已經遇見過舞女一行兩次了。**次是在我來湯島的途中,在湯川橋附近和前往修善寺的她們碰上了,三個年輕姑娘中,她提著鼓。我數次三番地回頭看她們,感覺周身都體悟到了一種濃濃的旅情。后一次是我到湯島溫泉的第二天晚上,她們到旅館來表演,舞女在入口處鋪著木地板的門廳跳舞,我坐在樓梯的半中間,聚精會神地觀賞著。她們前天在修善寺,今晚在湯島,這樣算來,明天可能翻越天城山往南去湯野溫泉吧,在天城山七里多的山路上,一定可以追上她們的——我就是抱著這樣一種期待,急急趕來的。真巧,因為避雨我們又在這間茶館完美相遇了。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不一會兒,茶館老板娘領我來到另一間屋子。這屋子大概平常不用,沒有安裝槅扇和窗套。從窗口往下看去,秀美的幽谷深不見底。我身上起了雞皮疙瘩,牙齒咯咯作響,渾身打著戰,對端茶進來的老板娘說道:“真冷啊!” “哎喲,少爺您全身都淋濕了嘛,快到這邊來暖一暖,烤烤衣服。”老板娘說完,便拉著我的手,把我領到她們的起居室去。 這個屋子里安著地爐,拉開門,就有一股騰騰熱氣撲面而來。我站在門邊躊躇著。只見一位渾身青腫,活像個溺死人似的老大爺盤腿坐在爐邊,他無精打采地朝我這邊望了一眼,眼睛好像腐爛了一般,連兩只瞳孔都已經泛成黃色了。在他身邊,信件和紙袋等堆成了小山一般,說他被埋在這些故紙堆里也不為過。我愣愣地看著這個山中怪物,想象不出他居然會是個活物。 “讓您看見這副樣子實在丟人……他是我老伴,您別害怕。他這樣子看著真叫人難為情,可是他沒法子動彈,所以只好就讓他這樣了,您將就一下吧。” 接著,老板娘又介紹說,老大爺長年中風,導致全身不遂,他身邊的紙山,是各地寄來的傳授中風養生知識的信件,以及從各地搜覓來的治療中風的藥物的包裝袋。老板娘說,但凡是治療中風的藥方,不管是從翻山越嶺來到此處的游客口中聽說的,還是從報紙廣告上讀到的,他都按“方”索驥,想方設法搜求藥物。這些信件和藥袋,他也一張不丟,全都放在自己身邊,每天盯視著它們打發日子。天長日久,廢紙便攢積得像小山一樣。 聽了老板娘這番話,我接不上話,只能低著頭呆立在地爐旁邊。穿越山嶺的汽車震得房子在顫動。我心里在想:秋天已經這么冷了,很快山上就將鋪滿冬雪,老大爺為什么不下山呢?爐火很旺,我的衣裳被烤得騰起了水蒸氣,腦袋也感覺隱隱地發痛。老板娘回到茶鋪,同藝人姑娘們攀談起來。 “喲,上次領著一塊兒來的小姑娘已經這么大啦?長得挺標致嘛。你也不錯啦,越發漂亮了呢。姑娘家就是發育早啊。” 不到一個小時,傳來了藝人們整裝出發的動靜。我也坐不住了,但是心里忐忑得直打鼓,沒有勇氣站起來。我一邊想著,雖說她們走慣了山路,但畢竟是女人,即使落后她們一里地兩里地的,我腳下發一點力就能趕上她們,一邊坐在火爐旁邊,心神不寧。不過,她們不在了,我倒反而輕松了不少,腦子里又不聽話地開始胡思亂想起來。等老板娘把他們送走后,我試探著問老板娘: “她們今天晚上會住在哪兒啊?” “那些人呀,誰知道會住在哪兒呢,少爺,哪兒有客人就住在哪兒唄。她們可從來就不知道今天晚上會住哪兒的。” 老板娘語帶輕蔑的一番話卻煽起了我的大膽念頭:既然這樣,今天晚上就讓那位舞女到我的房間 來吧。雨點變小了,山峰漸漸明亮起來。盡管老板娘一再挽留,說再等上十分鐘就會徹底放晴的,可我實在坐不住了。 “老大爺,您多保重,天氣開始變涼了。”我由衷地說道,然后站起身來。老大爺那對枯黃的眼珠子勉強動了幾下,微微點了點頭。 “少爺!少爺!”老板娘一邊喊一邊追上來,“您給這么多,讓我怎么好意思啊,使不得呀。” 她抱著我的書包,卻不遞還我,又不顧我的再三婉拒,堅持要送我走一段。她反復嘮叨著同樣的話,邁著小碎步跟在我后面走了大約百十來米。 “怠慢少爺了,實在對不起啊!我記住您的模樣了,下次路過,我們會好生謝謝您的,您下次一定要再來呀。” 我只是留下了一枚五十錢的銀幣,她竟如此惶恐不安,幾乎眼淚都要涌出來了。而我一心想著快點趕上舞女一行人,老板娘踉踉蹌蹌的步子反而妨礙了我。總算來到了山下的隧道口。“太謝謝了!老大爺一個人在家里,你還是請回吧!”我說罷,老板娘這才松開書包把它交還給我。 走進黑黢黢的隧道,冰涼的水滴滴答答地落下來。前面出現了一點亮光,那是通往南伊豆的出口。
千只鶴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6.14—1972.4.16): 世界知名的日本作家。 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雪國》《古都》和《千只鶴》是他被授獎時提到的三部小說。 川端康成生于大阪,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文學部。幼年父母雙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也相繼離世,此番際遇使他變得孤獨和苦悶,逐漸形成了感傷憂郁的性格,感傷憂郁也成為其文學底色。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以自戕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紙質遺書。他曾言:“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譯者介紹】 陸求實 日本文學資深譯者 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學系、日本亞細亞大學國際關系學部 2011年獲日本講談社頒發的“野間文藝翻譯獎” 譯著作品有《美麗與哀愁》《虞美人草》《女生徒》等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