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準集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九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37122
- 條形碼:9787550637122 ; 978-7-5506-371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準集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九輯) 本書特色
他聘19歲的汪精衛做弟、妹、兒、女的家庭教師
李準集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九輯) 內容簡介
《李準集》是清代*后一任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的文集。李準生前比較注意留存和整理資料,留下了數量可觀的筆記和自編年譜。但在他去世后,這些資料大都散失嚴重,僅存的部分, 散落在國內各個機構中。本書作者經過多方搜集,將李準留存的文字盡可能地整理校注。這些資料對于研究清末廣東政局、人物關系以及民初史實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也為今天觀察 清末的革命活動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文集中還收錄了不少與李準相關的史料和檔案,特別是有關收回東沙島和巡視西沙群島兩大事件。通過這些史料,可以解決以往相關問題的諸多訛 誤和模糊之處。
李準集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九輯) 目錄
目錄
上編
卷一李準自編年譜
卷二李準六十自述
卷三廣東水師國防要塞圖說
卷四光復粵垣記
卷五李準文章輯軼
卷六記女伶金月梅母女事
下編
卷七李準巡海記
卷八中日東沙島主權交涉案
卷九《西沙島成案匯編》節錄
卷十《東方雜志》有關報道
卷十一李準被參案相關奏折
卷十二《清實錄》中有關李準材料輯錄
卷十三相關人物資料
卷十四李準生平及挽詩、挽文
李準集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九輯) 節選
任盦自訂年譜 準也不才,倏逾艾歲。遭時竊位,行止多愆。鮮功績之可述,豈嘉懿之足矜?顧歷世既久,更事遂多。追憶生平,覬存陳述?椭杏邢,泚筆敘之。自茲以往,隨年續賡。匪云垂示方來,庶幾自省愆疚,并俾后人,無所增飾云爾。 民國十六年歲在丁卯夏四月李準直繩甫自識 同治十年(1871)公元紀年為整理者所加,下同。,辛未,一歲 二月初六日子時,生于四川鄰水縣東之太安鄉太安里活水溝里第。 溯我李氏,系出隴西,原籍江南江寧府上元縣。 明末有諱詣元公者,以江南拔貢生授四川鄰水縣教諭。明鼎革,遂墾業于邑東之太安鄉太安里河堰壩,以族繁人眾,遂呼為李家壩,是為我入川之始祖。 六傳至我懋德公,諱天貴,于乾隆中葉遷居活水溝,耕讀傳家,經營實業,主持鄉事,整理有法,為鄉黨州閭所矜式,是為準之高祖考,誥贈光祿大夫。妣氏張,誥贈一品太夫人。 生我傳經公,諱清典,積學早逝,是為余之曾祖考,誥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妣氏劉,青年守志,刺目為瞽,撫孤有成,享壽八旬。光緒初,經工科給事中趙樹吉奏請旌表節孝,奉旨允準建坊,并給建坊銀兩,為建坊于本鄉之新橋頭,誥贈一品太夫人。 生二子,長舒綿公,諱逢春,孝友慈祥,和藹可親,為一鄉之仰,是為余之祖考,誥封中憲大夫,屢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妣氏張,誥封恭人,屢贈一品太夫人。 生四子,長諱佑弼,字泰交;次諱佑卿,字輔臣;次諱徵庸,字鐵船,是為余之考。由光緒丁丑科進士,歷官京、外官,至頭品頂戴、三品卿銜、欽差督辦四川礦務商務大臣,卒贈內閣學士銜。妣氏王,誥封一品夫人,屢封一品太夫人;季父諱佑哲,字吉士,積學早逝。 準生之年,先大夫年二十四,應禮部試北上;母年二十二。是夜,先王父舒綿公夢宋臣寇萊公來見,正皇遽間,即聞準產生,因名曰“繼武”,蓋繼武前賢之意也。稍長,即名曰“準”,字志萊,別字直繩,號任盦,又號平叔。 準生之日,先曾王母劉聞聲,許為英物。 吾母乳少,不足兒食。吾本農家,向無顧用乳媼先例。先母以米粉調糊,加糖少許,用三角布袋盛糊,代乳喂之。日夜按時與食,別無用人,輒自為之,恩勤備至。彌月即襁負于背,與妯娌同事操作,躬親井臼。 先大夫落第留京。 準更幼稚,除自襁負外,實無他人可代之者。先四叔父佑哲公,偶于耕讀之暇,輒抱之負之,然不能以為常也。 先王父于準,鐘愛勝于他孫,恒負之,以便先慈之操作,常曰:“此無父之兒,我負之,為公引孫也。” 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二歲 先大夫留京,主于崇文勤公完顏崇實(1820—1876),字子華,又字樸山,謚“文勤”。曾任成都將軍,后擢刑部尚書、署盛京將軍。之家。 準雖乏乳,吾母以米糊喂養,亦極肥壯。偶攜準至活水壩外祖母王家。二舅母甘氏,同年生表弟子元,乳極多,因并育之,食其余乳以為常,而體更壯。 是年,已能行走,每早黎明,先母即抱至寢門外,自行至先王父之前,恒抱置懷。先王父日侍先曾王母食,恒以余羹飼準。蓋先曾王母之羹,每日必先母親自烹調者也。 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三歲 先大夫仍留京,館于同年黃嘯洲太史黃湘,字嘯洲。時為翰林院編修。之家。 先母以準漸長,能行、能言、能食飯,始不以米糊為兒食。然饕餐殊甚,好食肉,然農家不常有肉食供。先曾王母每食必有酒肉,故準仍飼其余也。 先曾王母常抱之于懷而不肯釋,撫準之頂,與先王父言曰:“此子頂平額寬,聲如洪鐘,長大必貴勝于其父。吾聞苦節之后必有興,能興之,及于此子耶!毕韧醺冈唬骸绊毶平蹋鹆钭詮U棄也。” 吾家偶有肉食,先母執不自食,概以飼準。然自此可免負兒操作之苦矣。
李準集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九輯) 作者簡介
李準(1871—1936),清代最后一任廣東水師提督。其在廣東任職期間,先后歷經李鴻章、岑春煊、周馥、張人駿、袁樹勛、張鳴岐等兩廣總督,交游群體則更為龐大。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