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風從鄉野吹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667676
- 條形碼:9787539667676 ; 978-7-5396-676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從鄉野吹來 本書特色
鄉野的風,吹過散發泥土清香的田野,見證鄉村生活的變遷與人物命運的沉浮。鄉野的風,吹過世界的每個角落,讓流動的白云俯瞰這片遼闊的日新月異的土地。
風從鄉野吹來 內容簡介
本散文集共分四輯:“歲月記憶”“人物剪影”“大千世界”“藝術剪影”,包含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農村建設中人們的美好生活。“歲月記憶”記錄了主人公從少年到成年,從懵懂到成熟的歷程中所遇到的一次次“磨難”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人物故事”,描述作者熟悉的鄉村與學校的平凡而鮮活的人物;“大千世界”描寫鄉情、親情及風土人情,一篇文章就像一幅民俗畫。如《自然、鄉情與文學》《一步收音機》《黃昏如約而至》等,讓人感到那么親切,那么動情,仿佛那些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風從鄉野吹來 目錄
**輯 歲月記憶
自然、鄉情與文學
一部收音機
姑姑家的那片水域
心中的河
兒時的灌溉渠
春去秋來大雁塘
四季魚趣
黃昏如約而至
夏日的蜻蜓
蟬鳴聲聲里
鵝趣
鄉村除夕
兒時的年味
沿襲一種生命密碼
皂莢樹下的眺望
小鎮與火車
青蔥校園
師范,我的精神家園
發現與拯救
那一年我走上講臺
鄉中七年
懷念你,家鄉的完中
水與火的變遷
音樂人生
第二輯 人物剪影
愛是陪伴
槐樹花香
父親的人生
陽光下的追憶
懷念老曹
希望不滅
*溫馨的記憶
燭照心靈的師長
鄰居大哥
堂伯
只是道別,卻成永訣
房東一家人
幸福的晚景
一個自行車攤位的守護者
四個自考好友的沉浮人生
迎風綻放
……
第三輯 大千世界
第四輯 藝術長廊
風從鄉野吹來 節選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詩《詠鵝》,向我們生動呈現了綠波之上一群鵝兒嬉戲的生動場景。每每吟起,眼前便浮現兒時放鵝的一幕幕讓人顧盼流連的有趣的情景。 一塊碧綠的青草地上,十只通體金黃的鵝苗正歡快地叨食著嫩綠的草兒。春陽暖暖地照著,和風輕輕地吹著,它們快意地發出柔和的哼叫聲,似乎很享受此時的美景美食。小鳥飛過來,蝴蝶在不遠處的花叢中流連,萬物正顯露出勃勃的生機。 開春后不久,父親決定從前村的一個養鵝專業戶那里抱回十只鵝苗讓我放養。看到它們呆萌可愛的樣子,我立刻就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生靈。因春寒料峭,鵝苗必須放在下面鋪著柔軟稻草的竹籃里,竹籃口蓋著一只篩子,篩子上再鋪著一件棉衣。給鵝苗喂食的是切碎的鵝菜或萵筍葉,并且摻著碎米。等它們漸漸長大,我就可以將竹籃搬到外面去放養。 天氣一天天變暖,鵝苗一天天長大,翅膀處的絨毛變成羽毛,漸漸地,全身的絨毛變為白色的羽衣,長喙的頂端也凸起了,并時常做攻擊人的動作,靠近的村童常被它們嚇哭。那時,我這個統帥它們的鵝司令,心中也有了幾分得意。 小學在圩心,每天下午一放學,我便疾步如飛地趕到家,打開前面堂屋的門,圍在房屋西北角柵欄里的鵝兒向我發出嘎嘎的歡叫聲。我放下書包,打開鵝圈的門,鵝兒們便爭先恐后地擠出來,躍過前門的門檻,向外面田地里、曬場旁、河堤上、池塘邊的青草處趕去。我拿著一本書、一根木棍緊隨其后。到了溝渠處,它們先喝上一通水,然后便歡天喜地地吃起地面上隨處可見的鮮嫩的青草。我邊看著書,邊悠閑自得地看著它們,高興起來還引吭高歌一曲,像《洪湖水,浪打浪》《我的祖國》《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斗》《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等等,這些都是從老師那里剛剛學來的。鵝兒似乎領會到我的快樂,快吃飽時,在一片開闊的土地上,它們會張開翅膀,鵝掌貼著地面奔跑著,雙翅揮動飛翔著,同時發出快樂的嗚叫。 7月份,早稻的稻谷快要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空氣中彌漫著醇香的氣息。為了讓鵝兒愛上稻粒,我在家里開始給它們喂稻子。它們很快喜歡上這種與青草迥然不同的食物,不亦樂乎地搶食著。未曾料想,每天趕鵝經過稻田變得困難重重。一見到沉甸甸的稻穗,它們便像饑餓的人見到面包一樣,無法挪動自己前行的腳步,不時伸長脖子去偷食稻谷。看周圍有人,我急忙揮舞手中的棍棒,打在它們身上,趕著它們快速地向前走,讓它們不敢去偷吃稻子;可有時看周圍沒人,我也故意放慢腳步,似慫恿它們,它們便肆無忌憚起來,往往走過幾條田埂,鵝兒們就快要吃飽了。我的放縱,讓鵝兒們膽大起來。一天中午,我發現鵝圈里居然少了一只公鵝。我顧不上吃飯,到村前屋后的田間地頭去找,找了很長時間,終于在一塊稻田里找到了它,它正酣暢淋漓地在稻子中央吃稻谷。我走近了,猛地給它一棍,它當即搖搖晃晃倒了下去。我嚇得哇地大哭,連忙把它從地上抱了起來。到了家里,它又醒了,能夠站立,可脖子總是扭曲著,恢復不了正常狀態。這也算是給貪食的它留下一個深刻的教訓吧。 “雙搶”期間,在收獲過的稻田上,鵝兒們盡情地追逐那遺落在地上的稻粒,我跟在后面,撿拾一些稻穗。幾塊田轉下來,鵝兒們便吃飽了,脖子旁的嗉子充得鼓鼓的,走起路來肥碩的身體搖搖擺擺。我要回家了,將它們趕到圩田上的灌溉渠中。它們舒服地順流而下,我也跳入水中隨鵝群游去,突然領頭的公鵝一聲嗚叫,鵝兒們在水面上飛騰起來,我必須迅疾劃動雙臂才能趕上它們。我想這時的鵝兒心中一定是狂喜的。 鵝兒們這種尋覓稻粒的本領在深秋的稻田里再一次大顯身手。晚稻收獲過后,田野里顯得空曠而蕭條。草變黃了,變蔫了,沒有了春天蓬勃的漿汁與鮮美。可這時,田中有許多稻粒新發的秧苗,嫩嫩的,茁壯地成長著。由于時節不對,它們永遠不會長大抽出稻穗,可它們卻成了鵝兒們口中的美食。鵝兒進入干涸的田地,不光吃了新發的秧苗,也連帶吞食了秧苗下不太飽滿的稻粒。這時,我真的喜歡上這群憨鵝貪食的智慧了。 真正讓我大開眼界的是鵝兒們在收獲過的山芋田里的出色表現。不知鵝兒是不是喜歡山芋,我嘗試著將一塊山芋切成碎片拋到它們前面,鵝兒們用長喙叼起,在嘴中咂食著。山芋甘甜的味道立刻讓它們著迷,于是它們你爭我奪地搶食著,吃完了,還用圓圓的亮晶晶的眼睛盯著我看。見時機成熟,我捎上一只竹籃、一個小鏟,將鵝兒們浩浩蕩蕩地向山芋地里趕去。山芋已收獲過,地面上是翻過的新鮮的泥土。一眼看上去干干凈凈的地里,十只鵝兒二十只眼睛迅速捕捉到山芋皮的那片潮紅,并且靠近用嘴去啄食。我欣喜地用小鏟子將藏在泥土里的山芋挖出來,大的放到籃子里,小的用鏟子剁碎喂給它們吃。我感到自己此刻就像一個漁翁,鵝兒正是水中覓食的鸕鶿,我只是跟著它們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一開始我家養的都是白鵝,而與我家僅一戶之隔的老叔家養的都是雁鵝,身軀龐大,壯實有力,老叔常因為他家鵝兒更優良的品種而沾沾自喜。父親對他家的鵝不吝溢美之詞,而我心里很是不服氣。看到鵝兒在水塘中的表現,我便心領神會了。有時看到老叔家的雁鵝在屋后水塘中嬉戲,我便把我家的白鵝也趕到塘中。兩群羽毛色澤不同的鵝兒遇到一起,公鵝之間往往會有一場激烈的爭雄之戰,幾個回合下來,白公鵝體力不支,鎩羽而逃,于是雁鵝的公鵝便對我家的母鵝大施淫威,結果我家來年也有了雁鵝的后代。
風從鄉野吹來 作者簡介
張勤豐,安徽省肥東縣人,現為安徽省肥東縣第一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合肥市作家協會會員,安徽散文隨筆學會會員。 白2017年9月起,利用業余時間從事文學創作,在一些報刊、知名微信平臺上發表有150多篇(首)散文、小說及詩歌作品。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