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自信:中華文明照亮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25198
- 條形碼:9787203125198 ; 978-7-203-12519-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自信:中華文明照亮世界 本書特色
迄令為止的世界史,無論是專業著作還是通俗讀物,主要是西方人寫的。但這種西方人的主流歷史敘事是否靠譜,中國人是可以質疑的,包括可以用中國人的信史標準來檢驗西方主導的世界中。目前這樣做的中國學者還不多,但本書作者基干自己的長期研究和思考,寫出了一本質疑西方主流歷史敘事的通俗讀物,其中不少見解具有原創性,值得關心中國史和世界史的讀者思考 本書的一些觀點會有爭議,一些觀點論證還不夠充分,但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這是一部有思想沖擊力的著作。作者敢于沖破百年來西方思想對于國人的禁錮,敢于探究世界歷史真相的精神,值得肯定。希望此書的出版能夠促使更多的國人對包括世界史在內的整個西方話語體系進行更多的反思。 ——張維為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 中國的再度崛起,正在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逐漸改變近代以來形成的仰望西方的心理,開始客觀地看待歷史,看待中國看待西方、看待世界。本書便是這一思潮的一個極好體現。 ——曹錦清 著名社會學家、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控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能給國人以努力奮進的力量。小到一家企業,大到一個國家,要發展,要成功,都必須要有自信,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 ——管彤賢 中國著名實業家,上海振華重工創始人、原總裁。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整一等裝、上海市科技功臣等榮譽
歷史自信:中華文明照亮世界 內容簡介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 對本書內容的介紹:迄令為止的世界史,無論是專業著作還是通俗讀物,主要是西方人寫的。但這種西方人的主流歷史敘事是否靠譜,中國人是可以質疑的,包括可以用中國人的信史標準來檢驗西方主導的世界中。目前這樣做的中國學者還不多,但本書作者基干自己的長期研究和思考,寫出了一本質疑西方主流歷史敘事的通俗讀物,其中不少見解具有原創性,值得關心中國史和世界史的讀者思考本書的一些觀點會有爭議,一些觀點論證還不夠充分,但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這是一部有思想沖擊力的著作。作者敢于沖破百年來西方思想對于國人的禁錮,敢于探究世界歷史真相的精神,值得肯定。希望此書的出版能夠促使更多的國人對包括世界史在內的整個西方話語體系進行更多的反思。
歷史自信:中華文明照亮世界 節選
這表明二里頭文化時期,與龍相關的物品地位已經顯赫尊貴,是與王和貴族密切相關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了王權,這種觀念以后代代相傳。聞一多在《龍鳳》一文中曾說,龍鳳代表著我國民族文化中*基本的兩個單元,是我國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二里頭文化的出現是中國歷史*大的分水嶺,東亞大陸各流域文明群雄意起的局面從此不復存在,位于大陸中部黃河中游華夏民族創建的中國歷史上**個中央王朝從此誕生,東亞大陸從此進人中國時代,再也不曾改變。 世俗文明、玉文明、土木文明勾勒出了中華文明的基本特征。從這三個方面來比較東亞大陸三大流域的早期文明,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大流域文明都是世俗文明,也都是玉文明,但在以什么作為主要建筑材料、采用什么建筑技術上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書中的記述。大大超出了當時普通歐洲人的認知范圍,自然會被一時視作荒誕不經,但對那些思想解放的先驅者們來說,其所造成的沖擊可以說是巨大的。在遙遠的東方,有這樣一個國度,那里有無上的王權,那里有寬容的社會,那里有無盡的財富,那里的人們過著世俗的生活,那里的生活充滿享樂主義。這一切能不激起他們對東方的向往,能不激勵他們去沖破中世紀的黑暗,去追求新的充滿人性的生活嗎?
《馬可·波羅游記》是一部具有偉大啟蒙意義的著作。 中世紀壓制了人們對于自然美的欣賞,沒有原因的登山活動是不被允許的,也是極不尋常的,但彼特拉克卻像東方“行在城”的市民一樣好探奇覽勝,好游覽山川湖海。1336年的一天,彼特拉克和他的兄弟以及另外兩個仆人,登上了阿維尼翁附近的近 2000米高的文圖克斯山峰,既非考察,也非朝圣,只是為了站立在山巔看看風景,愉悅一下自己的心情。
西方學人因此而稱他為“阿爾卑斯主義之父”,甚至說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精神就覺醒于這趟“偉大”的登山活動 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后的三四百年時間,就其精神實質而言,應視為歐洲社會的東方化時期。任何一種處于落后狀態的文明,當其與先進文明相遇時,都會受到先進文明的沖擊和影響,都會出現一個向先進文明學習的歷史階段,人類歷史上不存在一種雖然落后卻可以完全不受先進文明沖擊和影響獨立發展的特殊的文明。 正是這種以和為立足點的指導思想,決定了洋務運動絕不可能使大清振作起來,強大起來,只會一步步將中國引向衰敗的深淵。甲午戰敗的事實*后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甲午戰爭的失敗,標志著中國從一般意義上的衰落變成徹底的衰敗,日本則成功實現飛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強國。成為此后 50年中國的心腹大患。戰后,列強乘勢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確定1953年為中華文明再度興起的起點,是因為1953年中華文明具備了再度崛起的政治、軍事、科技條件。
歷史自信:中華文明照亮世界 相關資料
迄令為止的世界史,無論是專業著作還是通俗讀物,主要是西方人寫的。但這種西方人的主流歷史敘事是否靠譜,中國人是可以質疑的,包括可以用中國人的信史標準來檢驗西方主導的世界中。目前這樣做的中國學者還不多,但本書作者基干自己的長期研究和思考,寫出了一本質疑西方主流歷史敘事的通俗讀物,其中不少見解具有原創性,值得關心中國史和世界史的讀者思考
本書的一些觀點會有爭議,一些觀點論證還不夠充分,但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這是一部有思想沖擊力的著作。作者敢于沖破百年來西方思想對于國人的禁錮,敢于探究世界歷史真相的精神,值得肯定。希望此書的出版能夠促使更多的國人對包括世界史在內的整個西方話語體系進行更多的反思。
——張維為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
中國的再度崛起,正在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逐漸改變近代以來形成的仰望西方的心理,開始客觀地看待歷史,看待中國看待西方、看待世界。本書便是這一思潮的一個極好體現。
——曹錦清 著名社會學家、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控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能給國人以努力奮進的力量。小到一家企業,大到一個國家,要發展,要成功,都必須要有自信,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
——管彤賢 中國著名實業家,上海振華重工創始人、原總裁。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整一等裝、上海市科技功臣等榮譽
歷史自信:中華文明照亮世界 作者簡介
陳敬亭,畢業于復旦大學,曾在上海市政府高校管理部門任職,長期研究歷史。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