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37983
- 條形碼:9787505737983 ; 978-7-5057-3798-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本書特色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兩書合一,足本未刪減,充分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特別收錄張岱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自為墓志銘》。 2.學生課外讀物,助力作文能力提高:像《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更是歷屆初中、高中語文入選課文。 3.文青枕邊書:筆法細膩,感情真摯,人物、景色、事件等躍然紙上,栩栩如生,被廣大網友譽為“探訪杭州古跡的活指南”。 4.精心校訂,詳盡注釋,既保持經典原貌,又便于讀者閱讀和理解。 5.明末之殤、西湖之美,大明王朝三百年繁華景象縮影,精彩不輸《浮生六記》,明代小品文之冠,一書覽盡古人的雅趣生活。 6.風花雪月,盡在書中,被眾多名人評為現實版“賈寶玉”。章詒和曾說:“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張岱。”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內容簡介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是明代“小品圣手”張岱的代表作。《陶庵夢憶》是張岱的回憶錄,主要記述他早年的經歷,內容涉及茶肆酒樓、斗雞養鳥、放燈迎神、工藝書畫等,構成了一幅晚明江南生活綺麗畫卷。《西湖夢尋》則將回憶的焦點聚焦在杭州,對杭州一帶的風土人情進行了細致描繪,因此時張岱經歷了明清鼎革,故將兵災之后的破敗景象也記錄其中,讀來令人頓生榮華夢碎、前塵舊影之感。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目錄
陶庵夢憶……………………………… 001
自序……………………………………………… 003
卷一……………………………………………… 006
卷二……………………………………………… 025
卷三……………………………………………… 044
卷四……………………………………………… 064
卷五……………………………………………… 083
卷六……………………………………………… 103
卷七……………………………………………… 121
卷八……………………………………………… 139
附錄……………………………………………… 157
西湖夢尋……………………………… 159
自序……………………………………………… 161
卷一 西湖總記………………………………… 163
西湖北路………………………………… 171
卷二 西湖西路………………………………… 197
卷三 西湖中路………………………………… 225
卷四 西湖南路………………………………… 260
卷五 西湖外景………………………………… 294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節選
金乳生草花 金乳生喜蒔草花 a。住宅前有空地,小河界之。乳牛瀕河構小軒三間,縱其趾于北 b,不方而長,設竹籬經其左。北臨街,筑土墻,墻內砌花欄護其趾。再前,又砌石花欄,長丈余而稍狹。欄前以螺山石壘山披數折,有畫意。草木百余本,錯雜蒔之,濃淡疏密,俱有情致。春以罌粟、虞美人為主,而山蘭、素馨、決明佐之。春老以芍藥為主 c,而西番蓮、土萱、紫蘭、山礬佐之。夏以洛陽花、建蘭為主,而蜀葵、烏斯菊、望江南、茉莉、杜若、珍珠蘭佐之。秋以菊為主,而剪秋紗、秋葵、僧鞋菊、萬壽芙蓉、老少年、秋海棠、雁來紅、矮雞冠佐之。冬以水仙為主,而長春佐之。其木本如紫白丁香、綠萼、玉碟、蠟梅、西府、滇茶、日丹、白梨花,種之墻頭屋角,以遮烈日。 乳生弱質多病,早起,不盥不櫛,蒲伏階下 d,捕菊虎,芟地蠶 e,花根葉底,雖千百本 f,一日必一周之 g。癃頭者火蟻 h,瘠枝者黑蚰,傷根者蚯蚓、蜒蝣,賊葉者象干、毛猬。火蟻,以鲞骨、鱉甲置旁引出棄之。黑蚰,以麻裹筯頭捋出之。蜒蝣,以夜靜持燈滅殺之。蚯蚓,以石灰水灌河水解之。毛猬,以馬糞水殺之。象干蟲,磨鐵錢穴搜之。事必親歷,雖冰龜其手 i,日焦其額,不顧也。青帝喜其勤 j,近產芝三本以祥瑞之。 【注釋】 a 蒔(shì):移植、栽種。 b 趾:地基。 c 春老:指晚春、暮春。 d 蒲伏:通“匍匐”,在地上趴著前進。 e 芟(shān):割草,引申為除去。 f 本:量詞,用于植物,表示株、棵。 g 周:遍。 h 癃(lóng):毀壞。癃頭:毀壞*頂端的。 i 龜(jūn):同“皸”,皮膚因寒冷、干燥而裂開。 j 青帝:主東方的司春之神。 日月湖 寧波府城內 a,近南門,有日月湖。日湖圓,略小,故日之 b;月湖長,方廣,故月之。二湖連絡如環,中亙一堤 c,小橋紐之。日湖有賀少監祠 d。季真朝服拖紳,絕無黃冠氣象 e。祠中勒唐玄宗《餞行》詩以榮之 f。季真乞鑒湖歸老,年八十余矣。其《回鄉》詩曰:“幼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孫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八十歸老,不為早矣,乃時人稱為急流勇退,今古傳之。 季真曾謁一賣藥王老,求沖舉之術 g,持一珠貽之。王老見賣餅者過,取珠易餅。季真口不敢言,甚懊惜之。王老曰:“慳吝未除,術何由得!”乃還其珠而去。則季真直一富貴利祿中人耳 h。《唐書》入之《隱逸傳》i,亦不倫甚矣。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愛,直抵南城。 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圍湖岸,亦間植名花果木以縈帶之。湖中櫛比者皆士夫園亭,臺榭傾圮,而松石蒼老。石上凌霄藤 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縉紳 j,田宅及其子,園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園亭亦聊且為之,如傳舍衙署焉 k。屠赤水娑羅館亦僅存娑羅而已 l。所稱“雪浪”等石,在某氏園久矣。清明日,二湖游船甚盛,但橋小船不能大。 城墻下趾稍廣,桃柳爛漫,游人席地坐,亦飲亦歌,聲存西湖一曲。 【注釋】 a 寧波府:今浙江寧波。 b 日之:用“日”來給它命名。 c 亙:橫貫。 d 賀少監:即賀知章(約 659~約 744),字季真,晚年自號四 明狂客,盛唐前期詩人,著名書法家。 e 黃冠:道士。 f 勒:動詞,雕刻。唐玄宗:李隆基(685~762),712 年至 756年在位。唐朝在位*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唐明皇。 g 沖舉之術:飛升成仙的法術。 h 直:只不過。 i《唐書》:這里指由北宋歐陽修等編纂的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新唐書》,是“二十四史”之一。其中,賀知章被列入《隱逸傳》中。 j 四明:浙江舊寧波府的別稱,以境內有四明山(傳說山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稱四明山)得名。 k 傳舍:泛指古時供行人休息住宿的處所。 l 屠赤水:屠隆(1543~1605),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長卿,一字緯真,號赤水、鴻苞居士。萬歷五年(1587)進士,曾任吏部主事、郎中等職,后罷官回鄉。著有《棲真館集》《南游集》《江烏苞集》等。 金山夜戲a 崇禎二年中秋后一日 b,余道鎮江往兗。日晡 c,至北固 d,艤舟江口 e。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噀天為白 f。余大驚喜。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龍王堂,入大殿,皆漆靜。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傒攜戲具 g,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諸劇 h。鑼鼓喧闐,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 i,翕然張口 j,呵欠與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皆不敢問。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釋】 a 金山:今江蘇鎮江西北。 b 崇禎: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1627 年至 1644 年。崇禎二年即1629 年。 c 晡(bū):申時,即午后三點至五點。 d 北固:即北固山,鎮江三山名勝之一。 e 艤(yǐ):停船靠岸。 f 噀(xùn):含在口中而噴出。 g 小傒:指年幼的男仆人。 h 韓蘄王: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兩宋之際的名將,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 i 摋(sà):按揉。翳(yì):眼角膜上所生影響視線的白斑。 j 翕然:一張一合的樣子。
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作者簡介
張岱(1597~約1689),一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古劍老人、古劍蝶庵老人等,晚號六休居士,浙江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明清之際史學家、文學家。張岱生于書香門第,家境優渥,少時是有名的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崇禎八年(1635)參加鄉試,因不第而未入仕途。明亡后隱居四明山中,潛心著述,過著清貧的生活,代表作有《夜航船》《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文學上,以小品文見長,有“小品圣手”之譽;史學上,與談遷、萬斯同、查繼佐并稱“浙東四大史家”。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