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浮生六記(插圖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0009
- 條形碼:9787214270009 ; 978-7-214-27000-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生六記(插圖本) 本書特色
國學大書院 全新軟精裝鎖線裝訂插圖本! 精編精校,注釋翔實,譯文流暢,輔以手繪古風插圖,輕松讀懂中國摯美古文佳作! 一部真實書寫中國人生活情趣的美文經典。被譽為“晚清小紅樓夢”。融匯了散文、小說、筆記、詩詞多種題材,備受林語堂、季羨林、俞平伯等人推崇。 1.一部家喻戶曉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林語堂贊其“一本足以代表中國生活藝術及文化精神的專著”。 2.收錄歷代文人雅士點評和作者年譜,多角度理解沈復和蕓娘的浪漫愛情故事! 3.精心增補勘校,注釋翔實,譯文流暢,輔以手繪古風插圖,輕松讀懂中國摯美古文佳作! 4.全書采用圓脊鎖線裝幀,裝幀古樸大氣,內文紙張為護眼輕型紙,雙色印刷,更環保、護眼,更易平攤,方便閱讀。
浮生六記(插圖本) 內容簡介
《浮生六記》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講述了他們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見所聞,折射出傳統社會普通人在家庭和生計方面的現實處境,展示了人一生在不同階段的際遇和復雜生動的心境。
浮生六記(插圖本) 目錄
卷一 閨房記樂 /002
卷二 閑情記趣 /033
卷三 坎坷記愁 /048
卷四 浪游記快 /070
浮生六記 原文
卷一 閨房記樂 /108
卷二 閑情記趣 /121
卷三 坎坷記愁 /129
卷四 浪游記快 /141
附錄 /161
浮生六記(插圖本) 節選
卷一 閨房記樂 我出生在乾隆癸未年(1763)冬十一月二十二,適逢太平盛世,又生在官紳之家,住在蘇州滄浪亭邊,老天待我真是厚道啊。蘇軾說:“事如春夢了無痕。”假如不用文字來記下這一切,豈不枉費了上蒼對我的一番眷顧。因想到《詩經》是以寫夫婦倫常的《關雎》作為開篇,所以,我也從夫妻間的情事開始,其余的內容則依次展開。慚愧的是,我年少時并沒有好好讀書,識字不多,學識淺陋,只能記錄當時的實情實事,若要推敲文章的布局與修辭,就如同苛責有污跡的鏡子不夠明亮啊。 兩小無猜 我小時候與金沙的于氏定了親,不幸她八歲夭折。于是,改娶陳氏。陳氏名蕓,字淑珍,是我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兒。她從小聰明,學說話的時候,家人就教她《琵琶行》,很快能背誦。四歲的時候,她父親不幸去世,家里就只剩下母親金氏和弟弟克昌,家貧如洗。蕓長大后,熟練女紅,一家三口人靠她的手藝過活,即便弟弟克昌上學需要的學費也未曾短缺。有一天,她從書筐里翻到《琵琶行》,便根據自己的記憶開始認字。在刺繡的間隙,她還慢慢學會了吟詩,甚至寫過“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的妙句。 我十三歲的時候,跟著母親回娘家,和蕓兩小無猜,也讀到了她的詩。雖驚嘆她才思雋秀,卻也暗自擔心她福澤不深,然而我傾心于她,不能釋懷,于是告訴母親說:“如果我要娶親,非淑珍不娶。”母親也愛蕓的柔美溫和,于是取下金戒指締結婚約。這一日,正是乾隆乙未年(1775)七月十六。 這一年的冬天,恰逢蕓的堂姐出嫁,我再一次跟隨母親去了。蕓和我年歲相同,但比我大十個月,我們從小以姐弟相稱,所以仍然喊蕓為淑姐。那時滿屋都是光鮮的衣服,唯獨蕓全身素淡,只有鞋子是新的。我看到蕓鞋子上的刺繡很精巧,問她,她說是自己做的,才知蕓的靈慧不只在文字。她身形秀美,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雙目顧盼神飛。只是兩顆牙齒微露,似乎不是上等容貌。但她那種委婉的儀態,讓人不禁心意搖動。我索要她的詩稿來讀,有僅存一聯或三四句的,多未成篇。我詢問原因,她笑著解釋:“這些都沒有老師指導,希望能找到一個知己幫我推敲。”我戲謔地在詩稿上題“錦囊佳句”四字,殊不知,阿蕓短命的征兆就隱藏其中。 當天晚上,送親到城外,回來時已三更時分。我肚子餓,尋覓食物。仆人拿來棗脯,我嫌太甜,不想吃。阿蕓悄悄牽著我的衣袖,來到她的閨房里,那里有她準備好的粥與小菜,我很開心地拿起筷子。忽然門外傳來她堂兄玉衡的喊聲:“淑妹快來。”阿蕓急忙關起房門說:“我已經累了,正準備睡覺呢。”孰料,玉衡竟然破門而入,看到正在吃粥的我,笑著瞟阿蕓,說:“剛才我說想吃粥,你說沒有,原來是藏在這里專門招待你的情郎啊。”阿蕓一時感到難為情,就躲走了,整個院子的人也跟著哄笑起來。我因此也生氣,拉起老仆人回了家。 自從吃粥被取笑后,我再去阿蕓家里,她就有意躲著不見我。我知道,她是害怕被人再次取笑。
浮生六記(插圖本) 作者簡介
沈復 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生于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散文家。所著《浮生六記》是我國散文隨筆類的精品、自傳體文學的經典,以清新真率的文字書寫夫婦生活原貌,追憶人生行旅萬相,窮極悲歡離合,感人至深,被后世文人推崇,流傳至今,終成經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