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70823
- 條形碼:9787545570823 ; 978-7-5455-7082-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 本書特色
★以喜馬拉雅高分播客節目為底本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以劉心武先生在喜馬拉雅的播客節目“聽見·讀書與人生感悟”聲稿為底本,該播客評分高達9.6分,135萬播放量,是一檔優質的文化類節目,在聽眾群中口碑優良。 ★茅盾文學獎得主劉心武八十自述,細品文學之美 本書作者劉心武是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他以80歲高齡回顧自己一生讀過的書、見過的人、歷過的事、走過的路,洗盡鉛華,樸素真摯。這本書里,既有書香彌漫,又飽含人情味和歲月沉淀下來的智慧。 ★收錄了多篇作者對《紅樓夢》的新近研究成果 劉心武曾掀起全民閱讀《紅樓夢》的熱潮,盡管已至耄耋之年,但他一直沒有停下對《紅樓夢》的研究,本書就收錄了多篇他的新近研究成果,他對紅樓夢的解讀可謂常讀常新。 ★隨書附贈劉心武手繪小畫明信片 劉心武在寫作、研紅之余,還喜歡去鄉野采風。讀劉心武的文章,品味其哲理小畫,感受文學名家的筆端趣味。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 內容簡介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是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關于讀書的隨筆集。本書以作家在喜馬拉雅的讀書播客節目為底本,按四大主題分為四輯整理成書,既有作家對“紅學”的研究,對中國本土文學的閱讀見解,對外國文學及文學理論的解讀,也有作家自身關于閱讀與寫作的感悟。在全民閱讀時代,市面上的圖書浩如煙海,如何去發現一本好書,如何去閱讀一本好書,如何去評價一本書是不是好書,作者在《人生沒有白讀的書》里做了解答。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 目錄
**輯 紅樓系于深深處
003 綠葉成蔭子滿枝
007 司棋的姓
015 一杯茶的伏筆
021 惜春的讖語
028 夾道里的故事
035 金陵十二釵花語
041 寫男不寫頭,寫女不寫腳
第二輯 泥土上的記憶
049 呼蘭河的悲歡
054 孫犁的革命柔情
060 山村里的新生
068 溫州有溪鰻
074 月牙兒的苦悲
080 為農民寫作的作家
087 一本老書的回憶
093 沈復的浮生清歡
100 大團圓的美
108 趙氏孤兒
第三輯 風從遠方來
117 辛酸的童話
123 我所知道的現代主義
133 諾貝爾文學獎二三事
144 復活的美神雕像
150 會變質的友誼
156 沒意思的故事
161 梅耶荷德定律
第四輯 讀書與寫作
169 不要生春天的氣
175 一種瘋言
181 一種低語
187 出人意料的結尾
198 從生活中發現文眼
204 鍍金的蓮花
208 銀錠觀山
213 心里難過
218 不要對大頭尖叫
225 談談冷書
232 六瓣梅
238 三種長篇小說結構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 節選
綠葉成蔭子滿枝 20世紀的“40后”“50后”“60后”認識我,多半是因為我是寫小說的,我寫過短篇小說《班主任》、長篇小說《鐘鼓樓》;而“70后”“80后”“90后”認識我,多半是因為我在百家講壇講過《紅樓夢》。 《紅樓夢》里面有這么一段情節,在第五十八回,賈寶玉大病一場以后,拄著拐棍兒離開了他所居住的怡紅院,他要去瀟湘館看望林黛玉。他從大觀園沁芳橋一帶的堤上走過來,只見柳垂金線,桃吐丹霞。走著走著,轉過一塊山石,就見到一棵大杏樹。樹上的花全都謝了,葉稠陰翠,他仔細一看,杏樹上面已經結了許多豆子大小的小杏兒。這個時候賈寶玉就有了一些心理活動。 《紅樓夢》成書于中國清代的乾隆年間,距今有兩百多年了,那個時候,一些大家所熟悉的西方長篇小說,像《悲慘世界》,都還沒有出現。而早在兩百多年前,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里面就有了大段的心理描寫,書中寫到賈寶玉有這樣一些心理活動,他心說:(我)能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不覺已到“綠葉成蔭子滿枝”了。于是他仰望著杏樹上的杏子舍不得離開。他又由杏花、小杏子想到了大觀園里面的那些青春女性,那些青春女性也跟這杏花、小杏兒一樣,有的就像花兒,開始謝了;有的花兒謝了,就結出小杏子了。意思就是說,她們走過了少女時期,要出嫁了。 接著他想到故事里面的一個人物,叫作邢岫煙。這位邢岫煙是誰?她是榮國府賈母的大兒媳邢夫人的一個侄女兒,是從金陵地區北上來到京城投靠榮國府的。跟她一起來的,還有一些其他的親戚,其中就有薛家薛姨媽的一個侄子,薛寶釵的堂弟,名叫薛蝌。邢岫煙和薛蝌到了榮國府以后,由賈母做主,成就了一門親事,邢岫煙就嫁給了薛蝌。 賈寶玉聯想起這件事情,他心說,邢岫煙本來是一個青春女子,現在定了親了,雖說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個好女兒。不過兩年,便也要“綠葉成蔭子滿枝”了。也就是說,她婚后過不了幾年就要生孩子了。料想再過幾日,這棵杏樹的葉子都會落掉,這是秋冬時候常見的景象,賈寶玉因此就聯想到邢岫煙再過幾年也未免烏發如銀,紅顏消退,想到這兒,他就不免傷心了。 賈寶玉有一個觀念,他說在當時那個時代,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污濁不堪;女兒家是水做的骨肉,非常地清純、潔凈。因為在那個時代,男子稍微長大以后,就會被社會和家庭規訓著去走一條參加科舉考試謀取功名的道路,這是賈寶玉*不喜歡的。而女子長大以后就會出嫁,嫁給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男子,所以他覺得女兒家不出嫁*好,一出嫁就跟追求功名利祿的男子成為共同體了,就會被污染,也去追求功名利祿,就墮落了。 所以面對這棵杏樹,他就想到邢岫煙馬上就要失去青春女性的那種純凈了,今后就說不清楚了。想著想著,他竟對著杏樹流下淚來,枉自嘆息。 正在他悲傷的時候,有一只小鳥飛了過來,落在這杏樹枝上亂啼,賈寶玉就發了呆性,心里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心說這鳥必定在杏花盛開的時候曾經飛來過,今天沒有花了,空有葉子,它現在飛回來,心里必定很難過,所以胡亂地啼叫。他聽著鳥叫的聲音,覺得是啼哭之聲。他心想,不知道明年杏花再開的時候,這只鳥是否還記得它曾經飛到這里,跟杏花相會過? 這段情節表達了賈寶玉的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惆悵。 什么是“惆悵”?惆悵的意思是因為失意或者失望而傷感、懊惱。惆悵當然不是一種昂揚向上的情緒,但是人在有的時候應該有這種惆悵的情緒,它是一種過渡性的情緒。 人在生活當中要懂得惆悵。在面對現實中的某些情景時,我們偶爾會有一種無奈的想法:眼前這樣美好的事物,如果消失了該多可惜啊,可是我有什么辦法來防止它消失呢?一時想不出辦法,就會因此感到惆悵。這種情緒不應長期地凝滯不消散,但是這種情緒的產生有一個好的作用,那就是它能促使人們去珍惜那些易逝的美好的事物,想方設法去改變這種不美滿的狀態。所以我們要懂得,在生活當中也好,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當中也好,要珍視豐富的內心活動。惆悵的情緒不是壞事,那些好的作品往往會引發一種惆悵的情緒,促使你通過這種情緒過渡到一種更積極更健康的 情緒。 司棋的姓 我倡導閱讀,更倡導細讀。閱讀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在閱讀經典作品時要進行文本細讀。 文本細讀作為一種新的批評方法,盛行于20世紀的后半葉,首先在西方出現,由一些文學理論家提出,要真正地把一部作品,尤其是經典作品理解透,就要對它進行文本細讀。什么叫“文本細讀”?所謂“細讀”,就是要細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評家注解每一個詞的含義,發現詞句之間微妙的聯系,包括詞語的選擇和搭配、隱顯程度不等的意象組織,等等。我們現在可閱讀的文字太多了,紙質書、電子書以及其他種種形式的文本,我們不可能都一一細讀,但是對于一些經典作品則必須細讀,只有細讀才能夠有收獲。 《紅樓夢》就非常值得文本細讀,而且細讀之后能發現很多有意思的點,每發掘一個這樣的點,都將是一次莫大的收獲。舉個例子,《紅樓夢》里面有一個丫鬟叫司棋,她是榮國府里賈迎春的首席大丫鬟,司棋是她的名字,那么她姓什么? 如果細讀《紅樓夢》就會發現,小說里面的丫鬟,有的交代了姓什么,有的沒有交代。比如襲人,書中就交代了她姓花,全名花襲人。而像平兒,這位全書中頂重要的一個角色,卻沒有交代她姓什么。不是每個丫鬟的姓都予以披露。 說回司棋,她的故事主要有兩大段,其中一段是鬧廚房。什么叫“鬧廚房”?哪里的廚房?又為什么要鬧呢?原來,大觀園建造好以后,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包括迎春、探春、惜春、李紈等人就攜帶著丫鬟、婆子住了進去,那他們怎么吃飯呢?大觀園作為一座省親的別院,本是元妃駐蹕關防之處,所以里面并沒有設置廚房,不能直接給這些公子小姐們供應飯食。他們都要走出大觀園,到王夫人的上房或者賈母住的院子里面去吃飯。來回來去需要走動,春夏還好,一到秋冬,尤其冬天北風一吹,這些嬌生慣養的公子小姐們哪里受得了這些。所以后來王熙鳳就出了一個主意,她跟賈母和王夫人說,別讓這些弟弟妹妹們再在吃飯的時候走來走去了,干脆就在這大觀園里頭設一個廚房,做好飯菜給他們送去,這樣他們吃飯就方便多了。 王熙鳳這個主意一出,就得到了王夫人的贊同,說她真疼愛自己的這些弟弟妹妹。當然其中也包括李紈和她的兒子賈蘭,他們也住在大觀園里。后來王熙鳳就派人在大觀園的后門那兒,用幾間空屋子改造成了一個廚房,派了一個婦女叫柳家的來管理廚房。 什么叫“柳家的”?原來,在那個時代,那些社會地位低的女性很可憐,她們原來可能有名字,也可能只有一個娘家的姓氏,連名字都沒有,不管她們原來有沒有名字,一旦她們嫁了人以后,別人都怎么稱呼她們的呢?就不再用原來的姓氏或原來的名字了,而是嫁給誰就隨誰叫。比如說,嫁給了大管家賴大,他媳婦就是賴大家的;嫁給了大管家林之孝,他媳婦就是林之孝家的;嫁給了姓柳的,就叫她柳家的,比她年輕的也可以喚她柳嫂子。 沒想到,大觀園設了廚房以后,紛爭也跟著來了,一些有頭有臉的大丫鬟都想掌控廚房,因為只要跟柳家的搞好關系,柳家的不但會按時送去好的飯菜,私下還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供應。比如怡紅院有一個丫鬟芳官,原本是賈府請來唱戲的戲班里的一個小戲子,戲班解散了,就把她放到怡紅院做賈寶玉的丫鬟,她和柳嫂子關系好,所以有時候柳嫂子就單獨為她做一些美食給她送去。 司棋是迎春的首席大丫鬟,她知道了這個情況以后就氣不忿兒,因為她跟柳嫂子關系不好,柳嫂子不伺候她,所以她就對柳嫂子有氣,于是就想把柳嫂子換掉,讓跟自己好的人來管理廚房。 有一次,司棋讓底下的小丫頭去跟柳嫂子說,讓柳嫂子給她燉一碗嫩嫩的雞蛋羹。沒想到這個小丫頭去了以后,柳嫂子很不高興,就回絕說沒有,說現在雞蛋難買,府里面管采買的,到處去找都找不到多少雞蛋,說“我伺候你們頭層主子還不夠,還伺候你們二層主子”,就發了幾句牢騷。 *后小丫頭就和柳嫂子起了沖突,小丫頭到處亂翻,結果從一個菜箱里翻出了雞蛋,于是說了很難聽的話,說“你說沒雞蛋,這不是蛋嗎?難道是你下的蛋,舍不得讓人吃嗎?”柳嫂子回嘴,說“你媽才下蛋呢”。《紅樓夢》寫不同階層的人物說不同的話,像柳嫂子、小丫頭這種府里面地位比較低的人,她們說話比較粗鄙,就這么對話。 這個小丫頭回到迎春的住處后,就跟司棋告了狀,可想而知,司棋大怒。其實柳嫂子雖然發了頓牢騷,但終究不敢徹底得罪司棋,還是給她燉了一碗雞蛋羹,也派人送去了。司棋哪里會領情?她接過雞蛋羹,立刻潑在了地上。等伺候迎春吃完飯,司棋就帶了一群小丫頭沖到廚房打砸搶,大鬧一場。司棋叉著腰,指揮底下小丫頭把廚房的東西都扔出去,翻箱倒柜地把菜、肉、蛋都往地上扔,意思就是大家都別過了。柳嫂子就很被動。 后來柳嫂子的女兒柳五兒犯了事,被認為偷偷進到大觀園里面去偷東西,被關押起來了,這樣就連累到了柳嫂子,她就面臨被撤職查辦的處境。 那么,誰來替代她掌管廚房呢?因為王熙鳳病著,事情都是由王熙鳳的首席大丫頭——實際上也是府里面很拿權的一個人——平兒來管。平兒就來過問此事。 話說榮國府有兩對大管家,一對是賴大和賴大家的,一對是林之孝和林之孝家的。當時就是女管家林之孝家的押著柳家的向平兒來匯報,因為平兒代表王熙鳳,代表*高管理機構。作為管家婆,林之孝家的遇到這種事就要向平兒匯報。林之孝家的說,今兒一早押了他來,恐園里沒人伺候姑娘們的飯,我暫且將秦顯的女人派了去伺候。這就是說讓秦顯的女人替代柳家的當廚房的頭兒。并說,姑娘一并回明奶奶(王熙鳳),他倒干凈謹慎,以后就派他常伺候罷。 平兒對府里這些事務有一個處理原則,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輕易在人事上做變動。平兒就說,秦顯的女人是誰?我不大相熟。按說平兒作為一個幫著王熙鳳管理府邸的人,對府里這些上上下下的丫頭婆子應該都知道,但平兒也許是故意的。林之孝家的就回話,他是園里南角子上夜的。大觀園有很多個門,除了正門以外,當然還有后門,還有很多側門和角門——邊邊角角的門。由此可見,秦顯家的地位非常低微,只是一個角門上夜的。什么叫上夜的?就是晚上守門的人。林之孝家的繼續說這個人,白日里沒什么事,不太出現,所以姑娘不大相識。秦顯家的高高孤拐,大大的眼睛。孤拐就是顴骨,她顴骨很高,眼睛也大。是一個*干凈爽利的人。 旁邊有一個丫頭就提醒平兒說,是了。姐姐,你怎么忘了?他是跟二姑娘的司棋的嬸娘。司棋的父母雖是大老爺那邊的人,他這叔叔卻是咱們這邊的。平兒這才想起來,就笑著說,你早說是他,我就明白了。 很多人讀《紅樓夢》不細讀,嘩啦嘩啦就翻了過去。其實,像《紅樓夢》這種經典作品,你要細讀、細品,仔細推敲。《紅樓夢》里的人際關系很微妙,賈迎春原來是榮國府賈母的大兒子賈赦的女兒,按說賈迎春應該住在她父母,也就是賈赦和邢夫人那邊,但是賈母喜歡女孩子,所以不但把賈迎春接到自己這邊來居住,也把寧國府的賈惜春接了來。 大家都知道,寧國府里有一個人姓秦,那就是秦可卿。這個人物在第五回出現,到第十三回就死掉了,但是這個角色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探究興趣。我本人研究紅樓夢,也是從秦可卿入手。那么,在《紅樓夢》里面,除了她和她弟弟秦鐘姓秦,還有沒有別人姓秦?早期的手抄本《紅樓夢》,那個時候一般叫作《石頭記》。古本《石頭記》起碼有兩個抄本開頭寫管家林之孝的時候,寫的都是秦之孝,并不姓林。所以古本里是秦之孝和秦之孝家的,這么一對管家夫婦,都做到管家、管家婆了,地位很高了,可是他們很低調,有點兒奇怪。而且榮國府本來就有管家,前面提到過,賴大和賴大家的,為什么要疊床架屋,又出現一對管家?而且一開始的古本說他們姓秦,這都很微妙。 還記得大觀園建好時,賈寶玉跟著他父親賈政及一眾清客相公在大觀園里面走動。賈政就讓賈寶玉給園中各處景觀題匾額、對聯。后來眾人來到了一處景點,有人在賈政身邊湊趣,說這個地方景色很好,可以叫作“秦人舊舍”。 寶玉立刻就駁斥說,這越發過露了。“秦人舊舍”說避亂之意,如何使得?細讀文本就會發現,這些文字很古怪。“秦人舊舍”是取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秦朝時天下大亂,有些人就逃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在那里生存下來,后來他們就“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所以很顯然,“秦”字隱含了一些避難的元素,這樣一取的話就“越發過露了”,等于泄露機密了,所以不能出現“秦”這樣一個字眼。那個時候秦可卿已經死掉了,但是賈寶玉還這么說。 而到了司棋鬧廚房這段情節,曹雪芹就告訴我們,賈府里還隱藏著姓秦的。誰?秦顯。居然還有這么一個人隱藏在榮國府的大觀園里面,他有老婆——秦顯家的,白天躲著人,晚上出來活動,秦顯這兩口子很低調,以至于連平兒都跟他們不熟。 那么現在答案就出來了。司棋有沒有姓?有。秦顯家的是她的嬸子,父親的兄弟是叔叔,叔叔的妻子是嬸子,這說明司棋是秦顯的侄女兒。秦顯姓秦,那么司棋的父親就應該姓秦,當然司棋也就姓秦了。 司棋后來還有另外一段故事,講她和她的表弟潘又安,兩個人自由戀愛,*后雙雙殉情。這里就不細說了。 一杯茶的伏筆 作為一部出現在18世紀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紅樓夢》很會設置懸念。《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位合作者,叫脂硯齋。他不但負責編輯曹雪芹的原稿,而且還寫了很多的批語、評語,他曾說曹雪芹慣用一種手法,叫作“草蛇灰線,伏延千里”,也就是善于設置伏筆。 《紅樓夢》里面充滿了伏筆。細讀你就能發現《紅樓夢》里面的伏筆真是太多了,有小伏筆,有大伏筆,有近伏筆,有遠伏筆,現在我說一個遠伏筆。在第八回,賈寶玉去看望薛寶釵以后,回到住處——這時還沒有大觀園,當時賈寶玉和林黛玉都跟賈母住在一起。賈母在榮國府的西邊有一個非常寬敞華麗的院落,正房很多間,夏天有涼閣,冬天有暖閣,里面還有碧紗櫥,等于是正房有五到七間,里面分割成不同的居住和活動區域。 那么,當時的薛寶釵住在什么地方呢?書里寫道,薛寶釵的母親攜著薛寶釵和她的哥哥薛蟠到了榮國府以后,他們一家就住在了榮國府東北角的一個叫梨香院的小院里。 這回就寫到寶玉和黛玉先后都到梨香院去了,在那兒喝了酒。他們在梨香院喝酒的時候,賈寶玉的奶媽李嬤嬤就不斷地嘮叨,勸賈寶玉少喝酒,寶玉對李嬤嬤很是厭煩。 他回到住處以后,還是醉醺醺的,想要喝茶解酒,丫鬟茜雪(茜,讀作“qiàn”,紅顏色的意思。茜雪,就是紅顏色的雪)就捧了一盞茶獻給寶玉。寶玉喝了半碗,忽然想起早起的茶來,他就問,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這會子怎么又沏了這個來?茜雪是負責給寶玉沏楓露茶的,她就跟寶玉匯報說,原是留著的,那會子李奶奶來了,他要嘗嘗,就給他吃了。 楓露茶是一種什么茶?據說是用楓樹上剛長出來的嫩芽做成的茶。這種茶拿水沏了以后,一開始不出色,要沏好幾道,得三四道以后才出色,喝了才有味兒。這李嬤嬤居然就把留給寶玉的楓露茶給喝掉了,寶玉當場勃然大怒,然后就罵李嬤嬤。當時李嬤嬤已經回自己住處去了,不在賈母這個大院子里。寶玉越罵越生氣,而且李嬤嬤做的這類事情還不止一件,寶玉這位貴族公子就說,攆了出去,大家干凈! 什么叫“攆出去”?在榮國府這種貴族府邸里面,主子們如果覺得這些仆人、仆婦不好使喚了,就可以把他們裁革掉。在府里有一片比較低矮的房屋,作為這些仆人、仆婦居住的宿舍。他們或是一家人居住,或是單身居住。攆出去的意思就是暫且讓他們回到居住區,等候發配。 當時賈寶玉正發怒呢,咣當就把手上的茶杯摔地上了,濺了茜雪一裙子茶水。因為賈寶玉和林黛玉是隨著賈母居住,賈母的正房雖然很大,前面講了,可以分割成不同的空間,但是畢竟地磚是連在一起的,這邊咣當摔了一個茶杯,聲響就驚動了那邊的賈母。賈母就過問怎么回事。伺候賈寶玉的丫頭很多,為首的一個叫襲人。襲人為了掩飾這件事情,就去跟賈母匯報說,我才倒茶來,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鐘子。鐘子就是茶碗。 故事寫到這里,再往下就沒再提攆李嬤嬤了,究竟李嬤嬤被攆走了沒有?這就是一個大伏筆。 到了后面,隔了好多回,讀者才會發現,李嬤嬤活得好好的,并沒有被攆走,她又出現了。她還是那樣嘮嘮叨叨,數落寶玉的丫頭們這點不對,那點不對,而且李嬤嬤的叨嘮里面還有這樣的話,打量上次為茶攆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讀者這才明白,寶玉當時要攆的是李嬤嬤,結果沒攆成李嬤嬤,誰被攆了?茜雪。 茜雪被攆可能是因為她驚動了賈母。賈母是賈氏宗族的寶塔尖上的人物,是府主的母親,至高無上,她受驚了,她生氣了,就得有人出來擔責。李嬤嬤是寶玉的奶媽,是賈府里有資歷的“老人”,自然不會被攆,只能由茜雪來頂罪了。 在這回之后,茜雪就再沒有出現過,這個人好像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實際上,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他是大體寫完了的,他寫了八十回以后還繼續往下寫了,后面還有茜雪的故事,只不過八十回以后的手抄本到后來迷失無 蹤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紅樓夢》是前八十回加后四十回這樣的一個文本。到了18世紀的中后期,北京有個書商叫程偉元,他和一個叫高鶚的文人合作,在他們所找到的手抄本《紅樓夢》前八十回后面續了四十回,加起來是一百二十回。在他們續寫的后四十回的文本里面,就完全沒有茜雪這個名字了,沒有她的故事了。 但為什么現在我們可以知道茜雪這個事情是一個大伏筆呢?因為在早期的前八十回的手抄本里面,除了有原文,還有曹雪芹的合作者脂硯齋的諸多批語,他有一條批語就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茜雪這個角色“至獄神廟方呈正文”。什么意思?就是說,別看她前面沒多少故事,而且因為一杯楓露茶就被攆走了,但實際上*后她會再出場,在她出場的那一回,她將成為一個主要的角色,也就是“呈正文”。 那么,那一回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呢?批語很明確地說是在獄神廟里面。現在的一百二十回本里沒有獄神廟的相關情節出現,但是經過對批語的仔細推敲,就可以知道,八十回后有這樣的情節——賈府被皇帝抄家了,徹底地覆滅了,王熙鳳和賈寶玉都被抓起來關進監獄了。 清代監獄的結構有一個特點,就是都設有一個小小的獄神廟。是的,監獄還有神仙——獄神。獄神是遠古時期的一個傳說人物,叫作皋陶。獄神廟供的就是這個人的像。那獄神廟是用來干什么的?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監獄是一個很殘酷的地方,犯人動不動就要被刑訊拷打,而且有時候還會被處決。但是清朝有這樣一個規矩,就是在初一或者十五的時候,允許犯人到監獄附設的小小的獄神廟里面去拜獄神。如果他覺得自己是冤枉的,就可以祈求獄神給他平冤;如果自己不冤,確實有罪,那就祈求獄神的保佑,讓他在判刑時能被判得輕一點;如果是死罪,則可以祈求獄神救他一命。 透過脂硯齋的評語我們就會知道,在八十回后,曹雪芹寫下了這樣的情節——那個時候的賈寶玉已經落難了,他在獄神廟拜獄神的時候,忽然茜雪就出現了,給予他一番安慰。茜雪當年是被冤枉的,都是因為寶玉那公子哥脾氣,亂發火,打碎茶杯驚擾了賈母,她才被攆走的。茜雪后來可能成了某個獄卒的老婆,所以能夠出現在獄神廟。 茜雪懂得賈寶玉這個人有自身的毛病,他是貴族公子,很任性,楓露茶事件就是他公子哥脾氣發作的表現,但是這個人總體來說是一個好人,是一個護花使者,他對青春女性都是很友好的,那天只是一個例外。所以,茜雪并不記仇,當賈寶玉落難以后,她還跑去安慰他。 曹雪芹一個18世紀的中國作家,在他的小說里邊就很會設置懸念,這比狄更斯、托馬斯·哈代、雨果、列夫·托爾斯泰都早很多。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 作者簡介
劉心武,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研究家。曾任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志主編。其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征。197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1984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鐘鼓樓》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20世紀90年代后,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進行系列講座,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014年推出長篇小說《飄窗》,2020年推出zuixin長篇小說《郵輪碎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