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師成長力:專業素養發展圖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27655
- 條形碼:9787576027655 ; 978-7-5760-2765-5
- 裝幀:70g書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師成長力:專業素養發展圖譜 本書特色
朱永新、肖川、李鎮西、傅東纓、褚清源 傾情推薦 喚醒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奔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作為新教育網絡教師學習中心執行主任,常年致力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對于教師的成長困惑與破解、專業發展與職業規劃有著深刻體悟與清醒認識。 ☆從認知、閱讀、寫作、管理、反思、榜樣六個方面給出教師成長的專業建議,喚醒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 ☆融可讀性、專業性、實用性于一體,助力教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描繪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圖譜,搭建教師成長階梯,提升教師的自主發展能力。 編輯推薦篇章: P12 專業教師與業余教師的四個差別 P26 成長的內驅力從何而來 P94 暑假正是讀書天 P159 別成為學生成長的“天花板” P162 給大腦安裝“糾錯機制”
教師成長力:專業素養發展圖譜 內容簡介
《教師成長力:專業素養發展圖譜》聚焦教師專業發展,基于作者十多年的從教經驗和教師成長研究心得,以新教育實驗教師成長理論(生命敘事、“一體兩翼”、“三!保橹敢瑖@思維認知、專業閱讀、專業寫作、自主管理、自我反思、學習榜樣六個主題,引導中小學一線教師喚醒自主發展意識,提升自主發展能力。本書沒有讓一線教師畏難的深奧學術理論,也并非單純方法技巧的總結,而是從教育學的角度融可讀性、專業性、實用性于一體,引導教師重新理解教育,重新認識自我,重新思考專業發展和職業規劃,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師成長力:專業素養發展圖譜 目錄
**章 認知決定職業境界
在大時代的浪潮中活出生命存在感 003
人與世界、他人及自我的關系 008
專業教師與業余教師的四個差別 012
自我何以發生改變 018
人生差距是怎么拉開的 021
成長的內驅力從何而來 026
教師為何要提升專業性 029
教師應成為演說高手 036
自己點燃自己 040
在歷史長河中回溯教師職業的源流 046
第二章 閱讀滋養生命靈氣
如何組織教師讀書會 053
教師讀書會的有效運行策略 062
鄉村教師閱讀需知的三個答案 068
專業閱讀的六個選擇 072
閱讀之光照亮成長之路 076
教師閱讀要有專業性 086
在啃讀經典中獲得智慧 089
暑假正是讀書天 094
讀書是“吃飯”,不是“吃藥” 097
重新理解閱讀 100
專業書籍讀不懂,怎么辦 104
第三章 寫作驅動專業發展
用追馬的時間來種草 111
一輩子學習寫作 118
用寫作編織生命 121
寫作的八個要素 126
寫作能力源于天賦還是訓練 130
從每日打卡開始 132
寫作的微洞見 136
第四章 反思促進生命覺醒
恐慌與精進:校園求學與職業嬗變之旅 147
別讓舒適區成為“淪陷區” 153
別成為學生成長的“天花板” 159
給大腦安裝“糾錯機制” 162
學習是手段還是目的 165
提高對教育的解釋力 168
專業學習要少聽故事 171
用主動承擔贏得成長機會 174
第五章 管理提升專業水平
向優秀的名校長學什么 179
工作要區分目標與目的 183
獎賞的弊端 188
提高工作效率的四種觀念 191
萬物互聯時代如何運營“學習群” 194
沒有“功勞”談何“苦勞” 200
重要的是管理自我 204
改變壞習慣 209
如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14
疫情常態化時代的觀念轉變 218
第六章 榜樣揭示自我鏡像
一位卓越教師的成長范式 225
“何剛”是怎樣煉成的 229
愿你從優秀邁向卓越 234
以專業學習促進教育實踐 237
至暗時刻淬煉人生智慧 241
像蘇霍姆林斯基一樣做校長 246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251
后記 為教師成長賦能 255
教師成長力:專業素養發展圖譜 節選
人與世界、他人及自我的關系 我用《論語》中的三句話來闡釋新教育如何理解人與世界、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系。 這三句話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時間去練習它,不也高興嗎? 首先,為何而學? 一般的情況是,把知識作為工具,為“解決問題”而學,如為了上好一堂課,要學教育學;為了考出好成績,要研究備考策略等。但在新教育來看,不僅把知識作為工具,還把知識作為目的。我們要對知識充滿好奇,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的魅力,哲學、心理學、教育學、詩歌、音樂、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都富有內在的意義和獨特的魅力。通過探究真理,掌握知識,我們得以透過紛繁復雜的表象洞悉決定事物變化的底層邏輯,讓我們在教育領域有掌控感,獲得專業領域的自由。 其次,學什么? 學經典。 朱光潛先生說:“任何一種學問的書籍現在都可以裝滿一圖書館,其中真正絕對不可不讀的基本著作往往不過數十部甚至于數部!毙陆逃褪且业浇處熉殬I中*為根本的經典書籍,找到*切合當下教育處境中的經典書籍,讓這些經典書籍成為教師的根本性書籍。里爾克說:“在我所有的書中只有少數的幾本是不能離身的,有兩部書甚至無論我走到哪里都在我的行囊里!薄罢埬阍谶@兩本書里體驗一些時間,學你以為值得學的事物,但*重要的是你要愛它們。這種愛將為你得到千千萬萬的回報,并且,無論你的生活取怎樣的途徑,——我確信它將穿過你的成長的絲綸,在你一切經驗、失望與歡悅的線索中成為*重要的一條。”里爾克的這兩段話表達的就是根本性書籍的作用。我們也不妨思考,自己擁有幾本奠定專業根基、一生無法離開的根本性書籍? 第三,如何學? 一個字:習! 魏智淵認為“習”有三層含義:一是反復地切磋琢磨;二是將知識運用于實踐,變成解決問題的工具;三是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讓生命處于一種空靈開放的狀態,不斷清空自己,破除陳見,粉碎自以為是的成就。讓生命走出封閉與固化而處于生生不息的開放狀態。 (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來,不也很快樂嗎? 如何才能算朋友?不是對方有利可圖,能利用;也不是在一起吃吃喝喝、相互吹捧。 我們認為,“尺碼相同的人”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個“尺碼”是指:**,熱愛生命,為一生尋找意義,而不愿白白消磨時光,虛度歲月;第二,熱愛教育,不僅僅將教師作為養家糊口的職業,還愿意作為一生鉆研、成就自我的事業;第三,熱愛知識,永遠對知識充滿好奇,能持續探究知識的內在魅力,并內化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今天,因為便捷的網絡,我們的視野得以從所在的學校、社區、城市擴展到五湖四海、天涯海角。因為尺碼相同,我們不分年齡、性別、角色,從四面八方匯聚于此,組成了共同的精神家園——新網師,在這里生命有了皈依,靈魂有了安放,精神因此而充沛,專業因此而發展,這當然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三)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不是君子嗎? 對于我們的學習啊,有的時候家人不理解,同事會嘲諷。即使對新網師,也有許多聲音,比如認為有的課程“理論性強不實用”“難度大不切合教師實際”等。對這些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種種雜音,我們不會生氣、惱怒或者急于辯解。 我們奉行兩種原則: 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拔覀兺榈乩斫馔饨绲母鞣N聲音,但不會完全被他人的眼光和評價左右,更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初心、愿景和價值觀!保ㄎ褐菧Y)同時,我們也會虛心吸納一切有價值的聲音,見賢思齊,避免脫離實際、自以為是、眼高手低、孤芳自賞。我們不會因為別人禮節性的贊揚就沖昏了頭腦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輕視就妄自菲薄。我們會不斷釋放善意與溫暖,吸納、聚攏更多“尺碼相同的人”,也要避免廉價地四處兜售,或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他人。 二是“知全守份”。所謂“知全”,就是能客觀地、系統地、發展地理解這個世界,避免主觀、片面、孤立、靜止地看待問題。所謂“守份”,就是守土有責,對自己承擔的任務和工作竭盡全力,力求做一個靠譜的人,成為一個專業型教師,而不要淪為“憤青”和“怨婦”,一味埋怨環境、埋怨他人,甚至埋怨體制,用埋怨來推卸自己的責任,遮掩自己的不足。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三句話,分別代表了我對人與世界、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系的理解。
教師成長力:專業素養發展圖譜 作者簡介
郝曉東,新教育網絡教師學習中心執行主任,蘇州大學教育學博士生,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理事。入選中國教育報2017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吨袊處焾蟆穼谧髡,《教師博覽》簽約作者。出版專著《給青年教師的四十封信》《改變教育的十二個關鍵詞》《未來教師》。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表文章50余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