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時時刻刻 本書特色
1923年,伍爾夫在倫敦郊區構思新作《達洛維夫人》,被世人視為天才作家的她正飽受精神疾病困擾,只想早日了結此生。
1949年的洛杉磯,旁人眼中生活美滿的主婦勞拉·布朗感覺自己即將在婚姻中窒息,她偷偷閱讀《達洛維夫人》,試圖掙脫眼前的牢籠。
20世紀末的紐約,外號“達洛維夫人”的圖書編輯克拉麗莎·沃恩走出公寓,為初戀情人、獲獎作家理查德籌辦慶功派對,想要照顧好身邊所有人的她卻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痛苦不堪。
三位來自不同時空、身份迥異的女人,本應就這樣毫不相干地活下去,卻因同一本□□而發生了命運的交織和碰撞。*終她們選擇拋開親人與愛人的期待,為自己創造真正有意義的生活。
時時刻刻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三位來自不同時空、身份迥異的女人, 本應就這樣毫不相干地活下去, 卻因同一本小說而發生了命運的交織和碰撞。*終她們選擇拋開親人與愛人的期待, 為自己創造真正有意義的生活。
時時刻刻 節選
還得去買花。克拉麗莎裝出惱怒的樣子(雖然她喜愛這種跑腿的差事),留下薩莉打掃衛生間,跑了出去,答應半個小時就回來。
這里是紐約市。現在是二十世紀末。
打開門廳的門,六月的早晨是這樣晴朗,明凈如洗,克拉麗莎不由得在門檻旁停了下來,就像她會在游泳池旁停下來,注視淡藍色的池水輕拍瓷磚,清澈明亮的陽光織成的網在池水的藍色深處波動。仿佛在泳池邊上站著,她暫時延緩了那縱身一跳,那迅速包圍她的一層冰涼的膜,那浸沒在水中時純粹的震動。紐約,喧囂的、在無情的衰老中落入無底深淵的紐約,總會出現幾個像這樣的夏日早晨。它們顯示新生命的力量,堅定不移地涌入到每一個地方,幾乎到了可笑的地步,就像一個承受著無盡的、駭人聽聞的被粗暴對待的卡通人物,卻總是毫發無傷地出現,準備承受更多的災難。在這個六月里,生長在西第十街兩旁滿是狗屎和廢棄包裝紙的四方形樹坑里的樹木,已經重又長出了綠嫩的小樹葉。隔壁老太太那總是放滿插在泥 土里的、褪了色的紅色塑料天竺葵的窗口花壇里,現在重又長出了一棵離群的蒲公英。
能夠在一個六月的早晨活著,富足,享受著幾乎有點說不過去的眷顧,只有一件簡單的跑腿活要干,這令人多么興奮、多么震驚啊。她,克拉麗莎·沃恩,一個平常的人(在這個年齡,還干嗎要費勁去否認這一點呢?),要去買花,要舉辦晚會。克拉麗莎走出門廳時,她的鞋子接觸到了紅褐色的、點綴著云母的**級砂石臺階。她五十二歲,僅僅五十二歲,身體好得幾乎反常。她的感覺和十八歲時在維爾弗里特的那天一模一樣,那時她走出玻璃門,進入一個和今天非常相像的日子,清新,幾乎是惱人的晴朗,充滿了勃勃生機。蜻蜓在香蒲間飛來飛去,空氣中彌漫著草香,水晶蘭的芬芳使草香更為濃烈。理查德跟在她后面走出來,把一只手放在她的肩上,說道:“嗨,你好,達洛維夫人。”達洛維夫人這個名字是理查德的主意—— 一個晚上喝醉了以后在宿舍里拋出來的別出心裁的想法,他向她斷言,沃恩這個姓不適合她。他說,她應該以文學中一個偉大的人物命名,她主張叫伊莎貝爾·阿切爾或安娜·卡列尼娜,理查德堅持說達洛維夫人是獨一無二的、明確無疑的選擇。一個理由是她自己現有的名字,這是個明顯得無法忽視的標志,而且,尤為重要的是命運這個更大的問題。她,克拉麗莎,顯然不會命中注定去締結災難性的婚姻(伊莎貝爾·阿切爾的結□),或者倒在火車的車輪之下(安娜·卡列尼娜的結□)。她注定會具有魅力,富足發達。因此現在和以后就都是達洛維夫人了。“很美,不是嗎?”那個早晨達洛維夫人對理查德說。他答道:“美是個□□,我更喜歡錢。”他偏愛風趣的妙語。克拉麗莎作為他們之中*年輕的、也是唯一的女人,感到自己能夠來點多愁善感的情緒。如果是六月末,她和理查德就會是情人了。那時候,理查德離開路易斯的床就有幾乎整整一個月(路易斯,幻想中的農家小伙,目光懶散的活生生的肉欲的化身),就會到她的床上來了。
“唔,我碰巧喜歡美。”她說道。她把他的手從自己的肩膀上拿開,咬了他的食指尖一口,比她想的狠了一點。她十八歲,剛改了名字。她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克拉麗莎走下臺階,走在買花路上的時候,她的鞋子發出輕柔的砂紙般的聲音。對于理查德那有悖情理的既交好運(“美國文學中一個極度痛苦的、先知先覺的聲音”)同時又重病纏身(“你根本就沒有T淋巴細胞,我們一個也查不出來”),她 為什么沒有感到更多的憂郁?她怎么啦?她愛理查德,她不斷想到他,但是也許她對這樣的一天的愛要稍稍多一點。她愛一個普通夏日早晨的西第十街。她感到自己像個□□的寡婦,黑色面紗下是新近漂過的頭發,眼睛則放在丈夫的守靈者中合適的□人身上。在路易斯、理查德和克拉麗莎三個人之中,克拉麗莎一向是心腸*硬的,也□□□發生浪漫故事。她忍受這方面的取笑已經有三十幾年了,很久以前她就決定不再在意這些,享受她自己那放浪不羈的感情回應。如理查德所說,這種回應往往會和一個令人特別惱怒的早熟小孩的回應一樣刻薄而可愛。她知道,像理查德這樣的詩人,會嚴厲地度過這個同樣的早晨,對它加以剪輯,將偶爾出現的丑陋連同偶爾出現的美一并去除,從那些連棟舊磚房、莊重而結構復雜的石質圣公會教堂、遛著杰克·羅素小型犬(在第五大道上突然到處都是這些活躍的、有著弓形腿的小狗)的瘦削中年□子背后,尋求經濟和□□的真理。與此同時,她,克拉麗莎,只是不加判斷地 欣賞那些房子、教堂、□人和狗。這很幼稚,她知道。缺少鋒芒。如果她公開表示出來(現在,在她這個年紀),這種喜好會將她歸入容易上當的傻瓜和笨蛋、帶著音響吉他的基督徒,或者為了糊口而表現得很溫順的妻子這類人的王國之中。可是,這種不加區別的愛在她的感受中完全是嚴肅認真的,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個巨大的、神秘莫測的意向的一部分。世界上的一切都有著自己秘密的名字,這名字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而僅僅是事物本身的景象和給人的感受。她認為這堅定不移的強烈迷戀就是自己的靈魂(一個令人尷尬的、多愁善感的詞,可是又有什么別的叫法嗎?),可以想象得到,是身體死亡以后可能繼續存在的那個部分。這些克拉麗莎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她不喜歡滔滔不絕或嘰嘰喳喳。她只是對于明顯的美 的表現發出驚呼,而且即使那時也設法表現出成年人的某種克制。“美是個□□,”她有時這樣說,“我更喜歡錢。”
時時刻刻 相關資料
一部對伍爾夫的致敬之作,但坎寧安把伍爾夫帶進了自己的世界——一個充滿了世紀末的危險,但也有珍貴時刻的世界。
——《紐約時報書評》
一部出色的文學杰作,一次令人十足振奮的閱讀體驗。如果這本書沒有讓你從沙發上跳起來以新的方式看待生活和文學,那么請檢查一下你是否還有脈搏。
——《今日美國》
每個女人的內心生活都以如此真實的方式展現出來,以至于我們像是在看動作片一樣被故事的懸念所吸引……我們見證了意義如此集中的時刻。
——女權主義運動先驅 格洛麗亞·斯泰納姆
在似乎已無人尊重前代文學時,坎寧安卻以他的深情和無懈可擊的技巧做到了。
——美國當代作家、□□家 賈斯廷·克羅寧
這是z高層次的文學□□,也是一個有深度和人性美的故事。說到底,它是對生活的贊美——無論是好壞——□□的最后幾頁非常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只有老天知道我們為什么如此熱愛它。
——Goodreads讀者
如此深度是如何被壓縮到200多頁里的?這是純粹的天才。我非常了解書中的這些女人,我分享著她們最隱秘的悲傷與渴望……這本書告訴我生命中那些不平凡的時刻是一份禮物,我不準備把它放回書架,我需要它在我身邊,作為一個提醒和□□。
——Goodreads讀者
時時刻刻 作者簡介
作者 | 邁克爾?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
美國當代著名作家、編劇,耶魯大學創意寫作課程教授。本書是他的□□代表作,一舉摘得普利策□□獎和福克納文學獎兩大重磅文學獎。其主要作品還有《末世之家》《試驗年代》《夜幕降臨》等。
譯者 | 王家湘
翻譯家,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教授。主要譯作有《時時刻刻》《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湯姆叔叔的小屋》等,曾憑《有色□□回憶錄》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翻譯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