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列維-斯特勞斯和他的同代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6100
- 條形碼:9787300306100 ; 978-7-300-30610-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列維-斯特勞斯和他的同代人 內容簡介
作為結構主義人類學之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是一位并不嚴格遵循西方傳統學科分類的學者,其研究著作從內容到風格,都介于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和哲學研究之間。其作品在哲學界、社會學界、歷史學界、藝術學界均影響深遠。
本書回顧了列維-斯特勞斯對當代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多位代表人物的影響,及其引發的討論和爭議。這其中包括與布羅代爾、保羅•利科、布爾迪厄、維特根斯坦、薩特、梅羅•龐蒂等人思想的交流與碰撞。
通過本書,我們除對列維-斯特勞斯及其人類學研究的部分基本概念得以深入了解外,還將以更宏觀的視角認識當代法國思想界及其相關的人文思潮。
列維-斯特勞斯和他的同代人 目錄
列維-斯特勞斯與布羅代爾:結構主義和近乎靜止的長時段
螞蟻和人:列維-斯特勞斯與薩特之爭
列維-斯特勞斯與“瘋牛病”:擴展的同類相食
一樁文化相對主義的公案
第二部分 結構主義與解釋學:象征系統、無意識和主體性
象征的樸素性、結構主義理解與解釋學智慧:利科如何解讀列維-斯特勞斯
從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學”到吉爾拜·杜朗的“神話方法學”
列維-斯特勞斯何以摒棄精神分析
第三部分 交換和結盟:模型、規則和實踐
與他者共存:列維-斯特勞斯的對等性和相異性——從毛斯、皮爾斯和維特根斯坦談起
樹木和格柵:關于結構人類學的轉換的概念
從親屬關系的法則到聯姻策略:布爾迪厄對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的客觀主義”的批評
列維-斯特勞斯和路易·杜蒙在印度:結構主義建模與經驗現實0
英國社會人類學怎樣接受列維-斯特勞斯
第四部分 感性與知性
意義與感性之間:列維-斯特勞斯和梅羅-龐蒂
列維-斯特勞斯:野性之善和語言之美
列維-斯特勞斯和當代藝術
重要概念譯名表
人名地名對照表
列維-斯特勞斯和他的同代人 節選
列維-斯特勞斯和當代藝術羅蘭·基里奧(勃艮第大學和喬治-舍維烈研究所)對于某些現代藝術潮流,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持有嚴厲批評的立場。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人們曾為此耗費了大量筆墨,既因為這位思想家的能力及其在知識界的地位都難以挑戰,立場跟思想狹隘的保守派完全不同,也因為他的許多崇拜者相信,作為人文學科的前衛派,結構主義和藝術界的前衛派是天然盟友,二者不是經常同樣表現出對形式主義極感興趣嗎?看起來不是同樣鄙視主觀性的躁動嗎?有些前衛派音樂家,例如盧西亞諾·貝里奧和喬治·阿佩爾吉斯,甚至認為能夠把《生食和熟食》或者《憂郁的熱帶》作為作品的出發點,可是并沒有獲得也許是他們一直期待的祝賀或者鳴謝。列維-斯特勞斯拒絕了眾人提議的結盟,沒有改變極不信任同一時期的藝術的態度;他的那些嚴厲而持之有據的論斷,*終惹來了憤懣的回應——皮埃爾·蘇拉日的反應便為其一。對于沒有覺察到這一點的人來說,這表明文化現代主義并非鐵板一塊,正如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本文不打算重啟爭議,畢竟從某些方面來看,這場爭議已成往事。相反,我們首先要審慎地回顧一下,《神話學》的作者究竟提出了哪些批評,基于什么樣的藝術觀念。我們隨后要看看這些批評是否適切。*后,還要很快地查考一下這位民族學家與超現實主義之間乍看起來相當奇特的關系。這種關系可能會導致預料之外的結論:不僅因為換一副眼鏡,他就會按照自己的原則,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當時的藝術,而且因為他的作品本身就有一個即使不是學術的,至少也是詩學的維度。讓我們先提出幾點一般性的評論。首先,應當記住,造型藝術、音樂和文學在列維-斯特勞斯的一生中相當重要,他完全沉浸其中,有時甚至把它們置于人類創造活動的頂峰。以下便是他本人對造型藝術所說的話:我是畫家之子,兩個畫家的甥侄輩。我是在畫室里長大的,一邊學習讀書寫字,一邊手里握著炭筆和畫筆。說到繪畫,我自覺有那么點專業性。1930年,我幫父親為殖民地展覽制作了一些巨幅裝飾板,我是受雇于他的,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工作室,家人、徒弟等等,人人打下手。他對音樂的熱愛也許更為濃烈。這位未來的人類學家的曾祖父是雅克·奧芬巴赫的合作者。他年輕時學過好幾種樂器,特別是小提琴,而且學過樂譜分析。成年后,他不聽音樂就沒法工作。他強烈地感覺到,音樂同他的思想有某種對位關系。對瓦格納的音樂的熱愛是家傳的,畢竟我們聽到他公開宣稱過,愿用十年生命,指揮一場《紐倫堡的名歌手》的完美演繹,因為直到生命*后一息,他都會因之感到欣悅。他也說過,正是由于聆聽這位作曲家的四部曲,他才相信神話和音樂不僅互補,而且極為相近:兩者均如《帕西法爾》里的一句歌詞所說,“時空融會無隙”。在青年時代,他還做過作家夢,特別是當一名劇作家。他甚至在《憂郁的熱帶》里給我們留下了一篇出色的啟蒙故事,*初打算起個約瑟夫·康拉德風格的小說的標題,那是他的戲劇論文之一《奧古斯都封神》的提綱。簡言之,列維-斯特勞斯是文藝愛好者的卓越例子。他對邏輯和科學,尤其是地質學、生物學甚至數學懷有同樣十分強烈的興趣。當年他并不覺得文藝激情跟這方面的興趣有什么不相容,甚至嘗試以某種方式調和二者。這是他的獨特之處。
列維-斯特勞斯和他的同代人 作者簡介
皮埃爾??葛南夏(PierreGuenancia),法國勃艮第大學現代哲學史教授。讓-皮埃爾??西維斯特(Jean-PierreSylvestre),法國勃艮第大學社會學教授。兩人合著有《常識》《人與動物》《邊界問題》等書。譯者簡介:張祖建,1953年生于北京。本科就讀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大學法語碩士。美國賓州州大法語博士。自1990年起在美國數所大學和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教書。現為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萊尼學院外語教師。除日常教授法語和漢語以外,專事文科理論的譯介。已經完成了十余本譯作,以法譯漢為主。其譯著《世界的苦難》榮獲第九屆傅雷翻譯出版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