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78619
- 條形碼:9787303278619 ; 978-7-303-2786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本書特色
2021年可稱為中國“碳中和元年”,亦是世界各國開啟低碳競爭的元年,更是中國以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目標進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布局的元年。中國為什么要實現碳中和?碳中和這個宏偉的世紀目標對中國意味著什么?新階段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轉型將走向何方?面對全球低碳發展潮流,中國應該如何參與到全球氣候治理之中?中國需要怎樣的對外合作與交流模式才能在21世紀綠色低碳競爭與氣候博弈中占據國際優勢地位?……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內容簡介
本書仔細梳理并深入分析了碳中和目標和靠前低碳發展背景下的氣候理論傳承與發展、國家政策制定與規劃、行業減排路徑與進展、靠前合作與競爭等一系列碳中和前沿問題,分為四個篇章加以闡述:
在**篇理論延續部分,本書深入剖析了碳中和理念在靠前氣候治理歷史中的發展和深化過程,挖掘了碳中和如何成為靠前共識,又如何了靠前氣候治理和靠前博弈關系的演變方向,從產業革命的角度探討低碳轉型與氣候治理問題,在碳中和帶來的大國博弈新規則下分析靠前關系存在的多種潛在矛盾和不確定性。
在第二篇政策轉變部分,本書詳細地列舉了自2020年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從部委到行業所發布的一系列雙碳重大政策文件,涵蓋了頂層設計、行業布局、地方推進等多個層次,清晰地展示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布局,并探討了金融業綠色升級與碳中和戰略之間的緊密聯系,從碳市場的角度看待碳金融的發展模式,從碳核查與碳核算的角度研究金融體系環境信息披露的現狀和前景,由此引出碳中和優選的支持力量——綠色金融的創新與升級。
在第三篇大國戰略部分,本書擴展到宏觀視野,以碳中和成為中美博弈新戰場作為切入點,將氣候博弈這場21世紀優選的靠前博弈展現在讀者眼前,也涵蓋了歐盟碳關稅下的靠前綠色貿易競爭,以及以廣西為出發點探索中國面向東盟的綠色金融跨境合作路徑,*終展望中國未來的氣候治理行動方向。 在第四篇未來發展部分,本書以更長遠的視角探討碳中和對中國未來的意義,不僅具備充分的學術性和理論性,也做到了緊貼實務,具備現實指導意義,例如,探討中國如何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實現綠色復蘇以及防范雙碳目標下的“運動式”減碳問題。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目錄
**篇 理論延續
**章 碳中和理論溯源與國際現狀:從問世到深化 .........003
一、碳中和問世與在中國的深化進程 ......... 006
二、碳中和與全球形勢的演變 ......... 012
第二章 碳中和與大國博弈:氣候治理下的全球規則重塑 .........021
一、碳中和與三大革命 ......... 022
二、碳中和:一場氣候治理引發的全球新共識 ......... 025
三、碳中和與大國博弈新規則:基于金融與貿易視角 ......... 034
四、大國博弈帶來的國際競爭矛盾與不確定性 ......... 045
第二篇 政策轉變
第三章 碳中和下的政策轉型:頂層設計、行業布局、地方推進 .........055
一、碳中和納入頂層設計與戰略部署:生態文明的新起點 ......... 056
二、各部委積極響應并相繼出臺碳中和重點政策 ......... 057
三、各省市積極布局“十四五”地方雙碳規劃 ......... 059
四、重點排放行業加快制定綠色轉型與低碳減排路徑 ......... 061
五、各類研究機構廣泛開展碳中和理論與實踐探索 ......... 064
第四章 碳中和與金融業的綠色升級 .........067
一、金融資源將逐漸向綠色領域傾斜 ......... 068
二、碳中和:綠色金融面臨轉型新時期 ......... 081
三、綠色金融未來中長期發展與展望 ......... 086
四、碳中和元年,金融需要綠色大升級 ......... 088
第五章 “隱含碳”與碳核算 .........093
一、省級碳排放核算的差異化分類 ......... 094
二、全球碳排放責任核算:誰生產,誰負責 ......... 097
三、生產者原則下,國際碳排放責任驅動模式
如何締造新的競爭法則 ......... 102
第六章 環境信息披露與金融機構的綠色評估 .........111
一、金融機構開展環境評價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 112
二、綠色金融視角下環境評價的重點與難點 ......... 117
三、含碳環評體系對我國金融業的重要機遇 ......... 119
第七章 碳市場與中國碳金融創新 .........125
一、全國碳市場建設的現狀、潛力與不足 ......... 126
二、開展碳市場金融服務的必要性 ......... 131
三、碳金融體系新階段的創新方式探索 ......... 134
四、中國碳市場的未來:一場碳金融革命 ......... 141
第三篇:大國戰略
第八章 碳中和——21 世紀中美博弈新戰場 ......... 147
一、碳中和,全球新博弈剛剛開始 ......... 148
二、氣候峰會后的中美氣候博弈 ......... 156
第九章 警惕碳中和成為美國遏華新工具
——全球低碳經濟戰下的 ......... 165
一、以碳中和為核心的新國際博弈已白熱化 ......... 166
二、四種氣候博弈的形式與手段 ......... 168
三、中國應積極爭取碳中和國際話語權 ......... 170
第十章 歐盟碳關稅帶來的綠色挑戰與中國應對 ......... 175
一、歐盟加大綠色低碳投入以重振氣候影響力 ......... 176
二、歐盟啟動碳關稅的目的與影響 ......... 181
三、中國應對碳關稅的戰略舉措 ......... 186
四、碳關稅背景下對中國綠色發展的對策建議 ......... 191
第十一章 面向東盟的綠色金融對外合作:廣西機遇 ......... 195
一、碳中和進程下,中國應推動與東盟的綠色金融合作 ......... 196
二、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基礎分析 ......... 198
三、“碳中和”背景下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機遇 ......... 203
四、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制約因素 ......... 209
五、中國與東盟綠色金融合作的推進路徑 ......... 221
第十二章 COP26 談判與中國未來的氣候治理展望 ......... 229
一、COP 大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歷史背景 ......... 231
二、COP26 進展與成果:全球碳市場的歷史性突破 ......... 233
三、從氣候大會看國際減排格局變化趨勢 ......... 239
四、中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方向 ......... 243
第四篇:未來發展
第十三章 碳中和對中國的價值、意義與機遇 ......... 251
一、中國視角下碳中和的長遠價值 ......... 252
二、碳中和格局下的中國未來:啟示與對策 ......... 258
三、碳中和:中國的戰略新起點 ......... 265
第十四章 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綠色復蘇:
契機、困境與出路 ......... 269
一、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綠色復蘇的契機 ......... 271
二、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綠色復蘇的困境 ......... 274
三、世界各國綠色復蘇政策及其啟示 ......... 277
四、中國推動經濟綠色復蘇的重要舉措 ......... 287
五、后疫情時代中國綠色復蘇的政策建議 ......... 296
第十五章 防范“運動式”減碳:來自歐美的經驗教訓 ......... 299
一、運動式“減碳”為何出現? ......... 299
二、歐美運動式“減碳”的經驗教訓 ......... 302
三、運動式“減碳”已在我國初露苗頭 ......... 310
四、防范“運動式”減排,需發揮政策與市場作用 ......... 315
五、防范運動式減碳,離不開數字化 ......... 327
第十六章 碳中和區域協作下的碳減排與經濟發展 ......... 333
一、北京應發揮其首都區位優勢,建立京津冀減排長效機制 ......... 334
二、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國內國際雙循環背景下實現碳中和 ......... 338
三、東北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綠色轉型 ......... 343
附 錄 本書階段性的成果列表 ......... 347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節選
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綠色復蘇的政策建議
地區調研案例所反映出的問題在世界范圍內具有普遍性,例如,國內污染企業向西北部欠發達地區轉移,在全球視角下則是發達國家將污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產業分工越來越細,綠色復蘇要求各國合作構建全球綠色產業鏈價值鏈。同時,疫情也令各國充分意識到全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應當將應對全球氣候環境變化與追求本國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國提出 2030 年實現“碳達峰”和 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顯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大國擔當,是從參與到引領的重要轉變。中國需要從世界各國的綠色復蘇政策中進行學習和借鑒,也應當積極參與制定全球標準,將自身的綠色發展經驗進行推廣,實現國際接軌。具體而言,例如,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可以將成熟的綠色能源技術、環境治理技術和數字科技輸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長期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領域合作。同時,加大在相關國家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和增加相關投資,帶動當地經濟復蘇及擴大就業。這不僅可以促進中國經濟外循環,更可以加強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長期穩定戰略合作關系,在全球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重構中占據領導地位。綠色轉型與“碳中和”并不是要顛覆和拋棄傳統產業,也不與經濟復蘇互斥。綠色復蘇將對傳統產業帶來一場脫胎換骨的全面升級,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機遇,走出一條開放、協調、包容、高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總而言之,在疫情后的經濟恢復過程之中,實現綠色復蘇不僅是產業轉型升級改造的核心,更是中國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加速實現綠色復蘇是完成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碳中和與中國未來 作者簡介
王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中美人文交 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 研究員。曾任《環球時報》編委(主管評論)和社評起草人,2011 年“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專譯編著作包括《百年變局》《強國長征路:百國調研歸來看中華復興和世界未來》等 30 余本。 王文走訪調研近百國(包括南極點),撰寫的研究報告多次獲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與肯定,是 多個部委的咨詢專家,曾獲 2017 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9-2021 年連續三年獲人 大“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先進個人獎、2020 年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榮譽。 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王文是十位發言學者之一。
劉錦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部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氣候變化與可 持續發展、綠色金融與國家治理等。
趙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部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碳中和、可持續發 展等相關領域研究。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