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東坡集(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826204
- 條形碼:9787551826204 ; 978-7-5518-2620-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坡集(上下) 本書特色
◆內容豐富:共收錄蘇軾創作的三百三十七闋詞作、一百六十四首詩歌以及三十二篇文章,隨篇導讀注釋 ◆體例嚴謹:詩詞文章皆依創作時間排序,根據學界前沿考據結果編年。 ◆附蘇軾年譜,呈現蘇軾三起三落的人生故事。 ◆蘇軾書法代表作皆根據一級文物等比例復刻。 蘇東坡的文學,幾乎包含了我們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主題。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在不同的境遇里,與他相遇。 而蘇東坡,也定然在后人的閱讀里,一遍遍地重新活過。 蘇軾是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罕見的“全才”,在經學、佛學、史學、政治學、醫學、造園、美食等諸多領域皆有造詣,尤其擅長文學藝術,在詩、詞、古文、書法、繪畫等體裁上均達一流水準。或許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掌握蘇軾就掌握了傳統文化的梗概。 每一個中國人,若認真審視自己的精神世界,必會發現有不少甚為根本的東西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蘇軾的,稱他為中國人的“靈魂工程師”,決不過分。 蘇軾的影響之所以深入中國人的“靈魂”,是因為他的作品中充滿了“人生思考”。盡管人世間有許多不平,給他很多打擊、傷害,他依然深愛人間,為人世的生活唱出衷心的贊歌,因為他的“家”就在人間。只要一翻《東坡集》,就能感受到這個特點。也希望讀者在翻讀和精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在“人生觀”的層面受其影響,磊落坦蕩,曠達淡定。
東坡集(上下) 內容簡介
蘇東坡的文學,幾乎包含了我們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主題。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在不同的境遇里,與他相遇。 而蘇東坡,也定然在后人的閱讀里,一遍遍地重新活過。 本書依《東坡集》南宋杭州刻本殘卷為底本,以《東坡后集》補充篇目。參照元刻本《東坡樂府》以及《東坡樂府箋》《東坡長短句》等大家選本綜合勘校,共收錄蘇軾創作的三百三十七闋詞作、一百六十四首詩歌以及三十二篇文章。 全書作品編年排列,詩、詞、文皆附有創作時間。讀者既能沿著蘇軾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理解相關作品,也能通過作品集中反應的主題更深刻地把握蘇軾傳奇一生的各個轉折點。 書中附有復旦大學朱剛教授所作萬言導讀與蘇軾年譜,詳解一代文豪蘇東坡的性格與命運,理想與選擇,藝術追求與生活態度。 插圖收錄《寶月帖》《赤壁賦》《歸去來兮辭卷》《歸安丘園帖》《覆盆子帖》五種蘇軾書法代表作,皆根據國家一級文物原作等比例復刻。
東坡集(上下) 目錄
東坡集(上下) 節選
導讀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文三個領域都留 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當蘇軾還在世的時候,他的 文學作品就已經相當流行,待其身故之后,又很快得以經典 化,成為南宋至今每一代中國人的寶貴文化財富。今日的中 國人多少能背上幾首他的詩詞,講上幾段他的逸聞趣事,東 坡這個名字和李白、杜甫一起,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永恒的文 化符號與記憶。而蘇軾在自我人生不同階段予以的生命思考 及其回答,更能夠提供給我們強大又充滿溫情的精神力量。 蘇軾思考與回答的痕跡便保存在他的作品之中,其創造作品 的一生,也和歷史上所有偉大作家一樣,就是追尋人生意義 的歷程。因此,在進入蘇軾的作品之前,有必要先對他的生 平有個大致的了解。 蘇軾的家鄉在四川的眉山,北宋的時候眉山與青神、 丹稜、彭山三縣同屬眉州治下,而州治便設在眉山。宋仁宗 景祐三年的農歷十二月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037年1月8日, 蘇軾出生于眉山城內紗縠行的家中。按照中國傳統的干支紀 年法,1037年是丁丑牛年,不過由于蘇軾出生在本年的1月8 日,此時距離丁丑年的正月初一還有十一天,所以蘇軾其實 出生在舊歷丙子鼠年的歲末。古人是用虛歲來計算年紀的, 出生的時候便是一歲,農歷除夕一過,就增添一歲。這樣算 來,剛剛出生十來天的蘇軾,就已經兩歲了。于是我們在計 算蘇軾年齡的時候,始終需要牢記虛兩歲的原則,也就是在 周歲上加2,這樣才是蘇軾本人的年齡意識,由此才能更為 貼切地體認他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與心態。 ……
東坡集(上下)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二十歲進士及第,仕途數次沉浮。蘇軾在文、詩、詞上都達到極高造詣,是宋代文學高成就的代表。 朱剛,男,漢族,浙江紹興人。1969年6月6日生,1987年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1997年師從王水照先生獲博士學位,留系任教。現為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秘書長、《宋代文學研究年鑒》編委、《新宋學》執編。著有《蘇軾詩詞文選評》《蘇軾評傳》《蘇軾十講》等。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