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浮生六記(經典名著大家名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1377
- 條形碼:9787100201377 ; 978-7-100-2013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生六記(經典名著大家名作) 本書特色
苗懷明譯注本除今存的“前四卷”之外,又附以后人偽托的“后兩卷”,以便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其簡練暢達的注釋和優美動人的譯文風格符合原著特色。此外,本書特別針對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特點,設計了具有引導性和拓展性的編輯體例,讓青少年通過閱讀經典培養 品質、品味傳統文化之美,彰顯國學經典的現代價值。
浮生六記(經典名著大家名作) 內容簡介
《浮生六記》是清代文人沈復的自傳體作品,共六卷,故名“六記”,今存前四卷。沈復從普通人的平凡人生著筆,書寫了淡然恬靜的閑情生活,描摹了悲歡離合的人世百態,寄托了對理想生活的殷切期盼。其所敘述的平淡、真實的生活以及淳樸、真摯的情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浮生六記(經典名著大家名作) 目錄
目 錄
**卷 閨房記樂 001
第二卷 閑情記趣 054
第三卷 坎坷記愁 083
第四卷 浪游記快 134
附 錄 209
第五卷 中山記歷 210
第六卷 養生記逍 251
跋 271
延伸閱讀 272
本書名言記憶 272
相關詩歌摘讀 273
沈復生平年表 277
名家面對面 279
當平凡成為奇跡 279
浮生六記(經典名著大家名作) 節選
**卷 閨房記樂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a,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b,居蘇州滄浪亭畔c,天之厚我,可謂至矣。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 d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因思《關雎》冠三百篇之首e,故列夫婦于首卷,余以次遞及焉。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若必考訂其文法,是責明于垢鑒矣f。 【譯文】 我出生在乾隆癸未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那一天,當時正值太平盛世,且生在一個縉紳家庭,居住在蘇州滄浪亭邊,上天對我的厚愛,真是達到極點了。蘇東坡曾說:“事如春夢了無痕。”如果不把自己所見所思記載下來,未免有負于上天的厚愛。想到《關雎》放在《詩經》的*前面,所以也把夫婦之事放到首卷,其他的事情則依次寫下去。慚愧的是自己少年失學,水平有限,不過是記錄一些實情實事而已,如果一定要考究文法修辭的話,則就是苛求污垢的鏡子發出光亮了。 余幼聘金沙于氏g,八齡而夭,娶陳氏。陳名蕓,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h,即能成誦。四齡失怙i,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j。蕓既長,嫻女紅k,三口仰其十指供給,克昌從師,脩脯無缺l。一日,于書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認,始識字。刺繡之暇,漸通吟詠,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十三,隨母歸寧m,兩小無嫌,得見所作,雖嘆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然心注不能釋n,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母亦愛其柔和,即脫金約指締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o。
浮生六記(經典名著大家名作) 作者簡介
沈復(1763—約1838),清代散文家。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生于書香世家,能文善畫,精通園藝,為人落拓不羈,不拘小節。 苗懷明,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出版論著有《風起紅樓》《二十世紀中國小說文獻學述略》等。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