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阿倫特:政治的本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50217
- 條形碼:9787305250217 ; 978-7-305-2502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阿倫特:政治的本原 本書特色
為什么“真理的鄰人都羨慕暴君”? 為什么“有愛欲的人才可能思維”? 為什么“選什么樣的人做朋友是一個政治問題”? 為什么忙這忙那的現代人卻制造著“世界荒漠”? 如何借助阿倫特重獲勇氣? 如何避免讓思維逃避這個世界? 如何在愛欲生活和友愛生活里領悟“政治感”? 重思困難重重的生活世界,還原一個無法歸類的阿倫特 阿倫特的聲音雖然“刺耳”,但有著普遍焦灼感的現代人仍需要她的陪伴。
阿倫特:政治的本原 內容簡介
人們*常賦予阿倫特的幾乎到了濫用程度的一個詞,即“原創性”。那么,阿倫特究竟原創了什么?她是如何原創的?本書以“爭議”為背景,以多維“對話”為引線,更“現象”更“懸擱”地去探查阿倫特思想圖譜的蛛絲馬跡,并將文本置于其身處其中的現實世界。必要時還會放在哲學史背景中考察哲學家們的概念創制及其斗爭,抽絲剝繭地理清阿倫特富有理論價值的思想線團,并試圖發現其紛雜議題背后的邏輯性和貫通性。本書的寫作兼容了政治學與哲學兩個向度,并將二者匯集到思想界面,緊扣當代人所關心的政治哲學難題,理論性地陳述了阿倫特的思想遺產之于當下的我們意味著什么。
阿倫特:政治的本原 目錄
前言
**章“平庸之惡”的難題
一 罪惡與不法
二 我愿,但我不能
三 沒有判斷就沒有責任
第二章政治廢墟上的考古學
一 逃避政治與逃避災難
二 作為范例的城邦
第三章公共領域中的私人面具
一 現代“技藝人”
二 現代“局外人”
第四章感性判斷的政治賦形
一 想象力和反思性
二 作為義務的共通感
附錄 世界劇場的執著肯定者
后記
阿倫特:政治的本原 作者簡介
張念,生于1970年,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女性主義理論、政治哲學和文化理論領域的研究,著有《性別之傷與存在之痛——從黑格爾到精神分析》《性別政治與國家——論中國婦女解放》 《女人的理想國》等。 世界性的瓦解,第一次是以戰爭的形式,第二次是以病毒的形式,讓現代人體會到阿倫特所說的“荒漠感”。而如何與自身相處,則成了整日忙這忙那的“常人”不得不面對的存在主義難題。如今,“親近”和“靠近”成了最危險的舉動,病毒以禁忌的形式提醒我們“抽象的暴政”與“遠程的麻木”,提醒我們“肉身的離散”與“顯現的匱缺”,尤其提醒現代人,“主體”一直處于逃亡之中。 自然災害能夠席卷并摧毀有形的事物,而政治災害不僅能毀滅有形的事物,還會踐踏無形的事物。根本而言,人不能控制自然災害,但人在z低限度上能夠預防政治災害,去思考,去言說,去和身旁的伙伴一起練習這一切。哪怕風暴來臨,至少也能像人一樣地去做出判斷,并采取行動。這是作為大洪水幸存者的阿倫特留給我們的珍貴思想遺產。 ——張念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