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云網融合:算力時代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1841
- 條形碼:9787521741841 ; 978-7-5217-418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網融合:算力時代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通信、信息領域相關從業人員及專業學生,布局數字化轉型的相關人員,企業管理者等◎云網融合是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本質特征,打破了傳統網和云的邊界,給信息通信行業帶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變革。算力作為數字時代的一種核心資源,與數據、算法等共同構成了計算資源的三要素,是云網融合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系統地描述了算力時代興起的歷史淵源、相關技術及其共性,以及應用和服務模式等內容,還從算力網絡、人工智能、綠色算力、安全可信等維度展開全面討論,相信讀者通過此書能對云網融合的算力時代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更好地把握當前技術發展的脈絡與未來方向,更好地促進物聯網在行業中應用的實踐落地,迎接萬物智聯時代的到來。 ◎從世界范圍來看,云網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不同的是,美國是以亞馬遜、谷歌等云企業為代表推動“依云建網”,中國是以中國電信等網絡運營商為代表推動“依網建云”。本書正是中國電信視角下的云網融合。 ◎算力網絡已成為未來6G網絡的潛在技術和關鍵能力,是實現6G智能內生、可信內生、綠色內生的必要條件。 ◎中國電信的專家們基于多年來的研究經驗和對行業的深入理解寫成此書,對算力的技術、服務以及未來趨勢做了高屋建瓴的系統闡述,并著重介紹了算力的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和可信化技術,構筑了一座氣勢恢宏的算力大廈,相信會對從業人員、研究機構以及高校師生提供很有價值的幫助。
云網融合:算力時代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內容簡介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靠前,數字技術正在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尤其是以算力為基礎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越來越成為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的底座,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模式和科研范式,其代表著人類智慧新的發展水平。其戰略性地位受到國家靠前的高度重視并引發優選各國啟動新一輪競爭布局,產業內外也爭相加速部署算力設施領域以搶占發展先機。 本書主要依托作者在通信、信息行業30多年的從業經驗,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切入,圍繞算力時代、算力應用、算力體系、算力趨勢以及云網融合下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等展開了多方面的論述。本書不僅適合通信、信息領域相關從業人員閱讀,還適合通信、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參考,更會給對數字經濟和信息基礎設施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帶來啟發與幫助。
云網融合:算力時代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目錄
推薦序一 算力網絡是實現云網融合的重要技術路徑 柯瑞文/ V
推薦序二 萬物智聯,算力為基 尹浩/ IX
推薦序三 時代演進中的算力基礎設施化 孫凝暉/ XIII
推薦序四 計算力支撐社會智能化轉型 王恩東/ XVII
推薦序五 6G 通感算一體提升應用適應能力 張平/ XXI
推薦序六 算力引發前沿技術教育體系的再思考 呂廷杰/ XXIII
序言 論算力時代的算力三定律 李正茂/ XXVII
前言/ XXXIII
**章 算力時代正在到來/ 001
生產力發展新階段/ 004
算力的廣泛應用/ 008
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014
第二章 算力改變世界/ 023
算力改變社會/ 026
算力改變生活/ 038
算力改變科研/ 042
第三章 算力與元宇宙/ 047
可觸達的平行宇宙/ 049
支撐元宇宙的技術/ 055
元宇宙運轉需要大量算力/ 061
第四章 算力基礎設施/ 067
計算基礎軟硬件/ 070
云計算/ 102
邊緣計算/ 112
端計算/ 117
量子計算/ 122
第五章 算力網絡化/ 127
算力網絡體系架構/ 129
算力網絡的關鍵技術/ 139
意圖網絡:算力感知與算力編排/ 145
算力網絡擴展:連接確定性/ 156
算力網絡擴展:連接泛在化/ 163
第六章 算力智能化/ 177
面向智能的計算/ 179
算力資源的隨愿自治/ 203
第七章 算力綠色化/ 233
算力綠色化背景/ 235
算力綠色化技術/ 240
綠色算力應用場景/ 250
第八章 算力可信化/ 257
算力網絡可信化/ 260
算力平臺可信化/ 277
算力內容可信化/ 298
第九章 算力進行時,深化云網融合 335
算力產業生態進展/ 337
基于連接+ 算力,深化“云網融合”/ 348
參考文獻/ 361
云網融合:算力時代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節選
21世紀以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推動下,數字經濟以數倍于GDP 的增速飛速發展,業已成為先進國家經濟構成的重要支柱與核心驅動力,其對社會經濟的輻射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就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隨著數字經濟從傳統數字化、信息化向網絡化、智能化加快演進升級,以云網融合為堅實支撐、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正在來臨。云網融合通過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多項創新技術的融合協同提供重要載體,來滿足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帶來的大規模上云需求,成為我國建設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特征。其中,算力作為云網融合*重要的核心能力,作為人工智能三大構成要素中*通用、*本質、*核心的特征,其能力大小決定了數據和算法能夠發揮效用的大小,因此算力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誰擁有先進算力誰就能占領發展制高點并掌握發展主動權。算力的發展和探討已成為當下的熱潮,可以說“算力時代”已經到來。多年來我國數字經濟以兩位數的增速飛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第二大國,這不僅得益于數字化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而且得益于國家對以算力為引擎的數字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推動。繼2015 年國家出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和2017年相繼出臺《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后,于2018 年12 月首次提出“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求。2020年4月,又正式確認新型基礎設施的含義,其中以數據中心和智能計算中心為主的算力基礎設施成為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2021—2025 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聯合發布《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供需平衡,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由此可見,以算力為核心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已成為國家戰略性布局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進一步實現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以算力為核心的科技競爭正成為大國競爭的戰略焦點。由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紛紛加快對算力基礎設施的布局。美國于2020 年11 月發布《引領未來先進計算生態系統戰略計劃》,設想了一個圍繞未來先進計算生態系統的舉國方案,將先進計算生態系統作為國家戰略性資產,以維持美國在計算領域的科技主導地位。歐盟于2018年提出“歐洲高性能計算共同計劃”,以維持并提升歐洲在超算和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先水平;2021 年3 月又發布《2030 數字指南針:歐洲數字十年之路》,擬到2030 年累計部署1 萬個邊緣計算節點,為75%的歐盟企業提供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服務。日本于2019 年啟動新一代國產超級計算機計劃,投入約1300 億日元打造全球速度*快的超級計算機,并在2020 年蟬聯全球超算500 強榜單**。在國家戰略引導和市場技術雙驅動作用下,以中美科技巨頭為主的產業端大多以云和AI 為戰略重點,持續加大對算力領域的建設布局。亞馬遜、谷歌、微軟等企業投巨資布局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其中亞馬遜在全球范圍內加速建設超大數據中心外,還推出多款面向數據中心的自研芯片,包括服務器處理器、交換機、人工智能芯片等。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云”)于2020年也正式投入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未來將陸續建立10 座以上超級數據中心,并加快“倚天”“含光”等自研芯片的市場化。電信運營商在算力領域也躍躍欲試,以云網融合為發力點,密集布局云計算和邊緣計算。設備商華為從架構突破做起,自研各類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并加大對智能算力的探索。綜合國內外實踐來看,投資底層算力成為科技型企業長期不變的商業邏輯,也是其實現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關鍵手段。與此同時,算力相關研究也在產業界和學術界興起。如信通院發布了《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2021 年),而眾多咨詢機構發布了有關算力發展評價等方面的報告,比如賽迪研究院發布《先進計算機產業發展白皮書》和浪潮信息聯合國際數據公司(IDC)推出《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知名院士、**學者也針對算力的概念和發展關鍵點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見地的思考。相關研究人員也基于實踐出版了相關著作,如《算力與經濟:一本書讀懂智能時代的萬物互聯與財富未來》《算力時代:模型戰疫與中國海關可視化大數據建模實戰》《邊緣計算與算力網絡》,探討了以算力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其在垂直領域的應用價值。此外,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近兩年密集推出《云網融合2030 技術白皮書》《算力網絡架構與技術體系白皮書》《算力網絡白皮書》等,主要圍繞算力網絡與云網融合的關系、算力的發展趨勢、應用需求、網絡架構和技術體系等方面進行探討。總的來看,當前研究更偏重于從實用性的角度去探討算力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與方法體系。基于以上算力發展的重要性及算力研究現狀,本書試圖在總結實踐經驗和提高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算力三大定律”:**定律(時代定律),算力就是生產力;第二定律(增長定律),全球算力規模約每12個月增長1 倍;第三定律(經濟定律),算力產業每投入1 元,將平均帶動3-4 元GDP 產出,并圍繞以算力為核心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進行更加系統性的論述,包括生產力階段演變、算力的廣泛應用及以算力為核心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等宏觀趨勢,算力帶來的社會、生活、科研范式以及元宇宙的演變。之后重點介紹了算力基礎設施的分類與關鍵技術以及算力發展趨勢,即算力網絡化、算力智能化、算力綠色化和算力可信化的演變趨勢。*后簡要介紹了算力產業鏈各方的進展,以及中國電信云網融合戰略。本書不僅適合通信、信息領域相關從業人員閱讀與參考,還適合通信、信息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和對數字經濟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閱讀。由于算力時代正在逐步來到,相關領域也處于積極的研究發展階段,限于認知水平,書中相關的觀點不一定非常準確,錯誤和遺漏也在所難免,歡迎讀者不吝賜教。
云網融合:算力時代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作者簡介
李正茂:教授,博士,現任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歷任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7年12月榮膺IEEE杰出行業領袖獎,2021年6月入選“全球IPv6互聯網名人堂”。在業界率先提出“算力時代”的論斷。雷波: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所 副所長,正高級工程師、任CCSA TC617邊緣計算產業發展及標準推進委員會副主席,CCSA TC610網絡5.0算力網絡特別工作組副組長等,目前聚焦在云網融合、算力網絡、未來網絡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孫震強: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資深專家,博士,正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子學會和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委員,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長期從事通信網絡標準和前沿技術的研究,曾獲2014年度政府特殊津貼,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王桂榮: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部總經理,高級工程師。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理事,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副主任。長期從事通信網絡運營系統與業務系統研發相關技術工作,曾獲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陳運清: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電信運營寬帶網絡領域的研究,曾獲2008年度政府特殊津貼,任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委員會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數據專業組副組長等職務。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