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海底兩萬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1844
- 條形碼:9787520721844 ; 978-7-5207-218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底兩萬里 本書特色
《海底兩萬里》寫于1870年,這部作品集中了儒勒·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讓人讀來贊不絕口。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熔于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布局,情節驚險,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人險象環生的境地,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讓人欲罷不能。
海底兩萬里 內容簡介
法國人皮埃爾·阿龍納,是一位博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后,博物學家正準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于是他改變行程,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動。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創,博物學家和他的仆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怪物”非他,原來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 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龍納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游各大洋。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進入地中海、大西洋。在旅途中,阿龍納一行人遇到了無數美景,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同時也經歷了許多驚險奇遇,比如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十個月之后,阿龍納一行終于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博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海底兩萬里 目錄
第二章 各持己見
第三章 加入“林肯號”
第四章 “異教徒”尼德·蘭
第五章 開始行動
第六章 追捕獨角鯨
第七章 意外獲救
第八章 奇怪的地方
第九章 尼德·蘭的怒火
第十章 尼摩船長
第十一章 了解“鸚鵡螺號”
第十二章 相邀打獵
第十三章 海底平原漫步
第十四章 海底森林狩獵
第十五章 與船長的談話
第十六章 佩魯斯失蹤事件
第十七章 發生意外
第十八章 被下安眠藥
第十九章 不同的想法
第二十章 觀看采珠過程
第二十一章 美麗的珊瑚林
第二十二章 阿拉伯隧道
第二十三章 穿越地中海
第二十四章 消失的陸地
第二十五章 海底煤礦
第二十六章 屠殺大頭鯨
第二十七章 突破冰山障礙
第二十八章 神奇的南極景觀
第二十九章 被困冰障層
第三十章 危機重重
第三十一章 捕撈海牛
第三十二章 與大章魚戰斗
第三十三章 暴風雨來臨
第三十四章 尋找“復仇號”
第三十五章 爆發海戰
第三十六章 實施逃跑計劃
第三十七章 *后的結局
海底兩萬里 節選
**章 神秘的暗礁 海洋,地球上藍色的寶石,它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然而,我們對廣闊神秘的大海一無所知。當有一天,它打破原有的平靜,洶涌地走向人類的時候,我們開始恐慌了…… 人們一定還記得1866年海上發生的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怪事。那件事當時轟動沿海居民,世界輿論和各種媒體爭相報道。歐美的進出口商人、船長和船主、各國的海軍官員以及兩大洲的各國政府都對這件事極為關注。 事情大體是這樣的:不久以前,幾艘大船在海上碰見了一個“龐然大物”,形狀很像紡錘,身體細長,有時發出磷光。它的體積比鯨魚還大,行動起來也快捷得多。 經過科學家們綜合分析——一方面丟開那些過低的估計,即這個東西只有200英尺長,同時去掉一些夸張的言論,即它有1英里,寬3英里長,我們可以斷言,這個奇怪的生物,如果真實存在的話,它的體積是大大超過魚類學家所認知的體積。這東西既然存在,而事實又不可否認,那么,由于人類好奇的心理,我們就不難理解這個怪物的出現會在全世界所引起的騷動。至于說這是無稽之談,那是決不會有人贊同的。 因為,1866年7月20日,加爾各答一布納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孫總督號”在澳大利亞海岸東邊5英里碰見了這個游動的巨大物體。巴克船長起初還以為是暗礁,正要測定其位置時,兩道水柱從這個物體上噴出,“嗶”的一聲,直射天空,高度有150英尺,由此可以推斷,除非這座暗礁中有間歇噴泉,否則,“喜金孫總督號”碰到的東西可能是還沒有人知道的一種海中哺乳動物。同年7月23日,在太平洋上西印度一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爾哥郎號”相距350公里的太平洋上也看見了它,由此可知,這個奇特的鯨魚類動物能以驚人的速度從這一處轉移到另一處。 兩個星期以后,在離上面說的地點有1000多公里遠的地方,國營輪船公司的“海爾維地亞號”和皇家郵船公司的“山農號”在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大西洋海面上相遇的時候,在北緯42度15分、西經60度35分的地方,同時看到了這個大怪物。根據兩船同時觀察到的結果,估計這只哺乳動物的長度至少有350多英尺(約106米)。 接連不斷傳來的消息,橫渡大西洋的“貝雷爾號”所做的種種觀察,茵曼輪船公司的“越提那號”跟這個怪物的一次相碰,法國二級軍艦“諾曼底號”軍官們所寫的記錄,海軍高級參謀弗茲·詹姆斯在“克利德爵士號”上所做的精密測算,這一切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這些怪事,對某些人來說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但對國家政府來說就不同了,特別是在英國、美國和德國,它們對這件事就極為關注。 在各大城市里,一些發行量不多的報刊上,出現了關于各種離奇的巨大動物的報道,從白鯨、北極海中可怕的“莫比-狄克”一直到龐大的“克拉肯”——這種怪魚的觸須可以纏住一只載重500噸的船而把它拖到海底下去——都應有盡有。有些人甚至不惜引經據典,或者搬出古代的傳說如亞里士多德和蒲林尼的見解(他們承認這類怪物的存在),或者搬出彭土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話、保羅·埃紀德的記述以及哈林頓的報告。這報告是不容懷疑的,他說,1857年,他在“嘉斯第蘭號”上看見過一種大蛇,那種蛇以前只在那“立憲號”到過的海面上才能看見。 從此,科學界和媒體開始了一場巨獸是否存在的無休止的爭辯,有的相信巨獸的存在,而有的則不相信,*后竟從海怪轉為人身攻擊,他們舞文弄墨、揮筆涂文,有的還拋淚灑血,展開一場激烈的論戰。 這場論戰持續了6個月。它涉及了巴西地理學院、柏林皇家科學院、不列顛學會和華盛頓史密森學院及其他科學機構,一些國家性大報也都樂此不疲地發表了嚴肅而有分量的文章。大量小報更是爭先恐后,發表各種評論,“大自然不愚弄人”號召人們不要跟大自然作對。 在1867年初,這個問題幾乎被人們淡忘,不再提了,然而又有新的東西出現在人們面前。它不再是一個沒有得到解決的科學問題,實際上卻成為一個科學險端,應該避免,但走向了另一極端,這個巨獸現在已變成了巖石、島嶼,或者暗礁,而且是一個模糊不清、能移動的暗礁。1867年3月5日,蒙特利海洋公司的“摩拉維安號”輪船正處于北緯27度30分,西經7度15分。當時它借著風力和400馬力的動力以13海里每小時的速度航行,突然被一“礁石”撞了右舷,而這暗礁并沒有在航海圖上標明。幸好這船體性能優良,要不然恐怕會葬身海底。 這場事故發生在早晨5點。天將亮,負責眺望的水手們仔細地搜索了海面,只見在前方1/3海里處不斷有水泡冒出,海水像是被猛烈攪動過。他們記錄了所處方位后,輪船繼續前進,船體并未大礙。船是撞上了暗礁,還是撞上了沉船殘骸,這無從考究,但后經復查檢修時才發現是船底部的龍骨斷了。 如果不是三個星期后又一起類似事故發生,這一奇聞怕會很快就被人忘卻。這次事故震驚世界,因為這艘船的擁有者丘納特無人不知。 P1-3
海底兩萬里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1905),生于法國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是一位多產的優秀科幻作家、劇作家和詩人。其中,使他聞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爾納的科幻小說著作頗豐,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經典文學名著》《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凡爾納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對后世的科幻文學流派影響頗為深遠。2005年是凡爾納的百年忌辰,法國將這一年定為“凡爾納年”。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