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地理學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5864
- 條形碼:9787100125864 ; 978-7-100-12586-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地理學概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校文學、地理學專業1.《文學地理學概論》是國內**本從學科建設的角度來梳理中外文學地理研究的歷史和現狀,論述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學科定位、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學術著作。 2.全書從內容到體例都是作者自己設計的,多數的概念和觀點也是作者首次提出,因此它的原創性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3.本書的理論性雖然很強,但作者并非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到概念,而是非常注重實證研究。他的諸多觀點不是用演繹法推論出來的,而是通過大量的文學地理現象總結、歸納出來的。全書的材料非常豐富,尤其是中國古代、現代和當代文學方面的材料。大量的、經過鑒別后的材料,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觀點。
文學地理學概論 內容簡介
全書圍繞“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這一核心觀點展開,先論述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學科定位、知識體系和理論、實踐意義,接著論述地理環境對文學的影響,然后依次論述文學家的地理分布、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文學的擴散與接受、文學景觀、文學區、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文學地理學批評等,既層層深入,又前后照應。思路很好清晰,結構很好嚴謹,附錄為“文學地理學研究小史”,涵蓋古今中外,有述有評,視野開闊。
文學地理學概論 目錄
**章 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定位 ...... 1
**節 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 1
第二節 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定位 ...... 5
第三節 文學地理學的知識體系 ...... 12
第四節 文學地理學的意義 ...... 17
第二章 地理環境對文學的影響 ...... 36
**節 自然環境對文學的影響 ...... 36
第二節 人文環境對文學的影響 ...... 48
第三節 地理環境影響文學的關鍵要素 ...... 55
第四節 地理環境影響文學的途徑與機制 ...... 70
第三章 文學家的地理分布 ...... 86
**節 文學家的籍貫、祖籍、郡望和客籍 ...... 86
第二節 文學家的靜態分布 ...... 90
第三節 文學家的動態分布 ...... 107
第四節 靜態分布與動態分布的意義比較 ...... 130
第四章 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 ...... 137
**節 地域、區域與空間 ...... 137
第二節 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要素 ...... 143
第三節 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建構 ...... 172
第五章 文學擴散與接受 ...... 185
**節 文學源地的價值及其背景 ...... 186
第二節 文學擴散的兩個主要類型 ...... 191
第三節 文學擴散的三個效應 ...... 207
第四節 文學擴散與地理環境 ...... 219
第五節 文學接受的地域差異 ...... 222
第六章 文學景觀 ...... 229
**節 景觀與文化景觀 ...... 229
第二節 文學景觀的定義、類型與識別標準 ...... 233
第三節 文學景觀的意義 ...... 237
第四節 文學景觀的價值 ...... 242
第七章 文學區 ...... 255
**節 文學區的定義與特征 ...... 256
第二節 文學區的三種類型 ...... 258
第三節 文學區的劃分依據 ...... 264
第四節 中國境內主要形式文學區 ...... 267
第八章 文學地理學研究方法 ...... 303
**節 系地法 ...... 306
第二節 現地研究法 ...... 307
第三節 空間分析法 ...... 312
第四節 區域分異法 ...... 318
第五節 區域比較法 ...... 322
第六節 地理意象研究法 ...... 324
第九章 文學地理學批評 ...... 331
**節 文學地理學批評的性質 ...... 331
第二節 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基本原則 ...... 339
第三節 文學地理學批評的基本步驟 ...... 350
附 錄 文學地理學學術史略 ...... 367
引用文獻 ...... 463
文學地理學概論 節選
**章 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定位 一個學科能不能成立,關鍵在于有沒有自己的研究對象,有沒有一個準確的學科定位,有沒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概念體系),有沒有重要的學科意義、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文學地理學學科之所以能夠成立,就在于它已經具備了這些必要條件。 **節 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文學地理學是研究文學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學事象的分布、變遷及其地域差異的科學。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概括地講,就是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簡稱文地關系)。 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文學家的地理分布,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及其空間要素、結構與功能,文學接受與文學傳播的地域差異及其效果,文學景觀的分布、內涵和價值,文學區的分異、特點和意義等。 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這個概念表明,文學與地理環境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狀態:一方面,地理環境影響文學;另一方面,文學也對地理環境構成某些影響。既如此,一系列的問題就被提出來了: **,地理環境是如何影響文學的?它通過什么途徑來影響文學? 第二,地理環境影響文學的表現有哪些?結果又是什么? 第三,文學又是如何影響地理環境的? 第四,地理環境與文學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什么? 事實上,地理環境只能通過文學家這個中介來影響文學,地理環境影響文學的表現和結果只能通過文學作品體現出來,文學只能通過文學接受者這個中介來影響地理環境,地理環境與文學相互作用的結果則是文學景觀與文學區的出現。因此,關于以上系列問題的解答,就不能不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內容:**,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所謂地理環境,就是人類活動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地貌、水文、氣候、生物、生態環境和自然災害等要素,人文環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宗教、文教、風俗、語言等要素。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各個要素都能對文學構成影響,文學也能對地理環境構成一定的影響。那么,在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各個要素中,哪些要素對文學的影響*為關鍵?它們通過什么途徑來影響文學?文學又通過什么途徑來影響地理環境?這些問題都是文學地理學所必須研究和解答的問題。 第二,文學家的地理分布。關于文學家的研究,不同的學科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文學地理學只能從地理這個角度來進行。它必須考察文學家(包括由文學家所組成的文學家族,以及那些帶有地域性質的文學流派、文學社團與文學活動中心)的地理分布(包括靜態分布與動態分布)。通過文學家的地理分布,結合相關背景材料和文學作品本身,分析文學家所接受的本籍文化與客籍文化的影響,從而了解文學家的地理基因和地理感知。因為地理環境只有通過文學家的地理基因和地理感知才能對文學作品構成影響。 第三,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地理環境通過文學家這個中介來影響文學,文學的完形型態則是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因此文學地理學研究的重心只能是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包含思想、情感、景觀、實物、人物、事件、語言、風格等諸多要素,如果這些要素具有地域性,再通過文學家的創造完成空間組合,就構成了文學作品的形態各異的地理空間。這些形態各異的地理空間既有客觀世界的投影,又包含了文學家的主觀想象、聯想和虛構,是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統一,也是地理思維與文學思維的統一。因此從文學地理學的角度研究文學作品,必須把文學作品的地理空間作為重中之重。 第四,文學接受與文學擴散。按照接受美學的觀點,文學的意義和特點是通過文學接受這一環節才得以顯現的,文學接受者參與并*終完成了作品的創造。文學地理學吸納了這一觀點。文學地理學認為,正是通過文學接受者這個中介,文學實現了對地理環境的某些影響,尤其是對人文環境的影響。文學接受離不開文學傳播,因此文學地理學既要研究文學接受,也要研究文學傳播,包括文學傳播的發源地、路徑、特點和效果等。文學史也研究文學傳播,但它所關注的重點是縱向傳播,即文學傳承;文學地理學所關注的重點則是橫向傳播,即文學擴散。 第五,文學景觀。文學景觀是地理環境與文學相互作用的結果,它是文學的另一種呈現,既不是傳統的紙質呈現,也不是新興的電子呈現,而是一種地理呈現。許多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雖是已然存在的,但是知名度并不高,只是由于文學家與文學作品的作用和影響,它們的知名度才得以提升,甚至名滿天下,于是這些景觀就成了文學景觀,例如黃鶴樓、杭州西湖、小鳥天堂等。還有一些景觀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們根據文學家的事跡和文學作品的內容而專門建造的,因而是很純粹的、原生態的文學景觀,例如桃花源、東坡赤壁等。傳統的文學研究并不涉及文學景觀,文學景觀研究是文學地理學研究的獨特內容。 第六,文學區。所謂文學區,是根據不同地區呈現的文學特征的差異而劃分的一種空間單位。文學區又可稱為文學圈,它是以相對穩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為依托,由一定數量的、在特征上比較接近或相似的文學要素(包括文學家、文學作品、文學接受者和文學景觀)所形成的一個分布范圍。文學所賴以產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有差異,文學的特質與風貌也會出現相應的差異,根據這兩種差異,世界各地可以劃分為許多大大小小的文學區。文學區是文學與地理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典型范本,文學區研究則是*能集中體現文學地理學研究之特色的內容之一。 總之,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由于地理環境與文學的互動,產生了許多的文學空間(包括空間要素),例如文學家所賴以生存的空間、文學作品所賴以產生的空間、文學作品的內部空間、文學作品的接受與傳播空間等。因此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內容也可以概括為這樣兩句話:一是“空間的文學”,二是“文學的空間”。 關于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個別學者曾經有過兩個誤解。一是以為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可能會陷入“地理環境決定論”,二是以為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只是一種外部研究。事實上,地理環境與文學的關系,乃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地理環境影響文學,文學也影響地理環境,并非地理環境單方面地影響文學,更非單方面地“決定”文學。“決定”和“影響”是有區別的。既是“影響”,就表明其作用是有限度的。文學家的養成與文學作品的產生,往往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地理環境的影響只是其一,文學地理學既不主張將這種影響絕對化,也未曾將這種影響絕對化。 文學地理學也不是一種單純的外部研究,除了外部研究,它還要深入到作家本體,更要深入到作品本體(文本),同時也要深入到接受本體(讀者),它實際上是一種內外兼顧的文學本體研究。有學者擔心把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界定為“文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能給人這樣一個印象,即文學地理學只是一種探討文本產生之環境的外部研究(外批評),并不深入到文本內部(內批評)。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
文學地理學概論 作者簡介
曾大興,1958年生,湖北赤壁人,文學博士。現為廣州大學中文系教授、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文學地理學會會長、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主要從事文學地理學、詞學與廣府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并獨立完成三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主要著作有《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氣候、物候與文學——以文學家生命意識為路徑》《文學地理學概論》《柳永和他的詞》《詞學的星空》《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古今流行歌曲研究》《優婚與天才》等。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