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訥河往事(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6567
- 條形碼:9787020146567 ; 978-7-02-01465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訥河往事(精裝) 本書特色
著名作家 麥家 作序推薦 王旭烽、張文宏、施展、李鴻谷 誠意推薦 5省20市300余人次采訪,全網40億次閱讀 中國警察故事:日常的偉大、身邊的英雄 一本向中國普通警察致敬的書 以人性做底,讓善意回應正義 我們的安全有他們守護,他們的悲歡與我們相通 一部為“平安中國”建設保存記憶與溫暖的采訪實錄
訥河往事(精裝) 內容簡介
著名作家 麥家 作序推薦 王旭烽、張文宏、施展、李鴻谷 誠意推薦 5省20市300余人次采訪,所有渠道40億次閱讀 中國警察故事:日常的偉大、身邊的英雄 一本向中國普通警察致敬的書 以人性做底,讓善意回應正義 我們的安全有他們守護,他們的悲歡與我們相通 一部為“平安中國”建設保存記憶與溫暖的采訪實錄 內容簡介: 作者以“前警察”和公益基金會創辦人的身份,用自己做過警察的體貼之心,采訪了數量眾多的普通警察,警種涉及刑警、交警、緝毒警;此外還有警察的得力助手警犬也難得地進入了書寫視野。全書冷靜客觀又真實溫暖地記錄普通中國警察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安全所做的貢獻,書寫他們不事張揚的奉獻精神以及埋藏在日常工作中的英雄主義情懷。《訥河往事》是其中影響優選的一篇,在讀者中產生了很大反響。 這些警察主人公,他們不是英雄,不是書本和熒屏上的那些角色,他們只是普羅大眾平凡一員。當他們的工作不得不直面悲劇,很多警察的正常生活一度戛然而止,他們或英年早逝,或身心受創,因為警察職業,他們幾乎每天都在與黑暗對峙。 ——網易 一口氣讀完,久久不能平復心情。感謝作者及真水無香公益基金會,給我們帶來如此震撼心靈的長篇紀實報告,可謂時代大背景下小人物命運歷史的很好范本。 ——搜狐 這是我近期讀到的優選的一篇非虛構寫作。讀前面部分以為是一篇簡單的警匪故事,讀到后面心情越來越沉重,隨著各種細節的漸次展開,人性、社會、責任、救贖,各種要素以令人窒息的方式緊緊糾纏在一起,繞在一個個小人物的頸上。讀罷心里五味雜陳,說不出的滋味,久久難以平息心緒。 ——澎湃新聞 真水無香公益對沈晉侃的報道,所有渠道總閱讀量超過千萬,網友留言,“他們是用生命在守護生命。” ——新華網 正義的守護并不是毫無代價的,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人為了一方安寧付出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以前不敢深究其中細節,看了文章才知道一線刑警的工作遠比想象中更加兇險,更別說這些大案、要案還消磨他們的心理健康,希望這些人民警察們都能得到好的心理輔導。 ——微博大V@思想聚焦 這種紀錄公益項目,例如真水無香公益,專注做一線警察故事,做的很好! ——新浪微博CEO 王高飛 點滴處見大文章。 ——江寧婆婆 平凡而偉大! ——法醫秦明 驚心動魄的人海追蹤,刻骨銘心的親歷親尋,嘔心瀝血的筆下風云,當人們別過頭去,只為不忍目睹陽光下的罪惡,作者卻正過臉來,逼視著陰影下的魔鬼。沒有虛構,沒有杜撰,這是一位女警察的迷案追蹤,一位女記者的往事回放,一腔真水散發的無香之香。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教授、作家 王旭烽 **次不經意看到黃蓉的文章是《訥河往事》,覺得很好震撼。久在醫療一線,與人性和生死有*多接觸,也已習慣冷靜面對人性的冷暖與善惡。但是面對《訥河往事》這樣的非虛構作品所展現的內容,還是被極大地震動。這里展現的真實人性,有惡,有善,*讓人難以直視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被擊碎時所產生的破滅感。然而,文章的張力也在于此——在人性被深度質疑的時候,在陰暗的背景之中,人類另一種專享的悲憫、善良與正義,顯得更加熠熠生輝,這才是人類得以走到今天,人類得以從動物界走出的原因吧!如今,在新冠優選蔓延、人類遭逢重大災難的時候,這一份人性的光亮一定也會帶領我們走向光明的未來。向所有維護人性之善的警官和普通人致以優選的敬意!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 黃蓉的文字深沉而又優美,浸透著悲憫與情懷,是近年來少見的極為很好的非虛構寫作。正義、暗黑、暴力、救贖、責任、痛苦,各種各樣的人性張力在她的筆端流淌,警察這個職業通過這些文字呈現出極為豐富的內涵。至今難忘閱讀《訥河往事》的感受,人性中難以承受的沉重、難以直視的邪惡,不斷迎面壓來,讓人喘不過氣,以至于我讀上一段就得停一下平復情緒,才能繼續下去。這樣的故事和文字,值得認真推薦。 ——外交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史學博士、《樞紐》作者 施展 來自內部的觀察,黃蓉展示了警察這個行業的深層事實。他們的愿望、情感、夢想,以及苦與樂、悲與歡,還有奮斗、成功與遺憾。*終我們看到了職業之上的人生起伏、人性光芒,那些閃亮! ——《三聯生活周刊》主編 李鴻谷
訥河往事(精裝) 目錄
目 錄
訥河往事
《訥河往事》續
不認命就是這位刑警的命
“爸爸,這一次我沒法再帶你回家了”
我生命的創口,長出了翅膀
漫長的告別
后記:真水無香,真愛無疆
==================================
訥河往事(精裝) 節選
訥河往事 穿越時空的距離,心碎無處不在。 這是一個關于警察和嫌犯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執著和救贖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尋找和安頓的故事;同時,這也是一個人性碰撞與糾葛的故事。 尋訪這個故事,時間前后相加,近乎整整一年。 整整一年的時間里,我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寫下這起特別的案件;要不要寫下案件之后,那些被改變的人生際遇。時間已經過去29年了,案子里的人,好多也已經不在了。 此案的警察主人公,也許有違大多數人心目中一個優秀警察的標準。但是,他真實,他的個人命運真實得讓人唏噓嘆息。 人這一生,意念之中所堅持的,一定不是無緣無故的。我和這個案子之間,好像也有著一種聯系。29年前,自從**次聽說這個案子,這個執念,就一刻沒有再放下。 那些心酸沉郁,那些五味雜陳,似乎隨著時間越來越沉默。然而這個案子,以及與案子相關的一切,在腦海中某個地方,依然隱約在回響。透過歲月塵埃,依稀能看到那些因偶然被改變的殘酷人生,也一樣能看到身為警察的擔當和磊落,更能看到,有一種能打敗一切歲月的善良。 盡管相隔29年的漫長時光,這個故事,依然值得被傾聽。 這是一個纏繞了28年的心結 20世紀90年代,這個案子以一條五十多字的簡訊形式,**次進入我的青春記憶。 當時,我是一名工作剛一年的新警,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分配到杭州市公安局辦公室調研科工作。每天*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杭州各地*新發生的重大警情,并**時間編輯成公安簡報,匯報給各級政府部門參考。 1991年年底,我從公安簡報上看到一條簡訊,大致意思是:杭州市上城區公安分局破獲一個重特大殺人搶劫團伙,該團伙在齊齊哈爾市訥河當地殺害42人。 這條消息給我帶來的震驚無法言喻。為什么在訥河犯下滔天罪行的殺人團伙,是在杭州被抓獲?他們又怎么可能殺害那么多人?心中存留著太多的疑問,但又不敢冒冒失失地去問。作為一個新警,我和直接在一線辦案的警察也不熟悉。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官方文件里再沒點滴信息,這個案子像是蒸發了一樣。但在公安系統內,它漸漸變成了一個傳說,總會在不同的場合被人說起,而每次敘述的人物都不是經辦人,每次聽到又會生出很多新的場景和細節。逐漸地,一個傳說中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就這樣形成了——大興安嶺邊上有個訥河小鎮。這個相對蕭瑟的東北小城,曾是中國末代皇后婉容的祖居地,但讓外地人慕名而來的,是大豆和馬鈴薯。 1991年,這里還是一個偏僻村落,下了火車轉大客車,再轉小巴士或是靠步行才能到達。那時,沒有支付寶,沒有手機,沒有快遞,進貨時,一定得跑到原產地。 商人們帶著大量的現金,到了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小山村,敲開這家看似較大的農戶的門,想借住一晚。而這家農戶,就像《水滸傳》里孫二娘開的人肉包子店,進一個殺一個。大雪封山的茫茫天地間,這些消失的商人幾乎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直到有一天,一個姑娘跟著哥哥和自己的未婚夫也來到了這個黑店,哥哥和未婚夫一樣被殺害。姑娘因為姿色甚美被留下做了“壓寨夫人”。 為了讓姑娘死心塌地跟著他們干,他們想辦法拉她下水。那些撞進黑店來的商人,在被蒙汗藥麻翻后,他們就讓姑娘拿刀去捅,以此迫使她和他們一伙。 就這樣,在這個滿藏尸體的魔窟里,姑娘心懷絕望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白天她會被監視著去火車站往魔窟里勾引單身男性商人,晚上則要和魔鬼同床共枕。 到了第二年夏天,來進貨的商人少了,“生意”清淡了,農戶一家就想南下流竄作案。一路上,他們依然用姑娘做誘餌,讓很多居心不良的人上當,失了錢財。沒想到,在杭州,被警察查獲了。 審訊期間,一個叫黃國華的杭州警察,因為一個小小舉動感動了姑娘。這個舉動讓姑娘瞬間崩潰,那么多時日來**次有人把她當人對待,這人還是一個警察。雖然明知說了是個死,但姑娘還是決然把這個案子和盤托出。 案件驚動了公安部。黑龍江省公安廳成立聯合調查小組,在訥河當地那個地窖里挖出了四十多個頭蓋骨,還有些不完整的尸體,實在難以估算究竟有多少人遇害……故事一直是這樣流傳著,這是一個適合拍恐怖片的題材,情節殘忍到編劇根本編不出來。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和這個警察相遇,也沒想到我會更深入地走進這個故事里去。 2011年,因為各種原因我辭職在家照料孩子,然而往昔的崢嶸歲月一刻也沒在我心中平息過。2018年,我和曾經同為警察的丈夫創辦了真水無香公益基金會,匯集一群有警察情結的人,尋訪那些曾經為城市平安做出過犧牲的警察及其家屬,想要記住他們,感恩他們,幫助他們。 于是,這個叫黃國華的杭州警察,作為浙江省**個榮立個人一等功的典型,時隔28年后,重又走入了我的視線。 28年前,為什么這個犯下重案的姑娘,會對素昧平生的警察坦白?在那起案件的偵辦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而這個警察,為什么在榮立個人一等功后,在工作上再無建樹,并且早早辦了退休手續,離開了警察崗位?這些是我收集到的無數疑問,而這一切,只有找到黃國華,才有可能知道真正的答案。 找到黃國華并不容易。只知道他2007年辦了早退手續,就此消失在人們的視線當中,仿佛和這座城市都斷了聯系。而另一位在此案中榮立二等功的警察梁寶年,也因病于2002年英年早逝。 又一年過去,2019年夏天,經過輾轉打聽,我們終于聯系上了黃國華。他住在安徽黃山一處建筑工地,陪著老父親安度時日。 與黃國華的**次會面,是在我們基金會辦公室。 早年,我也曾見過黃國華,那時候他很帥,大高個兒,眉眼俊朗,頭發濃密。可這一次再見到他,已然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風塵仆仆、滿面滄桑。他摘下自己的帽子,赫然是一個光頭,光頭上面,冒出的是星星點點的白發根。 而更讓我們震驚的,是他的長嘆:“28年了,為了這個案子,每個星期五我都要剃光我的頭發,好像只有這么做,我內心的不安才可以減輕一點。” 在那個夏日的午后,那個久遠的特大案件,終于從一個當年的親歷者口中徐徐道出。塵封的往事露出了冰山一角…… 28年的歲月,唯一不會遺忘的就是遺忘本身,回憶從每一個毛孔細細碎碎地滲透出來。 1991年11月,江南的冬天還沒來臨,可空氣中已有徹骨的寒冷。 杭州火車站站臺上,開往南京的一列火車上掛著一節特殊車廂,前后都有武警重兵把守。此行是要把兩男一女三名重犯押解回東北,他們在當地殺害了四十多個人。 列車快要啟動了,女嫌犯忽然跪倒在一個押送她上車的杭州警察面前,身軀瑟瑟發抖,幾乎哭著央求:“黃警官,我不想回到那個地方,那里是我噩夢開始的地方,就算死我也要死在杭州。” 這被稱作黃警官的警察,就是身材高大、帥氣逼人的黃國華。看著眼前這個姑娘,他發出一聲嘆息,該做的他都已經為她做了,她的命運不是他能夠掌控的。火車即將把她帶到已經是冰天雪地的大東北,帶到她原來生活的家鄉,等待著她的是法律嚴峻的審判。她是一個身負幾十條人命的殺人兇手啊!但同時,黃國華后來了解到,她也是一個悲慘的受害者。 28年前火車站告別的這一幕,成了黃國華心中永遠經得起歲月侵蝕的畫面,那姑娘*后的形象,也就此墜入無邊的黑暗時空中。 “我的大半輩子都在想著這個案子。我無法放下,常常捫心自問,對于那位可憐的姑娘,那位因為命運錯位走上不歸路的姑娘,我真的已經盡力了嗎?如果我再努力一點點,是否可以為她爭取到死緩,不被槍斃?我也一直想知道,臨刑前她有沒有見到她的兒子?審訊時,這是她提起的兩個心愿之一。那時候,我自己的兒子也是一般大,我能體會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執著惦念。這個案子之后,很多人說我愛上了這個女人。對這種無端的猜測,我也不計較。我這個人向來就是獨來獨往,認準了要做的事,我從來都不后悔。” 黃國華的講述,整整進行了一個下午。我知道,他是把曾在公安戰線工作二十多年的我,當作他的戰友。而且,這么多年來,**次有人特意找到他,問到這個案件。如果不是他的親述,很難想象,這個比電影還要兇殘的案件,曾真實地在這個世界上發生過;這個命運比戲劇還要離奇的人,曾真實地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訥河往事(精裝) 作者簡介
作者黃蓉,真名李堅。杭州人。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警齡22年。一直從事警察相關內容寫作。2018年6月1日,創建“真水無香”公益平臺,致力尋訪中國警察故事,傳播溫暖人性力量。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