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投資的方法 :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20057
- 條形碼:9787308220057 ; 978-7-308-2200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投資的方法 :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 本書特色
投資的核心邏輯是什么? 怎么做才能獲得更高、更穩健的投資收益? 如何才能更好地分析投資的風險,避免投資的損失?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零基礎讀者學習投資的入門讀物,并且對于已有一定投資基礎的讀者,甚至是專業人士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將讀者從煩悶難懂的理論中解放出來,用來放松休閑和提升思維的好書。
投資的方法 :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由華爾街金融專家寫作,旨在幫助投資者深入了解金融、學習投資的通俗讀物。作者將自己數十年輾轉于各大知名投行機構之間的從業經驗和專業知識傾囊相授,從資本投資的邏輯講起,圍繞貨幣、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以及房地產等多個投資領域展開論述,從多角度揭開了金融投資的神秘面紗,不僅能夠幫助讀者識別、避免各種投資的騙局,更能夠幫助讀者有效地使用各種金融投資工具和技術,獲取更好的投資回報。
投資的方法 :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 目錄
**章 投資的邏輯 _001
一、不虧錢比賺錢更重要 _003
二、分清投資與投機 _006
三、杠桿原理是當代煉金術 _011
四、高風險,高回報 _017
五、大師多在“玩別人的錢” _021
第二章 債券投資:不可忽視的常規武器 _027
一、債券:*單純的工具 _029
二、窮人炒股,富人持債 _032
三、不同的債券,不同的風險 _036
四、大膽購買省市債券 _040
第三章 房地產投資: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_043
一、房地產投資的關鍵風險點 _045
二、中國房地產市場到底有沒有泡沫 _050
三、房地產市場未來將何去何從 _054
四、北美人也愛買房嗎? _058
五、歐美當地人對中國人炒房怎么看? _061
第四章 貨幣與外匯投資:潛力巨大的投資市場 _065
一、外匯市場的交易機會 _067
二、經濟政策與外匯交易 _071
三、普通投資者如何投資外匯 _077
四、比特幣實際是一個騙局 _080
五、數字貨幣將是未來大趨勢 _087
第五章 股票投資:莊家的狩獵場 _095
一、股市,進還是不進? _097
二、什么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_101
三、股票市場上的莊家和內幕交易者 _104
四、首宗內幕交易案與《藍天法》 _113
五、貝考拉的名單 _118
六、無處不在的監管漏洞 _121
七、證監會的保護 _124
八、市場運作規則與小散戶的抗爭 _127
九、美國散戶血洗華爾街,*后誰是贏家? _135
第六章 金融衍生品投資:零和博弈的交易游戲 _141
一、何為金融衍生品? _143
二、歷史上*早的金融衍生品 _146
三、場外遠期合約 _149
四、場內期貨合同 _154
五、期權合同 _158
六、風險度極高的股指期貨 _161
七、中行原油寶紙期貨的教訓 _164
八、散戶,別迷戀期貨 _167
第七章 基金投資:“懶人”的金融工具 _171
一、“懶人”的金融工具 _173
二、共同基金的交易方式 _176
三、美國共同基金的先驅鄧普頓 _179
四、爆款基金頻發意味著什么? _183
五、鵬華基金違約: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_186
第八章 投資者修煉:警惕投資騙局 _189
一、龐氏騙局的前世今生 _191
二、傳媒壟斷與股神崇拜 _203
三、還在相信分析師? _212
四、“游走江湖”的股評家 _218
第九章 富人的思維方式 _223
一、華爾街上的猶太人 _225
二、歐美富人為何喜歡慈善捐款? _230
三、美國富人推崇的9個致富習慣 _234
四、關于投資的50個真相 _240
投資的方法 :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 節選
《不虧錢比賺錢更重要》 我們不妨從一個古老的故事說起。 一個農夫進城去賣驢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著一個小鈴鐺。三個小偷看見了,一個小偷說:“我去偷羊,叫農夫發現不了!绷硪粋小偷說:“我要從農夫手里把驢偷走!钡谌齻小偷說:“這都不難,我能把農夫身上的衣服全都給偷來! **個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鈴鐺解了下來,拴到了驢尾巴上,然后把羊牽走了。農夫在拐彎處環顧了一下,發現山羊不見了,就開始尋找。 這時第二個小偷走到農夫面前,問他在找什么,農夫說他丟了一只山羊。小偷說:“我見到你的山羊了,剛才有一個人牽著一只山羊向那片樹林里走去了,你現在快點去追,還能抓到他!鞭r夫懇求小偷幫他牽著驢,自己去追那丟失的山羊。而這第二個小偷,就乘機把驢給牽走了。 農夫從樹林里回來一看,驢也不見了,就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哭。走著走著,他看見池塘邊坐著一個人,也在哭,農夫就問他發生了什么事。 那人說:“人家讓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可我實在是太累了,就在池塘邊坐著休息,結果睡著了,睡夢中把那口袋金子給推到池塘里去了。”農夫問他為什么不下到池塘里把口袋撈上來。那人說:“我不會游泳,誰要把這一口袋金子撈上來,我就送他二十錠金子! 農夫大喜,心想:“正因為別人偷走了我的羊和驢子,上帝才賜給我財富!庇谑,他脫下衣服,潛到水里,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當他從水里爬上來時,發現衣服不見了。原來就是第三個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農夫所犯下的錯誤分別是:大意、輕信和貪婪。這也是人生中的三大陷阱,在投資領域,它們總是在恰當的時候掌控著人性,而輸的人沒有一次不是掉進了這個陷阱。這世上,*艱難的事情,莫過于在各種一夜暴富的神話中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上海陸家嘴,有幾十萬金融從業人員和各種中介,空氣中彌漫著紙醉金迷的氣息,在這個江湖里,每天都流傳著羨煞旁人的致富傳奇。 有給房地產項目放高利貸,一個項目就賺幾百萬的;有二十多歲的小年輕,2015年上半年炒股賺上千萬的;有賣信托一年賺幾百萬的;有做票據中介行情一年賺幾百萬的…… 誠然,任何的財富傳奇都有運氣的成分,但只有把這些掰開來看,才會真正讓人感到里面別有深意。 那些投資房地產的,實際上自己的錢也是從投資人那里募集來的,當時正好遇上樓市調控,錢幾乎收不回來。所謂惡向膽邊生,于是利用各種關系甚至黑道勢力,逼得項目方借錢把自己的錢連本帶利置換出來。而那些炒股賺千萬的小年輕,親戚朋友都是做生意的,本就手握了幾千萬的本金,快等同于一支小私募了。至于那些債券承攬的家伙,早就已經蟄伏快10年了,深厚的政商資源和關系能助他一路披荊斬棘,在遇上大行情的時候,才揚眉吐氣。搞票據中介的老兄,手里擁有幾百家大小銀行同業部門的資源,鐵關系是 KTV里一家一家喝出來的,是麻將桌上一家一家打出來的。 然而其實我們身邊上演更多的,卻是被騙的、跑路的、走投無路的、郁郁不得志的、賠上全部資產結果對方卷款而逃的。 我們看不到一幕幕魔幻而又荒誕的戲碼,只見到那些流于表面的風光,然后輕易地就把自己栽進去。人性的弱點被精準擊中,你不被割韭菜誰被割韭菜呢? 美國紐約里薩茲財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Management)的本·卡爾森(BenCarlson)在《投資者的心靈修煉》(A Wealth of Common Sense)中明確表達了他的觀點:“在投資的問題上,知道如何不虧錢比知道如何賺錢更重要。這就是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所在!” 實際上,當你懂得不虧錢的時候,就已經跑贏 90 %的人了。 《杠桿原理是當代煉金術》 阿基米德說:“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整個地球! 所有金融衍生產品,都是從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發展而來的。金融杠桿可以把回報放大,同樣也可以把虧損放大。而降低金融杠桿就像戒毒癮一般,極其痛苦。 當今主宰世界的金融體系,說到底是華爾街的金融體系,華爾街可以獨享世界資源,使金融大鱷們得以從世界范圍的政府、大眾手中獲得壟斷權力以進行投機,開創了一個不平等的全球財富分配機制——以*大限度地提高股東權益為幌子,瘋狂劫掠世界財富。 華爾街采取的證券化,是其劫掠財富*主要的手段,而以高杠桿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的發明,則達到了證券化的極致,演化成了現代煉金術。因為,經過杠桿放大之后,紙面財富被吹大,華爾街撈完錢便拍拍屁股走人,留給全球大眾一大片斷壁殘垣,比如 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比如 2015年的中國 A股股災。 2015年那次,A股連續三周暴跌,驟然出現股災,眼見 30年高速增長積累的財富,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反而流向了虛擬經濟,出現了“自相殘殺”的一幕,股民們暈頭轉向、措手不及,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 然而,看似壞事的股災也有可能成為好事,它使人們看清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教條:“看不見的手”不能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因為它已被 2008年的金融危機砸得稀巴爛。而且,便如美國那樣所謂*市場化的國家,政府也必須出手救市,這在 2008年金融海嘯中已經表現得清清楚楚了。 因此,政府火線救市刻不容緩。因為中國 2015年股災堪比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的倒閉,彼時,美國施行了《全國緊急狀態法》。實際上,日本和俄羅斯也都有“緊急事態法”,實際上就是危機管理法,為金融危機管理提供立法保障。因此 2015年中國政府出手救市,是必需的。2015年 A股股災不幸中的大幸,就是從 5100多點跌下來,而非上漲至8000(點)甚至1萬點才跌。因為,從 2014年 10月的 2100點,上升至 4000點是牛市,尚屬健康。但是從 4000點到 5200點就漲得太快了,變成了“瘋!薄栴}正是出在了“杠桿!鄙,當時要是出臺措施避免“瘋!,自然就避免了股災發生,成本會小很多。其中的因果關系一定得梳理清楚。如果在 8000點以上暴跌的話,后果將更不堪設想。我們應汲取 2015年中國股災的慘痛教訓,避免“瘋!痹俅纬霈F。 《風險,高回報》 多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高風險、高回報(highrisk,highreturns)的說法。簡而言之:從長期來看,平均而言,風險較高的投資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回報,這里的關鍵詞是“長期”和“平均而言”(即大概率);而在短期內,高風險的投資更有可能帶來較低的回報并遭受更多的損失。 先來看看常規情況。定期儲蓄被認為是一種低風險、低回報的投資,因為當你把現金存進銀行,獲得的僅僅是低利率的回報(定期利息),不過,無論怎么說,你的投資是增值的,只是增值不多而已;而投資股票則被認為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行為,因為你進入股市的時候,并不知曉能有多少回報,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你會得到高回報(派息),但也可能顆粒無收,甚至“斷腕割肉”。 比如一家新公司的股票價格為每股 1美元,如果你以 1美元買了 1股,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股價上漲到每股 25美元的時候,那么你獲利 24美元。假如相同的股票你購買了 1000股(花費 1000美元),你將獲利 24000美元。 但同時這風險就非常大了,因為如果這家公司破產了(可能性很大,每天都有很多公司倒閉),你將會失去所有投資?粗車垂傻挠H朋好友,我甚少聽見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先例(當然啦,內幕交易等違法交易除外)。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難道“真理”經不起實踐的考驗?朋友老周就吃了“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的大虧。此君是心理學博士,他對股市投資自創了一套理論依據,入市前一定會全方位地研究社會、政治、經濟因素,再加上運用心理學理論,從人的心理行為總結判斷投資市場。 他憑借這套理論在不同的行業里尋找機會,見漲就追,一旦形勢逆轉馬上開溜,輸少贏多,被親朋好友稱為“小股神”。 像老周這樣的投資者屬于“增長型”投資者,他們看重快速發展型的公司,盡管這類公司的股價已經很高,但他們依然希望股價翻倍,拼命“高投入”,追捧那些昂貴的潛力股,以求短線操作賺了錢開溜。結果怎樣?老周在高科技泡沫破滅后,損失慘重,本金虧了50 %,追悔莫及。 而另一類投資者是“價值型”(俗稱“巴菲特型”)投資者,他們的命運稍好一點。他們擁有理科背景,一開始就相信股市中存在著一種模式,就像數理模型那樣是科學的,并行之有效。以基金經理老李為例,他信奉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并侃侃而談:“無論市場價格如何,我不追高, 內幕交易指內幕人員根據未公開信息進行交易或幫助他人買賣證券,從而嚴重影響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
投資的方法 :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 作者簡介
陳思進 國際金融專家,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貨幣》學術顧問。曾任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助理副總裁、美國銀行證券公司副總裁、宏利金融財團資深顧問。目前任某國際金融財團風險管理資深顧問。 已出版《看懂財經新聞的第一本書》《絕情華爾街》《看懂貨幣》等多部暢銷著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