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陶淵明--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3989
- 條形碼:9787101153989 ; 978-7-101-1539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陶淵明--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本書特色
陶淵明的歷史形象,可以用幾個鮮明的標簽來描述:他是不慕榮利的隱士、是飲酒賞菊的田園詩人、是帶月荷鋤歸的農夫;我們透過他留存的詩文,又可以看到:他是看透世情的智者、率性任真的達者、金剛怒目的傲者。這些復雜形象的疊加,產生出言說不盡的魅力,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后人根據自身所處時代的感受,將陶淵明身上不同側面的意義加以放大,漸漸塑造成經典的人格偶像,由此形成中國人慕陶崇陶的文化情結。本書用一組小故事,勾畫出這位文化巨人的形象。
陶淵明--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內容簡介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目前的有名詩人,也是思想文化目前的巨人,他的意義已經超越文學、歷史的界限,而成為一種蘊涵豐富的文化現象。陶淵明的歷史形象,可以用幾個鮮明的標簽來描述:他是不慕榮利的隱士、是飲酒賞菊的田園詩人、是帶月荷鋤歸的農夫;我們透過他留存的詩文,又可以看到:他是看透世情的智者、率性任真的達者、金剛怒目的傲者。這些復雜形象的疊加,產生出言說不盡的魅力,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后人根據自身所處時代的感受,將陶淵明身上不同側面的意義加以放大,漸漸塑造成經典的人格偶像,由此形成中國人慕陶崇陶的文化情結。本書用一組小故事,勾畫出這位文化巨人的形象。
陶淵明--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目錄
五柳先生
躬耕南畝
寢跡衡門
再涉宦海
彭澤縣令
歸去來兮
田園歲月
廬山慧遠
商山四皓
寄酒為跡
桃源理想
陶淵明生平簡表
陶淵明--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節選
《陶淵明/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自襲殺了殷仲堪、楊儉期后,桓玄全面占據了荊州、雍州,進而逼迫朝廷下詔晉封自己都督八州軍政,進號后將軍、荊州刺史,復領江州刺史;又借協助朝廷討伐孫恩之亂為名,樹用腹心,招致兵馬,揚言要率軍東下,朝廷趕忙下詔制止;感砸詾閾碛袝x國天下三分之二,野心膨脹,欲取建康而代之,屢次使人上報符瑞于朝廷,為自己制造輿論。其時晉安帝乃癡愚傀儡,司馬道子老病昏昧,沉溺酒色,朝政國柄操持在其子司馬元顯手里。司馬元顯深感桓玄勢大,內心憂懼,于是聽信下臣建議,秘密整治軍備,邀結外藩,以謀討伐桓玄。建康朝廷與荊州西府的矛盾徹底激化了。 東晉南渡以來,中樞與西府的矛盾一直難以調和,數次造成朝廷的政治危機。荊州勢居上游,西通巴蜀,南接交廣,北連襄陽而窺京洛,乃軍事政治上的關鍵之地,而朝廷的統治中心則在長江下游,京師建康直面平坦的江淮平原,時時受到北方異族勢力的威脅,一旦門戶洞開,必須仰賴西府的臂膀拱衛。歷代執掌荊州軍政大權的要么是外戚宗室,要么是世家大族,非如此不能保障京師的安全和政局的穩固。東晉能維持近百年危而不亂的局面,實有賴于中樞與西府勢力的平衡安排。然而自王恭起兵,孫恩亂作,朝廷已經左支右絀,應付兩難,如今桓玄坐大,意存叛逆,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破局的轉機顯現了。此時司馬元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得拼死一搏。果然,就在淵明居憂還潯陽的第二年,也就是安帝元興元年(402)正月,朝廷正式下詔罪狀桓玄,以司馬元顯為驃騎大將軍、征討大都督,以鎮北將軍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大赦改元,內外戒嚴,然后發兵西上,戰事一觸即發。 桓玄得到從兄太傅長史桓石生的密報,得知朝廷即將調遣大軍,不禁大驚失色。他原以為朝廷遭孫恩之亂,東土饑饉,漕運斷絕,短時間內必定無力征討自己,只需蓄力觀釁,等待時機成熟,朝廷必定土崩瓦解。此時他才想到儲積糧餉,欲保守江陵。其帳下長史卞范之勸說道:“明公英威振于遠近,元顯乳臭小兒,少謀無斷,劉牢之背叛反復,大失人心,此二人何所懼哉?明公若親率義師,兵臨京畿,示以禍福,土崩之勢可翹足而待。何必待敵入境,坐以待斃呢?”桓玄聽罷大喜,于是抗表傳檄,罪狀元顯,舉兵東下。一場沿著長江的內斗廝殺就此拉開了序幕! ∷抉R元顯只不過是紈绔子弟,未經戎陣,一旦真的要領兵征戰,不免膽怯起來,總是借故遷延,畏懼不發。挨到二月,安帝主持了出征儀式,在西池與元顯餞別,元顯兩股戰栗,倉促罷席,被群臣哄擁著上了戰船,卻久久不肯發令,只是催促劉牢之以前鋒西進以御敵,自己則與左右歌舞作伴,日夜沉醉。 桓玄大軍東下,沿路并無阻礙,順勢到了江州,并未見到官軍前來逆戰,心中大喜過望,傳令三軍駐守要塞,一面搜集糧草,訓練士卒,一面遣先鋒往下游探查,伺機而動。左右奏報武昌太守庾楷勾結司馬元顯,欲為內應,桓玄大怒,下令將他拘禁,待剿滅元顯之后一并斬除。自此,桓玄整齊人心,軍容日盛,并力東向,前來投奔攀附的人絡繹不絕。 此后戰局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感舆B擊敗了豫州刺史司馬尚之、襄城太守司馬休之,直逼京城而來,唯一令他畏懼的只有能征善戰的劉牢之而已。劉牢之起身行伍,素為士族所輕視,但歷年的戰功,使他逐漸升遷為執掌一方兵馬的軍政要員,且手下之士多勇武兼備,是朝廷唯一所能倚重的重要勢力。劉牢之與司馬元顯實有嫌隙,司馬元顯驕恣昏聵,不得人心,而劉牢之則擔心自己功勞曰盛,不能為元顯所容,又憂懼一旦桓玄被滅,自己就成為朝廷疑忌的對象,因此欲在兩軍之間逢源得勢,保存實力,然后尋隙以取權位。劉牢之自恃兵強馬壯,故意逡巡不前,面對元顯的屢次催促,總是百般搪塞,不肯發兵出戰;感孛芘蓜⒗沃淖寰撕文虑叭ゲ叻此瑫砸岳Γ瑒右愿毁F,劉牢之決定背叛司馬元顯,投于桓玄帳下。司馬元顯聞訊后,張皇流涕,不知所為!
陶淵明--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作者簡介
程磊,湖北武漢人。2011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2013年武漢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留校。2016年7月起為武漢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六朝隋唐文學、宋代文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