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批判與構建:薩拉·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4278
- 條形碼:9787522504278 ; 978-7-5225-042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批判與構建:薩拉·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薩拉·薩卡的全部著述為起點,主要運用歷史性和邏輯性相結合、原始文本解讀與理論分析相結合、個案研究與群體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地梳理了薩卡對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的內在必然性聯系,歸納了其關于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轉換、歷史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的生態學拓展等理論。以此為抓手,進一步研究了薩拉·薩卡與其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在學術譜系方面的關聯性,清晰地勾勒出當代生態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完整圖景,從而更好地把握了國外生態社會主義研究的理論前沿,具有豐富的現實意義。
批判與構建:薩拉·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目錄
導言
**章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生成
**節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
第二章薩卡對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失敗的生態學分析
**節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環境保護
第二節蘇聯工業經濟和生態之間的矛盾
第三節蘇聯“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淪喪
第三章薩卡對現實資本主義的生態學批判
**節生態危機是資本主義危機的根源
第二節生態資本主義的虛幻性
第三節生態資本主義價值觀念的內在矛盾
第四章薩卡對未來生態社會主義的構想
**節對市場社會主義的批判
第二節對未來社會主義發展的綠色構想
第三節對生態社會主義前景的展望
第五章對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評析
**節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
第二節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啟示
第三節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局限
結語
參考文獻
批判與構建:薩拉·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節選
導言
在1978年出版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中,本·阿格爾(Ben Agger)首次提出了“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概念,指出生態社會主義“旨在用馬克思主義的方向來指導生態運動,從而使我們能夠提出介于能源浪費的資本主義和能源浪費的極權的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道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空前低潮時期,由此引發了一場社會主義命運與發展前途的激烈大討論。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討論中,生態社會主義因對構建新型社會主義見解獨特而引人注目,它強調經濟、政治、文化要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出了以實現自然、社會與人和諧發展為目標。在當今時代,生態社會主義因綜合考量了社會主義前途和生態危機的解決而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甚至有人樂觀地預言其將成為21世紀“*有生命力的社會主義思潮”。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情況不同,歐洲學者一直占據生態社會主義研究的領導地位。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比較活躍的生態社會主義研究者主要有巴里·康門納(Barry Commoner)、威廉·萊易斯(William Leiss)、安德烈·高茲(André Gorz)、本·阿格爾,到了90年代,比較活躍的是戴維·佩珀(David Pepper)、泰德·本頓(Ted Benton)、瑞尼爾·格倫德曼(Reiner Grundmann),而“*具代表性”的生態社會主義研究者當屬薩拉·薩卡。薩拉·薩卡(Saral Sarkar,1936—)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活躍的生態社會主義者之一。1936年,薩卡出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個多子女普通家庭。畢業于加爾各答大學的薩卡,1966年至1981年曾在海得拉巴的歌德學院執教,其間學習了5年德語和德國文學。1982年,薩卡移居德國科隆市,受不斷壯大的西方綠色運動的影響,他積極參與德國生態環境運動與和平運動,是德國綠黨成員和社會主義者,并在1997—2005年積極參與反全球化運動,發表了很多關于綠色左翼、選擇性政治的論文與著作,成為當代歐洲生態社會主義理論的代表性學者之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薩卡先后出版了《西德的綠色選擇政治》(Green-Alternative Politics in West Germany)、《生態社會主義還是生態資本主義?——人類根本性選擇的批判性分析》(Ecosocialism or Ecocapitalism? A Critical Analysis of Humanitys Fundamental Choices)、《資本主義的危機——一種不同的政治經濟學研究》(The Crises of Capitalism:A Different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等生態政治著作,發表了《生態社會主義還是野蠻墮落?——一種對資本主義的新批判》(Ecosocialism or Barbarism? An Up-to-date Critique of Capitalism)、《生態社會主義的前景》(Prospects For Ecosocialism)、《人口過剩爭議背景下建設生態社會主義的建議》(A Proposal For An Ecosocialist Synthesis in The Overpopulation Dispute)等有關生態社會主義命題的學術論文。薩卡的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獨具特色,他稱之為“面向21世紀的科學社會主義”“激進的生態社會主義”。薩卡給自己的定位是:“不僅是一名社會主義者,還是西德綠黨的一名積極分子、生態與和平運動的活動家!
正如其所言,薩卡不僅是一名思想獨特的理論家,同時還是一名積極的活動家。他不僅積極思考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傳播環境保護理論,而且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游走于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積極參加各種環境保護活動。他反對過度工業化,關注世界環境保護。為此,薩卡到世界各國積極參加有關綠色政治、生態社會主義建設的國際會議和論壇,并且借助于國際互聯網闡述自己的學術觀點。與其他生態社會主義者明顯不同,薩卡用很多實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他的分析和結論是建立在大量的實證材料的基礎上的;他認為傳統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同一個工業社會”的兩個變種,二者的區別不在于生活水平,而在于價值觀;他探討了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失敗的生態學原因,認為它從一開始就面臨著環境和資源的增長極限,由此導致的生態惡化*終和新階級、社會主義道德淪喪一并葬送了社會主義;他剖析了工業化生產模式的、基于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局部調整后的生態資本主義,指出它們終將和蘇聯面臨同樣的命運,都不能提供對環境破壞和社會非正義的解決方案。關于社會主義的前景,薩卡的基本看法是:無論是“現實存在的社會主義”還是“生態改良的資本主義”都不可能解決人類當前的生態環境危機,他“主張一個基于替代性進步觀念(世界經濟與人口規模萎縮、生態道德新人培育)的根本不同的綠色未來”。
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是“重構”社會主義,認為未來社會主義的基本框架包括:(1)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2)工業經濟低速增長并逐漸收縮,從而達到一個穩定狀態;(3)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但幸福指數甚至上升;(4)社會成員根據個人能力,按比例分攤下降的生活水平;(5)必需的社會平等,能夠保障所有人獲得*低限度的商品與服務和預防社會沖突的升級;(6)有計劃、有秩序地撤退,計劃包括價格控制;(7)停止人口增長,控制人口規模;(8)提高社會道德,實現可持續發展。Saral SarkarEcosocialism or Ecocapitalism[M]London and New York:Zed Books,1999:p202薩卡的生態社會主義設想用心良苦,他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生態批判,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批判理論,加深了人們對當代資本主義反生態本質的認識,而且使人們清楚地看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是導致生態環境危機的真正根源。他描繪的未來生態社會主義畫卷,給人們帶來了溫暖和希望。但怎奈曲高和寡,他的一些生態社會主義主張確實存在一些值得辯證思考的地方。但不管怎樣,他對人與自然關系、社會主義的未來乃至人類未來的憂患意識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一、研究意義本研究從當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生態危機出發,立足于國內外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系統闡釋了印度籍德國生態政治理論家、生態社會主義思想著名代表人物薩拉·薩卡的生態社會主義思想,以期把握生態社會主義理論前沿和其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理論意義1對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前沿性,把握了生態社會主義研究的*新動向和趨勢近年來,國內學者有關生態社會主義的研究性著作和學術論文日趨增多,理論視野迅速擴大。概括來說,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關于生態社會主義全景式綜合研究,如陳永森、郇慶治的生態社會主義主要理論派別研究、時青昊的生態社會主義發展脈絡研究等;二是關于生態社會主義專題性研究,如鄭國玉的生態社會主義構想研究等;三是在研究生態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一并討論生態社會主義,如李世書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研究、王雨辰的生態批判與綠色烏托邦研究等;四是在討論西方生態問題時涉及生態社會主義研究,如陳學明的生態文明論研究、郇慶治的生態主義哲學研究和歐洲綠黨研究等。應該說,這些研究成果還是比較豐富的,但綜合起來看,上述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從研究內容來說,已有研究對生態社會主義理論的介紹性、綜合性研究較多,對這一思潮代表性人物的研究深度和高度尚顯不足,特別是對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生態社會主義者研究較少;其二,從研究思路來說,現有研究成果多局限于理論本身泛泛而論,鮮有立足于傳統社會主義和現實社會主義的建設實際展開研究,實際的利用價值和可操作性有限。郇慶治認為,“將生態社會主義理論與社會主義實踐特別是我們正在從事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既是社會主義建設本身的強烈的現實需要,也會構成生態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深入與具體化的重要契機”。
薩卡是當代歐洲生態稅理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于1999年出版的《生態社會主義還是生態資本主義》被譽為“90年代中期以來*具代表性的生態社會主義著作”,已被譯成多國文字出版。國內尚沒有對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性研究的專著,對其部分觀點的探討零星地或淺嘗輒止地出現在部分文獻中,缺乏系統性深入研究。本研究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參閱了薩卡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全部著述,系統梳理了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并對其進行了客觀評價,不僅展現了薩卡與其他生態社會主義者在學術譜系方面的關聯和差異,而且更清晰地描繪出當前國內生態社會主義研究的理論圖景,這對于追蹤、把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學術前沿問題具有積極的意義。2對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豐富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拓展了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生態學視域關于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內部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理論派別——“肯定派”和“否定派”,即“馬克思的生態學”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前者以加拿大學者威廉·萊易斯和本·阿格爾、美國學者約翰·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和霍華德·帕森斯(Howard Parsons)等為代表,認為馬克思恩格斯經典作家的文本中已經蘊含有豐富的甚至明確的生態學思想,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綠色”的。后者以英國學者泰德·本頓、美國學者詹姆斯·奧康納(James OConnor)、法國學者安德烈·高茲等為代表,質疑馬克思擁有生態思想或認為其生態思想需要大力挖掘。本研究通過梳理薩卡的生態社會主義思想,基本認定他屬于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否定派”,因為他將馬克思或傳統馬克思主義歸于“增長的樂觀派”,認為其忽視了自然資源和增長的極限。以此為基礎,薩卡著重從生態學視角分析了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揭示了資本主義的虛幻性和反生態本質,并系統提出了未來社會主義發展的“綠色”構想。 雖然薩卡否認馬克思、恩格斯具有豐富的生態思想,但他仍然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辯證統一的優良傳統。因此,本研究系統梳理了薩卡的“人與自然的整體性”“自由人聯合體”、人口理論、可持續性發展等理論,由此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學思想;結合傳統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客觀評價了生態學視域內薩卡對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失敗原因的剖析,拓展了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生態學視域。本研究通過系統闡釋薩卡的生態社會主義思想,力圖對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做多角度的挖掘,以求進一步豐富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理論。
批判與構建:薩拉·薩卡生態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李國鋒,博士,山東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成員,山東省思政課教學名師工作室(培育)主持人。長期從事馬克思生態理論研究,近年來出版著作1部,副主編教材1部,主持省部級研究項目等十余項,公開發表學術研究論文數十篇。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