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43948
- 條形碼:9787569943948 ; 978-7-5699-4394-8
- 裝幀:9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本書特色
2 臺灣重要當代作家“朱家三姐妹”之朱天衣的山居隨筆集!史航、桑格格、黎戈推薦閱讀!令人無限神往的世界,*接近生活的生活 遷居山林后,有狗兒貓女在身邊圍繞,又有好鄰居作伙,隨著時令節氣過日子的美夢,就這么具體實現了。 這是朱天衣的山居歲月,是她與心愛的動物們的快樂天堂,也是常住都市喧囂中的我們,*渴望親近的山居桃花源。 2 相聚之書:人生的幸福是陪伴!遠離孤獨感,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每天都是相聚的喜悅 在這里,有狗兒貓女近四十只,還有雞、鴿子、鵝,以及各種野外動物們不時來造訪; 它們每天龍蛇雜處、雞飛狗跳,卻也生出不同一般的動物生態奇觀;在這里,除了數不盡的生物,還有許多原生的老樹,以及主人親自種植的各種有機瓜果的植物;當然,也不乏親切的鄰居,他們互贈美食、交換喂養動物心得、一起保護這一片難得的天然美麗土地。 2 妙趣橫生的文字,幽默,清新,充滿愛心與閑趣 精美雙封設計,全彩印刷,書中大量朱天衣的珍貴山居生活照片,還原她與動物同伴自在生存的桃花源 2 令人無限神往的世界。 ——作家 李娟 2 一本有愛有趣的書。對動物觀察如此入微,并能把動物之間、人和動物之間的趣味互動及細膩情感記錄得如此生動,只有真正熱愛生活之人可做得到。 ——讀者 2 令人羨慕的山居生活,充滿愛心和童趣的天衣。 ——讀者 2 幽默、清新,赤子之心。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內容簡介
潛居山中的歲月,身畔花草環繞,貓狗禽鳥追逐嬉戲,仿若桃源仙境。這是忙碌都市人所欣欣向往的棲身之所。 十年前,作家朱天衣因為心中那份對動物的愛而離開都市,只為貓貓狗狗尋找一處能夠自在生存的天地。為此她上山下海,四處搜尋,*終選定臺灣關西錦山一塊七百坪的不起眼的野地。經一番鑒界整頓之后,這里就成為她與動物同伴們的理想天堂。在這里,有各色的香草瓜果,參天古樹和淙淙溪流;有自家那些個性十足,淘氣頑皮的貓狗雞鵝,蟲魚鳥獸;還有時不時前來造訪的山野動物,蛇蟲鼠蟻;它們雜居一處,每日雞飛狗跳,好不熱鬧。給本應寧靜祥和的山居生活,增添了喧鬧與歡樂。 由濕地改建的天然水池里也是魚蝦成群,每每到夏日,螢火蟲飛舞,上演著熱鬧而唯美的仲夏夜之夢。同時,還有那些親切的鄰人,不時以瓜果饋贈,交換養動物的心得,一同守護這片難得的美麗土地。 如此山清水秀、富庶豐饒的山居生活,又如何叫人不欣欣向往呢?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目錄
前言: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章 相逢
新天新地
鄰人們
原住“民”
我家門前有小河
我的綠色伙伴
與蟲蟲共舞
小鎮故事
異鄉人
第二章 共歡
我的貓女們
霸王蕾絲鵝(一)
霸王蕾絲鵝(二)
郵票貓
紅冠家族
鳥事二三
我們家的食物鏈
龜
關于命名
斗牛士
所羅門王的指環
第三章 況味
元寶餃子 清明粿
五月黃梅天
等待秋天
四季桂
農忙
羅馬公路
遠山
山居
附錄
扮演上帝的角色
小河淌水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節選
新天新地 老實說,當我**次站在這片野地前,并不覺得如何。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尋尋覓覓好長一段時間,為已容納不了的狗兒貓女尋找一個新家園,基于過往的經驗,是離人群越遠越好,但也不能遠到每天上課出入成問題,于是便以當時所住的龍潭,方圓半小時車程可達為目標,上山下海地找了起來,從大溪到竹東偌大的范圍,都曾遍布我們的足跡。其間有合意的,但卻不是我們經濟能負荷得起的;便宜的,不是挨人太近,就是缺水缺路的。總之,就在希望一再落空、快要放棄的時刻,終于在關西錦山找到了這塊不起眼,三四十年無人聞問的野地。 說它是野地,真的一點也不夸張,出入是一條勉強稱得上路的黃泥小徑,兩旁雜草比人還高,四輪驅動的吉普行駛其間好似野馬奔騰。跑了百十來米,來到地緣,仍是荒草漫漫,隱隱聽得到溪流湍急聲,卻被重重垂掛糾葛的蔓藤遮住了視野,什么也看不到,勉強走進地里,便被半人高的鬼針草給扎得全身中箭,再往深處走,地便越來越濕,*后索性連鞋子也陷進泥沼里拔不出來。可疑呀!依我閱地無數的經驗,這水來得詭異,怕不是好事,但看介紹地的楊先生領頭勇往直前去研究水是怎么來的,我也只能駐足止步。放眼瞭望,約莫看出它是塊坡地,好在坡度算緩,除了臨河的那一面外,鄰地只有一處有人耕作的痕跡,其他地也是荒草漫到山邊,唯一不同的是,我們這塊地里大石頭忒多,荒草長得坑坑巴巴,有些像瘌痢頭。 經他們研究,那水是從地里冒出來的,問題不大,屋權屬證書上是四百坪,但連周邊的河、川、地加在一起七百坪都跑不掉,價錢合理,甚至有些偏低。我不太相信自己的好運道,便忍不住問道:“這么便宜為什么沒人買?”楊先生緩緩道:“也有人來看過,有的嫌溪水太吵,有的嫌石頭太多不好耕作,總之緣分未到。”“咦?溪水不是大自然的聲音?誰會嫌天籟太吵?”聽到這塊地被嫌得沒啥道理,同情弱者的心便有些松動,至于石頭多,反正我們沒務農的打算,這也不成問題。于是當場付了訂金,決定買下這塊地。 一直到所有手續辦清,仍很難相信這塊地就是自己的了,為避免和鄰地有糾紛,于是我們請鎮公所的人來鑒界,當測量完,抱著紅樁,一根根打進土里時,覺得好似西部拓荒者圍柵欄的景況,只是人家圍的是牛和馬,我們圍的是狗和貓,這也才真覺得這塊地是貓貓狗狗和自己的家園了。 整地時,很幸運地認識了一位林瑞祿先生,他是當地人,專司挖掘機,他幫我們把坡地分成四層,除了讓地有層次感,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做好水土保持,用來壘坡坎的正是自己地里被人嫌棄太多的石頭,聽林先生說才知道,石頭會那么多是因為上面人家整地時不要,全滾落到我們地上,大大小小的有上千塊,壘到*后一塊,恰恰好用完,比女媧補天還神準。 林先生還把那片濕地的源頭找著,原來是個涌泉,便把它圍攏起來,并在它的外圍挖了個大水池蓄水,供我們和狗貓四十來口喝用不盡,即便遇到大旱那年,水量少了些,也從未枯竭,且原本大片的沼澤不復再現,人、狗、貓行走其間安全無虞。后來,也從溪里撈了些魚蝦飼于池里,其他蝌蚪、螃蟹等水生生物也不請自來,這涌泉已自成了一個自然生態池。 在這生態池下方近河處,我們倆又挖了個光合池,池里種了苦草凈水,還養了臺灣蓋斑斗魚吃孑孓,池邊埋了個百人份的化糞池,化糞池排出的廢水先進光合池中凈化一番,再流入溪里,沒多久,這光合池也引來無數的蛙類、蝦蟹在此繁衍,入夏后,更成了螢火蟲的大本營。傍晚,螢螢燈火便是由此出發展開夜游的,若拿手電筒一照,可熱鬧了,池里苦草上無數蝦蟹晶亮的眼睛,不畏人地正朝著你望呢!滴溜溜的好似不解你為什么要打斷它們的仲夏夜之夢。 銜接生態池、光合池的是左右兩渠環地的山溝,靠右明溝部分,只因為隨意撿來幾塊野姜花根扔擲其上,來年便徒子徒孫地蔓生起來,第三年索性霸占整個溝渠。幾百株的野姜花從仲夏直香到中秋,非得把它剃平了,才換秋桂登場。 這塊地上原生的樹也多,有認得的、不認得的,比較大的是茄冬、鳥榕、九芎和山棕,靠溪畔的有臺灣水柳,以及三株參天高的楓香,它們的根整個盤踞了臨河的地緣,偌大一塊地便是靠它們抓穩的,真是功臣良將呀!我們本就好綠,所以盡可能地保留下所有的樹,另有一棵年已古稀的破布子,干粗且斑駁,枝丫佝僂向天伸展著,一樹的果實卻是看得到摘不到,靠根部還長了幾朵亮褐色的靈芝,據鄰人的判斷,這老先生應已有百年高齡,不由讓人肅然起敬。 至于那各式各樣的蔓藤則都被我們除了個凈,有的粗得像巨蟒,有的看似柔弱,卻也一樣把大樹纏得七葷八素,我們花了幾天的工夫,才突破一層一層糾纏不清的蔓藤抵達河邊,好幾次被困在其間不見天日,恍若置身亞馬孫的熱帶雨林,望著手上缺了牙的開山刀,覺得自己已可躋身探險隊成員了。 其實比之于蔓藤,更讓人喪膽的是菅芒草,這怪物生命力之強悍,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若只是割除,那么不待春風,任何一種東南西北風都可以讓它復生孳長,若想一勞永逸地斬草除根,那非動用鋤頭不可。至于已成叢狀的菅芒草,那么對不起,連鋤頭也奈何不了它,非得挖掘機出馬不可,而很不幸的,我們地上就盡是這樣一叢又一叢的菅芒家族,于是,它們成了我開拓史上*大的噩夢。 而另一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就是鬼針草,如果它不請自來地落在人衣服上,那么就算用洗衣機也攪不落,為此,我們拓荒時都必須選擇尼龍材質的工作服,如此一來汗水便像瀑布一般地直灌雨靴里。更慘的是,若它找上狗狗攀附,那么很快地便會讓狗毛結成條狀,甚或是球狀。所以開拓初期,簡單說便是一場與鬼針草的奮斗史,為了畢其功于一役,我們都是以連根拔除的方式掃蕩,也就是說必須以*笨的方式蹲在地上一根一根地拔除。有時候我并不排斥這種不花腦筋的死工夫,但七百坪的地速度得快,不然這頭拔完,那頭又冒了出來,才真叫人欲哭無淚,所以每當鄰人驚嘆為什么獨獨我們地上不長鬼針草時,欣慰之余,也不禁捏把冷汗,心里暗道:“好險!我們的地不是論分、論甲,而是以坪數計算的。” 當地整好,當蔓草除盡后,我們在層層疊疊的坡坎間,以石頭堆出一階階的石梯,其中有一道石階便直通河底。至此,每當勞動到一個地步,汗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衣衫上快結晶出鹽粒時,我便會整個人泡進溪水里,洗衣、洗身,順便洗洗心神。有時枕著石頭小憩一番,看著透過綠葉的光影斑斕地灑在周身,溪水在耳際“嘩啦嘩啦”流過,我仍是不明白,這嘩啦聲哪點吵人?不過也幸好有人嫌,這片天地才能暫時為我所獨享。我一直清楚地知道,和這塊地的緣分不是無止境的,我們和貓貓狗狗都是過客,容它許我們一個落腳、棲身之處,有一天我們都物化了,一切都還要還回去,只希望奉還時,不至會汗顏呀! 如今每當友人上山小聚,看到的是已經安頓好的一切,做向導介紹家園時,我忍不住要從頭細說:“這塊地原是如何的蠻荒,后來經過我們……”在友人禮貌的驚嘆回應聲中,我清楚地知道那段用汗水堆出的開拓史,其實并不與人相干,也不必與人相干,它只是自己心底一段甜美的記憶,因為就算在烈陽下、寒風中孜孜勤懇地勞動,我們也從沒覺得苦過,反而覺得扎實得不得了,因為每付出一份心力,便清清楚楚地留下一份成績,真是一步一腳印,公平得很。也許這就是與土地親近顛簸不變的道理吧!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作者簡介
朱天衣 臺灣知名作家、教師,致力于動物保育與生態環保運動。祖籍山東臨朐,一九六零年生,生長在一個知名的文學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三,其父朱西甯,其母劉慕沙,其姐朱天文、朱天心皆是文壇著名作家。 成名小說有《舊愛》《青春不夜城》《孩子王》《再生》等,散文有《朱天衣散文集》。愛好戲劇表演,曾以一首民歌《深秋濃濃的楓紅里》轟動臺灣歌壇,獲“金韻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