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6931
- 條形碼:9787108056931 ; 978-7-108-0569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本書特色
張競生是中國現代史上曾被嚴重妖魔化的文化奇人。他在哲學、美學、性學、人口學、社會學、民俗學、邏輯學等方面的貢獻已漸為人知,但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卻有待讀者發現。本書是張競生20世紀50年代在海外出版的三部自傳體散文集《浮生漫談》《十年情場》《愛的漩渦》的合集。作者以詩意的筆調娓娓講述個人的情史、性史和生活史,表達他“痛快地生活,情感地接觸,愉快地享用”的人生態度。這是一代學人*為駁雜的人生檔案,也是一位怪杰*為豐瞻的精神秘史。張競生的真知灼見,穿越時光的隧道,至今仍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內容簡介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被歷史遮蔽的民國奇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浪漫自述)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目錄
浮生漫談
小敘 3
憶故園 4
懷念情人 10
美的春節 18
開書店和打官司 24
女店員和我 29
記孫中山先生 33
法國獵艷 35
和瑞士女郎的情愛 38
法國情人 40
恨不敢娶歐婦 42
玻璃宮中 44代序:性學只是他十個手指頭里面的一個小拇指 張培忠 1
浮生漫談
小敘 3
憶故園 4
懷念情人 10
美的春節 18
開書店和打官司 24
女店員和我 29
記孫中山先生 33
法國獵艷 35
和瑞士女郎的情愛 38
法國情人 40
恨不敢娶歐婦 42
玻璃宮中 44
巴黎畫家的生活 46
法國的飲食 48
花都美容術 50
華工刻苦 52
香醇的咖啡 54
萊比錫的一夜 56
乘長風破萬里浪 59
我學了些什么 61
美的生活法 63
青菜水果麥芽糖 65
談飲料 67
美的服裝 69
長壽法 71
我的童年 75
學校生活 78
黃埔陸軍小學時代 81
盲婚、入震旦學校 84
辜負潮州父老 86
未能實現的志愿 88
陳璧君約我救汪精衛 90
痛家庭之多故 92
說鬼 94
四鬼重生記 96
夢境 98
濃厚深摯的友情 100
和李大釗同事時 103
林美南公道待人 105
佳時令節 107
我們的秋天 109
*美的秋天旅行 111
持螯賞菊 113
人生樂事浴溫泉 115
消遣法 117
欣賞古跡 119
種花和養魚 121
游湖 123
讀活書的消遣法 125
暑假期與云、山、海 127
適意事 :建設 130
剃光頭、裸睡與買古董 132
室內旅行與研究 134
夜之美 137
笑與哭的藝術 139
節育 142
紅顏與美眼法 144
接吻的藝術 146
我變成兒童了 148
十年情場
**章 開始研究性學 153一、提倡性交的自由 153二、法國盛行獵艷的風俗 155三、第二集《性史》不敢出版 157四、我應該痛改前非 159
第二章 我竟守身如玉 161一、在上海開美的書店 161二、法院控告我著淫書 163三、許多漂亮的女店員 165四、深夜里她嬌聲喊肚痛 167
第三章 與褚女士言歸于好 169一、論第三種水的重要性 169二、揭露褚女士的虛偽 171三、裸體畫變成了罪證 173四、日暮途窮生活逼人 175
第四章 在巴黎惹草拈花 178一、計劃出版浪漫派叢書 178二、世界著名妓院玻璃宮 180三、彼此全身都酥軟 182四、人天攜手兩無期 184
第五章 留學時代的浪漫史 187一、讓我回憶甜蜜的往事 187二、海濱變成我倆的洞房 189三、請恕我這個薄幸兒罷 192四、倫敦的一次奇遇 193五、嬌小玲瓏的瑞士女郎 195
第六章 歐洲大戰時的奇遇 197一、她占了我的一頁情史 197二、邂逅著避難的女詩人 199三、我是一只采花的昆蟲 201四、她是香妃再世 203五、爬上樹上尋歡 204
第七章 人有悲歡離合 207一、西方的史湘云 207二、向老婦學習房中術 209三、在古堡中緊緊擁抱 211四、我領略浪漫派的真諦 213
第八章 三個月的情侶 215一、一首美妙的情歌 215二、她扮成山林的女神 217三、是一種藝術化的表演 219四、玉樓明月長相憶 221
愛的漩渦
情人手抄本 227
美的住居和風景的創造 243
美的飲食 249
美的娛樂法 256
美的行動 263
美的性欲 271
美的服裝和裸體 284
鑒賞的態度 293
情趣作用 300
代跋:漩渦內外自浮沉 張 超 307信息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節選
恨不敢娶歐婦 兩次在歐洲,十余年遇到許多情人,但都是暫時相逢,不能和一位同心人共聚白首,每一想及,茫然若失。 我曾與一法女,同居年余,并生了一女孩;但入巴黎國立育嬰院而夭殤了。這位女子面貌美麗,身子苗條,系出于法國與西班牙的混合種,富有南國的情調。可惜她的父親有酒精病,遺傳了刺激癥,每逢拂意時,輒神意混亂,口吐白沫。又或因這病癥遺傳,腦筋未能發展,對于法文尚未深解,連寫普通書信,文法也常見錯亂。但她平時的待人接物,也極井井有條,在社交上也極得人歡心。 我認識她是在海邊飲食廳。她是侍女,柔情的招待,又*使我起競逐心情的,是當時有一位德國少年博士,也在對她用情,可是她不愿意與他周旋,而用情于我這個正在學習的學生。我極驕傲,以那時這個衰弱國家的人民,能夠爭勝強盛的德國而又有身份的博士。我們不久就同到別處海濱去過伴侶的生活了。在這些海濱的生活中,我們時常攜手同到潮落后遠遠的海溝叢石中,去撈取魚蟹,每每得到餐中的新鮮。有一日,當海潮大退時,我們得到了二大筐蟹,可有二三百只,大多是雌雄疊為一氣的。在躑躅叢石之后,熱氣揚騰,我們就落水去做海鷗的雙飛。 我們本是一對好夫婦的。可是我不敢,因為家中有父母之命所給我的黃臉老婆。況且我正在讀書時期,一個學生的公費也不夠家庭的生活,所以當女孩生后,我也學起盧梭一樣,主張由國家去公養。雖在她的母愛難于割舍,而由我這個薄情的父親,終于把愛女犧牲了。以后因**次世界大戰爆發,巴黎已有陷落的危險,我就單身避到倫敦。她也看到我們的愛情不是長久的,彼此就分散了! 這就是我薄幸的一端!沒世痛恨,夫復何言! 我前說那位講衛生的愛情的情人,常向我說以她這樣的人才,到三十歲尚未得到正式的伴侶,言下至為恨恨,我們本也是一對好夫婦的。可恨我不夠大膽,也終因有結發妻的顧忌,而只好以一時期的情人生活結束了。當我歸國時,她來信說已得到一位知心人,不久就要結婚了。我因為恐攪亂她與新愛人的感情,以后連通訊也中絕了。 由后回想,我真是大呆子。她們歐洲人極知那時我們一輩子是包辦婚姻的,只要坦白,她們也極愿同到中國來。有許多留學生就是這樣娶到西婦的。到中國后,或與結發妻離婚而給她精神上與物質上的幫助就好了。或則不經過這樣的手續,而與西婦遠遠地同居,也是可以混過一生的“準婚制”的美甜生活。可是我不夠大膽,只是想若我這樣騙婚,對中婦與西婦都不好。我就這樣犧牲自己,犧牲他人。只顧形式不重精神。空向西風揮灑同情淚,究之對于東風也無一點的好處。言念及此,沒世痛恨,夫復何言! 陳璧君約我救汪精衛 我進的京師大學,就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但在滿清時代的大學,當然不免有腐朽氣象。各科系所教的都是官樣文章。學生自由研究的風氣幾乎等于零。桐城派的古文,占了中心勢力。雖則各班外國文有多少外國教授及留學生主持(例如我所入的法文班,就有二位法國人為教授);不過所教的,都是遵照既定的課本,個人特出的意見不能自由提出的。 我入此校后僅只數個月,便發生一件特出的事情。一日有熟人張俞人來會,說他此來是與汪精衛未婚妻陳璧君同來謀救汪逃獄的。他約我晚間與她密談。當然以汪那時的志氣,能奮不顧身,只身到北京謀炸滿清攝政王,事雖不成,無論何人都會寄予同情的。我就一口應承與他們會談了。 在一條暗巷的小寓內,見到滿面凄涼的陳璧君。她向我提出計劃,照滿清政府當時的條例,捐納一個實缺的主事后,再謀為法部監獄(即禁汪精衛的所在)的監獄官,由此就可以把汪放走了。那時實缺主事的捐納款項一二萬元,她是南洋富僑,外加一些人的幫助,款項是不成問題的。但*難的,是要有這樣一個當得起捐納的人,張俞人是一個書呆子,土頭土腦,當然不配。至于我,是個尚未滿二十歲的人,當然更配不上。此外,在當時的情況下,要尋得一個這樣具有革命黨人的志氣,是萬分做不到的。我們會談之下,只有惋惜這個計劃的難成。他們不久就出京了。獨留我這個人在受苦。 我愈思愈難耐:我想他們此來的計劃,或與別人也談及。萬一事機不密,有些泄露的風聲,我就不免被捕而至于殺頭了。我想放棄京師大學他去。但父親是斷難允許的。我若離此校,家費定不再供給,只好終身失學了。由是,行住兩難,終日彷徨失措,無心讀書,只有敷衍功課及格,其余時間便到校中藏書樓東閱西看那些佛學書籍,借以消遣心中無限郁悶的心情。 這樣無聊的光陰,經過有一年多久,幸而武昌起義,汪精衛得以出獄,到天津組織“京、津、保同盟會”。我才得離開京師大學往天津加入組織,到此始把先前的顧慮包袱完全放下。 計我在京師大學約有二年久的時間,除再學習一點法文外,其余毫無所得,可說白費了少年的有用光陰。那些佛書,翻來覆去,無非是空空色色,色色空空,白嚼舌頭,在我覺得討厭。又那些翻譯的字句文法,也使我頭痛不易了解。我于佛學可說是毫無緣分,只有看到一些“高僧傳”的奇怪情狀,有些開心。但到底于實際學問毫無關系。 ……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相關資料
至于張先生的偉論,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許這樣說的。但事實怕是很難……知道私有之念之消除,大約當在25世紀。
——魯 迅《兩地書》(1923)
張競生的著作上所最可佩服的是他的大膽,在中國這病理的道學社會里高揭美的衣食住以至娛樂等的旗幟,大聲叱咤,這是何等痛快的事……總之,張先生的這部書很值得一讀,里面含有不少很好的意思,文章上又時時看出著者的詩人天分……
——周作人《溝沿通信之二》(1924)
張博士根本是一位具有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想象力的自由主義學者、思想家,毫無忌憚地擊破了舊禮教的最后藩籬。
——林語堂《張競生開風氣之先》(1953)
常州怪人劉海粟……主張公開在教室里做人體寫生……人們把他跟寫性史的張競生,唱《毛毛雨》的黎錦暉目為“三大文妖”,可是時代的潮流到底把“文妖”證明為先知者…… 至于張先生的偉論,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許這樣說的。但事實怕是很難……知道私有之念之消除,大約當在25世紀。
——魯 迅《兩地書》(1923)
張競生的著作上所最可佩服的是他的大膽,在中國這病理的道學社會里高揭美的衣食住以至娛樂等的旗幟,大聲叱咤,這是何等痛快的事……總之,張先生的這部書很值得一讀,里面含有不少很好的意思,文章上又時時看出著者的詩人天分……
——周作人《溝沿通信之二》(1924)
張博士根本是一位具有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想象力的自由主義學者、思想家,毫無忌憚地擊破了舊禮教的最后藩籬。
——林語堂《張競生開風氣之先》(1953)
常州怪人劉海粟……主張公開在教室里做人體寫生……人們把他跟寫性史的張競生,唱《毛毛雨》的黎錦暉目為“三大文妖”,可是時代的潮流到底把“文妖”證明為先知者……
——李敖《由一絲不掛說起》(1962)
你會驚嘆,此人怎么經常與政治史、思想史、學術史的“大人物”或“關鍵時刻”擦身而過?這不是一個聲名顯赫的“成功人士”,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個“失敗者”,可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察角度,幫助我們串起了一部“不一樣”的中國現代史。
——陳平原《孤獨的尋夢人》(2008)
張競生幾十年的大惡名,就是因為一冊小小的《性史》而起。此事的動機本來完全是好的,不妥只是在于施行的方式和時機考慮欠周。
——江曉原《性史1926》(2014)信息
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 作者簡介
張競生(1888—1970),原名張江流、張公室,廣東饒平人,法國里昂大學哲學博士。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思想文化界的風云人物,著名的哲學家、美術家、性學家、文學家和教育家。昔年加入同盟會,被孫中山委任為南方議和團首席秘書,參與南北議和談判,促成清王朝的終結。民國第一批留洋博士,1921—1927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三四十年代在粵東山區辦農校、開公路、育苗圃,開展轟轟烈烈的“鄉村建設運動”,時有“南張北梁”(北為梁漱溟)之稱。率先提出計劃生育,首倡愛情大討論,征集出版《性史》,毀譽參半,生平著述與譯作甚豐。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