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精)李大釗與早期中國共產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480025
- 條形碼:9787543480025 ; 978-7-5434-8002-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李大釗與早期中國共產黨 內容簡介
《李大釗與早期中國共產黨》從現代政治學、現代政黨文明的視角。全方位、體地展示和解讀李大釗在中國共產黨創建前后的思想發展及其政治實踐,剖析李大利政黨觀總結其建黨理念,揭示李大釗在矢志于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道路上如何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耐接,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路。
(精)李大釗與早期中國共產黨 目錄
**章 李大釗的政黨觀
民初政黨的重組及激烈黨爭
一民初政黨的分化與組合及其特點
二民初激烈之黨爭
李大釗與民初政黨的關系
一參與立憲活動
二參與政黨活動的實踐
三與“革命派”政黨的關系
李大釗的政黨觀
一對民初政黨問題的關注
二對中國政黨建設的思考
三對現代化新型政黨的期待
第二章 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
李大釗與五四社會思潮
一李大釗與工讀主義
二李大釗與實驗主義
三李大釗與基爾特社會主義
四李大釗與無政府主義
李大釗與五四時期的社團
一國民雜志社
二新潮社
三平民教育講演團
四少年中國學會
五覺悟社
六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
七北京大學社會主義研究會
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一對**次世界大戰的認識
二對馬克思主義的初步認知
三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第三章 李大釗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建黨理念
一黨的性質
二黨的指導思想
三黨的組織原則
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五政黨社會基礎
六政黨自身建設
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創建
第四章 李大釗與北方各地中共黨組織
的建立及發展
……
第五章 李大釗與國共合作
第六章 李大釗與共產國際
第七章 李大釗*后的革命實踐
第八章 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的延續——李大釗精神永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精)李大釗與早期中國共產黨 節選
1912年,日本中島端寫作出版了《支那分割之運命》一書。該書以歪曲捏造之事實、惡毒卑劣之言語,對中國、中國人民極盡謾罵之能事,“其用意固別有在”。李大釗等愛國青年,讀罷此書,“憤恨眥裂”,“相與詢謀,擬辭而辟之”,名日(《〈支那分割之運命〉駁議》。該書除了對原書進行翻譯外,著力對之進行了駁斥。該書于1912年12月出版,受到了海內外的歡迎,“不數月風靡一世”,1913年4月再版。該書以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為主線貫穿全書,“字字皆薪膽之血淚”,足為國人“當頭之棒、警夢之鐘”,“激發其復仇敵愾之心”。由于該書為集體成果,無法肯定哪些按語、哪些眉批為李大釗所寫。但當時李大釗作為北洋法政學會的編輯部長,負責統籌全書的翻譯、寫作、出版、發行事宜,同時也是主要翻譯和撰稿人員,所以說,該書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思想,是能夠代表李大釗當時的思想和認識水平。對于中島端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極盡造謠誣陷之能事,虛構了一個分割的中國的形象,李大釗痛斥其“背人道,喪良心,發作其禽獸性根,披猖滅裂,不顧人格,已足玷辱其國體而得罪于世運”。并指責他為“人道之蟊賊也,世運之蝥賊也,又其國家之蟊賊也,人人得而誅之者也”。同時,李大釗等青年學生義正辭嚴地指出:“吾華固千年古國也,即一旦列強肇瓜分之變,將約四億同胞共作鬼雄,合萬里神州成一大冢耳。”拳拳愛國之心,躍然紙上。 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凱提出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李大釗公開發表反對袁世凱的戰斗檄文,呼吁全國人民發揚“薪膽精神”,赴國難,雪國恥,發奮為雄,再造神卅I。1914年,陳獨秀在《甲寅》第1號第4卷上發表《自覺心與愛國心》一文,認為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存之無所榮,亡之無所惜”,并提出“國不可愛就不去愛”的觀點。 ……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