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20世紀20-40年代農國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0700
- 條形碼:9787520340700 ; 978-7-5203-407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20-40年代農國論研究 本書特色
一戰的前因后果改變了人們對工業文明的敬仰與向往,中國一部分知識分子企圖重拾農業文明的輝煌,提出“農國論”。從“吾國當確定國是,以農立國”,經過 “振興農業引發工業”,再到“以農立國,以工建國”的調和兼顧,“農國論”不斷充實內容,更新理念。20世紀20—40年代的“農國論”是知識界對中國社會發展路向的深入思考和對現代化問題的艱辛探索,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對今天的“鄉村振興戰略”也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但“農國論”過分強調我國的“農國”地位,甚至把農業與工業的發展對立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貢獻。
20世紀20-40年代農國論研究 內容簡介
一戰的前因后果改變了人們對工業文明的敬仰與向往,中國一部分知識分子企圖重拾農業文明的輝煌,提出“農國論”。從“吾國當確定國是,以農立國”,經過 “振興農業引發工業”,再到“以農立國,以工建國”的調和兼顧,“農國論”不斷充實內容,更新理念。20世紀20—40年代的“農國論”是知識界對中國社會發展路向的深入思考和對現代化問題的艱辛探索,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對今天的“鄉村振興戰略”也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但“農國論”過分強調我國的“農國”地位,甚至把農業與工業的發展對立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貢獻。
20世紀20-40年代農國論研究 目錄
20世紀20-40年代農國論研究 作者簡介
黃運麗,女,1976年6月生,2003年7月參加工作,2008年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專業博士畢業,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專業學位碩士導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中國農業文明與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講校級精品課程《中國農業文明史》,主持湖北省級精品課程《中華農業與生態文明》。并在相關領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主持或參與校級、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教學項目10余項,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教學獎勵10余項。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