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05493
- 條形碼:9787214105493 ; 978-7-214-10549-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內容簡介
本書按年代順序探討了1900年至1948年中國婦女爭取選舉權的運動,**次全面研究了中國婦女爭取選舉權斗爭運動及其與早期婦女運動之間的聯系。中國婦女運動活動家們在20世紀上半葉為獲得選舉權所發起的持續地、成功地斗爭挑戰了長達數個世紀以來的根本性的政治權利原則。通過要求為女性獲得公共的政治聲音,這些積極分子推動了一個不僅僅是為了婦女自身的,而是整體政治結構的民主代表新概念。她們的運動創造了一個新的空間,使得男性和女性道德的性別規范在這一空間急劇地轉型。
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目錄
目錄
致謝1
**章序言1
**節誰是婦女參政活動家5
第二節為什么要探討中國婦女參政運動7
第三節“中國婦女參政運動”研究的匱乏12
第四節參政(suffrage)還是參與政治(participationinpolitics)?21
第五節將平等寫入憲法23
第六節國際婦女參政運動:對起因的思考25
第二章反清叛亂者:構想婦女的國民權(1898—1911年)38
**節國家復興39
第二節婦女也是人:平等與天賦人權42
第三節推翻清王朝:金松岑論女國民的素質46
第四節反清女權主義政治活動:贏得國民權50
第五節同盟會中的女權主義:履行女性的國民權55
第六節參加軍事活動的婦女:國民是士兵58
第七節消除愚昧:教育未來的女國民64
第八節女性刊物:宣傳女國民70
第九節秋瑾:戰士、教師、記者以及婦女權益活動家75
第十節走向共和78
第三章民國初年婦女對政治平等的追求(1912—1914年)80
**節亞洲**個共和制國家創立之初82
第二節婦女參政和民國初期憲法83
第三節**次嘗試:林宗素和女子參政同志會85
第四節擴大影響:唐群英和婦女參政同盟90
第五節讓我們先學習政治:張默君的神州婦女互濟會94
第六節大鬧南京參議院97
第七節文明的語言和野蠻的行徑:游說北京政府102
第八節廣東省議會的女議員初涉權利107
第九節掌摑、憤怒、斥責:國民黨的創立110
第十節反常的要求、反常的女性:關于婦女參政的公眾討論114
第十一節被粉碎的民主122
第四章婦女參政與省立憲法:建設新文化(1919—1923年)125
**節動蕩的政治和軍事局勢127
第二節在新文化運動中重新思考“女性”129
第三節女界聯合會和省立憲法運動133
第四節廣東女界聯合會:妾也是人嗎?137
第五節湖南女界聯合會揭露中國男性的無能146
第六節上海女界聯合會引領對階級斗爭和反帝國主義的思考154
第七節北京的分化以及激進主義155
第八節溫和的激進者:女子參政158
第九節無節制的激進者:女權運動同盟會161
第十節新文化、新女性、新政治165
第五章國民黨、共產黨及國民會議運動(1924—1926年)166
**節同志間的平等:修改黨章169
第二節*初的斗爭:婦女權利還是階級權利173
第三節動員資產階級婦女:向警予論婦女參政177
第四節堅持婦女的集體身份:國民會議運動183
第五節五卅運動:反對帝國主義與婦女參政運動191
第六節絞殺革命:統一戰線的瓦解193
第七節從新文化到白色恐怖196
第六章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女權主義者(1927—1936年)199
**節訓政時期的政府結構202
第二節尋找新方向:國民政府時期婦女運動204
第三節證明價值:國民會議中的婦女207
第四節贏得繼承權與重新思考婚姻214
第五節新生活運動中作為賢妻良母的女國民218
第六節參政權辯論:共產黨區域的婦女參政223
第七節《二五憲法》,國家的勝利?226
第七章性別差異的實現:名額、戰爭與選舉(1936—1948年)230
**節什么是“名額運動”231
第二節“獨特的中國式”的后選舉權運動233
第三節兩黨政治結構內外的女權主義活動家們237
第四節戰爭對于女性差異問題的影響241
第五節為代表名額而辯論245
第六節在政治中歷練的婦女們252
第七節內戰與婦女議員259
第八節共產黨控制區域的婦女參政265
第九節空洞的勝利270
第八章結語273
**節性別、權利、道德與教育274
第二節建立代議制政治,構建婦女集體身份276
第三節國際對比的恥辱以及婦女參政作為現代性象征278
參考書目281
譯后記315
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節選
1912年3月,60多名婦女參政活動家們闖入新近成立的南京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要求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這個亞洲**個實行共和制的國家,男議員們按照歷史傳統,依然拒絕婦女們提出的全面、平等和自由的公民權要求。婦女們砸毀玻璃,高呼口號,并和警察扭打在一塊。九年以后,也即1921年3月,另一個婦女參政團體走進中國南方的廣東省議會,要求省憲法規定女性與男性在政治上平等。保守的男議員們朝這些婦女們扔墨水瓶和椅子,使得其中一位請愿者不省人事,而其他幾位則被打得鼻青臉腫。很顯然,中國女性和男性平等地行使選舉和被選舉權的前景引起了民國初年政治精英們的緊張和不安。 不過,婦女參政團體堅持不懈的努力*終如愿以償地贏得了勝利。在廣東事件發生幾年之后,幾個重要省份的省立憲法給予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政治權利,女性被選入省議會。1936年,國民政府起草了確保男女平等的民國憲法,并等待國民大會選舉后給予通過。十年以后,也即1946年,婦女參政活動家們贏得了確保至少百分之十的國民大會代表席位給予婦女的勝利。盡管這是中國女權主義者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但是我們對于中國婦女參政運動仍然知之甚少。從20世紀初到40年代領導這場運動的女性很顯然滑入歷史的深淵,她們的勇氣、視野和進取心被人們所遺忘。 女性參政運動只是20世紀上半葉積極的中國婦女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于那些參與運動的婦女們來說,贏得參政權被認為是解決歷史上男女不平等的關鍵,同時也是確保婦女在當前政治領域中的合法地位,防止以后發生政治不平等的關鍵。一些婦女團體關注改善女工的工資和工作條件,另一些婦女團體則仍舊將她們的積極活動和慈善、福利以及家庭改革聯系在一起。各種婦女團體之間的互相合作為她們各自的運動作出了貢獻。中國的婦女運動活動家們很快意識到,婦女是一個具有共同利益和政治訴求的群體。然而,那些將贏得參政權作為首要目標的婦女運動活動家們將婦女的正式政治權力作為所有其他權利的基本前提。在這些參政活動家們看來,為女工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工資,以及影響家庭和婚姻改革將依賴于婦女在正式的立法進程中獲得代表資格。她們認為女政治家將能夠*好地捍衛婦女們的利益。 通過闡述婦女參政運動的故事,本書表明,中國女權主義者們在20世紀上半葉務實地運用兩種觀點:即女性與男性生來平等以及女性與男性具有差異性。在中國,有的根據“無論性別,男女本質上完全平等”的邏輯要求參政權,有的則根據“男女有本質差異”的邏輯要求參政權,這兩者都同樣經常出現。這兩種對應的邏輯并不像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西方女權主義研究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對立的。從總體上來說,這兩種邏輯也并沒有造成婦女運動的裂痕。這取決于特定歷史條件,在中國女權主義者手中,它們成為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獲得勝利的戰略性工具。中國參政女權主義者在運動中的不同時刻運用“平等觀點”和“差異觀點”。“男女差異”的觀點在起初建構婦女集體政治利益觀念的論據中尤為重要,后來它成為婦女在立法機構獲得特別配額的強有力工具。“男女平等”的觀點*初在摧毀長期以來存在的女性缺乏獨立人格的社會觀念方面至關重要。這種社會觀念認為婦女作為個體沒有參與政治的必要性。后來,平等觀點推動了女性在教育、財產和離婚方面享有平等權利的法律改革。務實的目標導向而不是理論的抽象性成為20世紀上半葉中國婦女參政運動的主要特征。 通過探討女權主義活動家這種務實主義的演化,本書表明如果當代女權主義理論家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那么關于兩種觀點孰優孰劣的焦慮感就變得不那么迫切。
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作者簡介
李木蘭(Louise Edwards),現任香港大學中國史教授、澳大利亞人文學院院士、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香港人文學院院士。2002—2006年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史教授,2004—2009年任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亞太未來研究網絡召集人,2006—2009年任悉尼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國研究教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