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鄉村振興專家深度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3749
- 條形碼:9787520723749 ; 978-7-5207-237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振興專家深度解讀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三農”工作者和普通讀者各位作者結合了自己幾十年的實地考察案例,對中國鄉村發展道路上遇到的課題進行分析;既指出了各地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又提出了可行性很強的政策建議。可以說,本書豐富了學界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成果,同時對政策制定部門來說也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
鄉村振興專家深度解讀 內容簡介
本書邀請國內20多位長期關注研究鄉村振興的專家,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與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未來鄉村振興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布局、新任務,給以具有系統而前沿性的解讀。邀請的專家,都是對鄉村有情懷、對“三農”有獨到見解、對鄉村振興戰略有全局和系統思考的著名學者。本書圍繞鄉村振興時代使命、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解讀,是一本全面深入領會與踐行中央提出的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重要參考讀物。
鄉村振興專家深度解讀 目錄
**章 大國之本 復興之根
陳錫文??鄉村振興應重在功能
溫鐵軍??21世紀*重要的發展是鄉村
張孝德??大歷史觀視野下鄉村振興的使命與前途
第二章 產業發展 振興之基
張紅宇??促進農民收入增長:階段、路徑與政策建議
周 立??新需求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新業態
胡躍高??全面認識糧食安全,系統實施糧食安全戰略
仝志輝??小農戶主體性的認識偏差與“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建設
第三章 善治之道 振興之本
何慧麗??單縣探索:低成本、自組織“五位一體”的鄉村善治實踐
賀雪峰??留守老人的多元福利與鄉村善治
張英洪??鄉村善治需處理好幾個關系
第四章 集體合作 必由之路
楊 團??40多年集體經濟改革啟示錄:鄉村發展必由之路
徐祥臨??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認識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優勢
仝志輝??集體村社制是優化鄉村治理體系的制度基礎
第五章 農耕文化 振興之魂
朱啟臻??傳承農耕文明??振興鄉村文化
張孝德??千年耕讀文明的時代價值解讀
孫慶忠??農業文化遺產的永續價值與保護實踐
第六章 鄉村建設 特色引領
顧益康 潘偉光 鄉村振興的余杭樣本:“兩進兩回”特色之路
董進智 探索鄉村藝術化之路 建設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周 立 “帶頭人+農民”:鄉村建設農民主體性提升之路
第七章 生態發展 綠色之路
徐祥臨 “綠水青山”的價值及實現形式
胡躍高 全域有機農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
蔣高明 宋彥潔 綠色革命呼喚生態農業
張孝德 分布式、再造循環的零污染鄉村建設之路
第八章 深化改革 制度制勝
孔祥智 構建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體制機制
陳文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途徑
孫君 鞠利“一宅兩戶、一房二門”之經營權探索
鄉村振興專家深度解讀 節選
從新時代的高度看鄉村,鄉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福地與源地 中央提出世界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兩大標志:一是“東升西降”,世界文明中心從西向東轉移;二是世界文明形態從工業文明時代向生態文明時代轉型。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是基于中國智慧探索不同于工業文明的新文明之路。站在生態文明時代高度,認識鄉村是決定鄉村發展命運的重要視角。如果從工業文明看,因為鄉村不能夠承載現代化產業,所以鄉村命運是被城市化逐步替代,走向蕭條和終極。但是從生態文明看,恰恰相反,生態文明建設,成本*低、效果*好,*豐富的資源在鄉村。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兩山”理論,源于鄉村,同時也預示著生態文明建設潛力*大的也在鄉村。鄉村逢工業文明衰,遇生態文明興,是21世紀鄉村的命運。中國邁向生態文明時代,面臨著第三次農村包圍城市,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鄉村具有以下獨特稟賦和功能: 一是鄉村蘊藏著醫治現代工業文明病的解藥。當代人類面臨的危機,不僅僅是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的危機,還有人類文化生態失衡的危機。單極化的西方工業文明全球化的過程,也使萬年之久的農業文明所創造的多樣性文明與文化遭到了洗劫性的破壞。缺乏精神與文化制衡的物質財富無限制增長的現代化,不僅吞噬了大量的資源,造成資源環境危機,而且也吞噬了人類的精神能量,使人類文明在物質主義、病態消費主義、GDP主義的單極化世界中越走越遠。 醫治工業文明病的解藥,不僅在西方文明世界中找不到,在今天的中國城市中也找不到。醫治當代人類文明危機的解藥,就在中國鄉村文明中。在幾千年的農耕經濟中,中國先民發現,雖然大自然給人類提供的物質財富是有限的,但它提供給人類的精神財富卻是無限的。醫治當代人類自利貪欲病的解藥,就蘊藏在古老的多樣化鄉村文明之中。 古代農耕文明留下的多樣性文化,恰恰是醫治與矯正現代工業文明*需要的東西。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自然觀是對現代天人對立自然觀的重大矯正;萬物有靈的生命平等觀,恰恰是對工業文明時代狹隘的人權平等的重大矯正與補充。道法自然的整體認識論,是對現代兩元對立哲學、碎片化思維的矯正。利他共生的倫理觀是醫治現代自私貪欲中毒的*好解藥。多元共存的文明觀,是對現代單極化霸權文明的重大矯正。 二是農村具有使用新能源獨特優勢,實現清潔能源的自給自足將會在農村首先出現。以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革命,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著中國鄉村在工業化與城市化沖擊下的邊緣化地位。非均衡分布、集中開發、高成本運輸的石油和煤炭等傳統能源,使分散居住的農村處在分享工業化好處的邊緣化地位。相反具有高度分散性、相對均衡分布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越是人口分布密度低的地方,人均可利用的新能源量越大。新能源的這種特性使農村獲得了城市不具備的新優勢。而且農村使用新能源的優勢在當代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活生生的現實。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和消費國,而太陽能熱水器90%以上的市場在中國農村。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中國農村沼氣,也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新能源在農村生活領域的使用,不僅從根本上改變著中國農村的生活方式,而且新能源經濟在農村也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新能源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農村的命運。如果綜合利用各種新能源,中國農村將會實現新能源的自給自足。
鄉村振興專家深度解讀 作者簡介
張孝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生態文明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 副主任。兼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文明傳承促進會 副會長、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多家地方政府的經濟顧問。主要從事生態文明、生態經濟、鄉村文明發展研究。張孝德教授是國內最早研究生態文明和鄉村文明的學者之一。跟蹤研究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研究20多年。出版專著5部,發布文章200多篇。主持完成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的課題30多項。代表專著有:《文明的輪回——生態文明新時代與中國文明復興》的專著,《生態文明立國論——喚醒中國走向生態文明主體意識》、《經濟學范式革命與中國模式解讀》等。 長期以來受邀為各級政府和大學做有關生態文明和鄉村文明的講座600多場。2016受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邀請,在浙江安吉舉行第三十八場活動中,作題為《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文明復興》的講座。2018年3月在13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期間,受中央電視臺《開講啦》欄目的邀請,做了《新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懂鄉村?》的講座。2019年10月13日受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的大地講堂邀請做了《重新認識鄉村的價值》講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