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貧困的哲學(全兩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68741
- 條形碼:9787100068741 ; 978-7-100-06874-1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貧困的哲學(全兩卷) 本書特色
《貧困的哲學》是19世紀法國小資產階級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無政府主義者蒲魯東的一部重要著作,發表于1846年。這是在他的**部理論著作《什么是所有權?》于1840年問世之后為解答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轉而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結果。
貧困的哲學(全兩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19世紀法國小資產階級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無政府主義者蒲魯東(1809—1865)的一部重要著作,發表于1846年。本書共分十四章,分別論述經濟學、價值、分工、機器、競爭、壟斷、警察和捐稅、人和上帝在矛盾規律下的責任、貿易的平衡、信用、所有權、共有制、人口、概述和結論,集中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的矛盾的思想體系。
貧困的哲學(全兩卷) 目錄
上卷:
前言
**章 經濟學
**節 社會經濟中事實與法律的對立
第二節 理論的缺陷和批判的不足
第二章 論價值
**節 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對立
第二節 價值的構成:財富的定義
第三節 價值比例規律的運用
第三章 **個時期——分工
**節 分工原則的對抗性后果
第二節 布朗基、舍伐利埃、杜諾瓦耶、羅西和帕西諸先生的無效處方
第四章 第二個時期——機器
**節 機器在它與自由的關系中的作用
第二節 機器的矛盾——資本和雇傭勞動的起源
第三節 防止機器災難性影響的辦法
第五章 第三個時期——競爭
**節 競爭的必要性
第二節 競爭的破壞作用及其對自由的損害
第三節 防治競爭弊病的辦法
第六章 第四個時期——壟斷
**節 壟斷的必然性
第二節 壟斷在勞動中造成的災害和對思想的敗壞
第七章 第五個時期——警察或捐稅
**節 捐稅的綜合概念——這個概念的出發點及其發展經過
第二節 捐稅的二律背反
第三節 捐稅的無可避免的災難性后果(生活必需品、禁奢法、農村和工業警察、發明專利證、商標等)
第八章 人和上帝在矛盾規律下的責任,或天命問題的解答
**節 人的罪責——對原罪神話的說明
第二節 對天命神話的說明。上帝的退化
下卷:
第九章 第六個時期——貿易的平衡
第十章 第七個時期——信用
第十一章 第八個時期——所有權
第十二章 第九個時期——共有制
第十三章 第十個時期——人口
第十四章 概述和結論
貧困的哲學(全兩卷) 節選
誠然,這家雜志也提到我們上面所說的價值可變性,并且還附例作了說明,但是,卻不像我們那樣追究到矛盾。假使這位可敬的編輯先生是薩伊學派中的一位赫赫有名的經濟學家,具有較為嚴格的辯證法訓練,假使他長期習慣于不僅觀察事實,而且善于從產生這些事實的觀念中尋找對事實的解釋,那么,我毫不懷疑他的話一定會比較留有余地,一定不會把價值的可變性看作科學的*后結論,而會承認它只是科學的起點。如果考慮到價值的可變性并不是來自物品本身,而是來自人們的觀念,那就應該說,正像人的.自由有它的規律一樣,價值也有它自己的規律;因此,假定存在一種價值尺度,并沒有什么不合理之處.,因為大家都把這種規律稱為價值尺度;相反地,否認價值尺度才不合邏輯和不能容忍。而且,事實上,衡量價值概念,也就是說把價值固定下來的做法,究竟與科學有什么抵觸呢?大家都相信價值是可以固定的,都希望固定價值,探索這種固定,并且假定了固定;每一項出售或購入的提議歸根結底不過就是把兩個價值加以比較,也就是對價值作出正確程度不等的,但是又可說是有效的估定。公眾對實際價值與商業價格之間的差別所作的估定,可以說總是一致的。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許多商品才能定價出售;甚至有些商品例如面包,即使價格不斷在變動,仍然是按定價出售的?! ?
貧困的哲學(全兩卷) 作者簡介
蒲魯東(1809~1865)法國政論家,經濟學家。小資產階級思想家,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創始人之一。1809年1月15日生于貝桑松一農民兼手工業者家庭,卒于1865年1月19日 。曾在印刷廠當排字工人和校對員,通過自學而成為職業作家,后與人合伙開辦小印刷廠 。1837年遷居巴黎 ,從事著述動。1840年發表《什么是財產?或關于法和權力的原理的研究》,提出"財產就是盜竊"的論點,蜚聲于世。該書從小資產階級立場出發批判資本主義大私有制,認為可以通過保護小私有制擺脫資本主義的各種弊端。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