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最后的見證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7815
- 條形碼:9787521717815 ; 978-7-5217-178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的見證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 本書特色
在衛國戰爭期間(1941—1945),有數百萬蘇聯兒童死亡,活下來的幸存者,則失去了親人,過早地結束了他們的童年。在本該享受童年快樂的階段,“我們已經是男人和女人了”。本書是衛國戰爭幸存兒童的口述史,他們在經歷這場戰爭時都是2-12歲的孩子。
阿列克謝耶維奇歷經幾十年,輾轉在前蘇聯的遼闊大地上,親訪上千事件一線經歷者,查閱各方文件資料,耗費心血整理而成的蘇聯口述史系列——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詩。
最后的見證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 內容簡介
“難道我們是孩子嗎?在十到十一歲的時候,我們已經是男人和女人了……”《很后的見證者:101位在戰爭中失去童年的孩子》記錄了上百位二戰幸存者的口述回憶,這些當年還是3-14歲的孩子,見證了生靈涂炭的戰爭場景:被夷為平地的房屋,被殺死的父母兄長,村莊里挨餓的人們,樹上掛著的親人的尸體。這些孩子在戰爭中過早地成為了大人,他們在醫院里幫忙,或是加入游擊隊。他們終其一生無法感受幸福,到了老年仍在思念母親;他們害怕快樂,深切地知曉快樂是轉瞬即逝的珍寶。他們是戰爭很后的證人。
最后的見證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 目錄
“我的支,也是后一支香煙……”
“奶奶在祈禱……她祈禱我的靈魂能回來……”
“他們全身粉紅地躺在木炭上面……”
“可我還是想媽媽……”
“這么漂亮的德國玩具……”
“一把鹽,這是我們家留下來的全部……”
“我吻過課本上所有的人像……”
“我用雙手收集起它們……它們雪白雪白的……”
“我想活下去!我想活下去!”
“我透過扣眼兒往外偷看……”
“我只聽到媽媽的喊叫聲……”
“我們在演奏,戰士們卻在哭泣……”
“死去的人們躺在墓地……仿佛又被打死了一次……”
“當我明白這個人是父親……我的膝蓋顫抖不停……”
“閉上眼睛,兒子,不要看……”
“弟弟哭了,因為爸爸在的時候,還沒有他……”
“個來的就是這個小姑娘……”
“我——是你的媽媽……”
“可以舔舔嗎?”
“還有半勺白糖。”
“房子,別著火!房子,別著火!”
“她穿著白大褂,就像媽媽……”
“阿姨,請您把我也抱到腿上吧……”
“她開始輕輕搖晃,像搖晃布娃娃……”
“已經給我買了識字課本……”
“既不是未婚夫,又不是士兵……”
“哪怕是留下一個兒子也好啊……”
“他在用袖子擦著眼淚……”
“它吊在繩子上,就像個小孩……”
“現在你們就是我的孩子……”
“我們親吻了她們的手……”
“我用一雙小女孩的眼睛看著他們……”
“我們的媽媽沒有笑過……”
“我不習慣自己的名字……
“他的軍便服濕漉漉的……
“好像是她為他救出了女兒……”
“他們輪流把我抱到手上……從頭到腳地拍打我……”
“為什么我這么小?”
“人的氣味會把它們吸引過來……”
“為什么他們朝臉上開槍?我的媽媽這么漂亮……”
“你求我,讓我開槍打死你……”
“我頭上連塊三角巾都沒有……”
“大街上沒有可以玩耍的伙伴……”
“我深夜打開窗子……把紙條交給風……”
“挖掘一下這里吧……”
“人們把爺爺埋在了窗戶下面……”
“他們還用鐵鍬拍打了一陣,好讓它看起來漂亮一些。”
“我給自己買了條帶蝴蝶結的連衣裙……”
“他怎么會死呢,今天沒開槍啊?”
“因為我們——是小女孩,而他——是小男孩……”
“如果和德國男孩子玩,你就不是我的哥們兒……”
“我們甚至都忘了這個詞……”
“你們都該去前線,卻在這兒愛我媽媽……”
“后,他們大聲叫喊著自己的名字……”
“我們四個人都套在這個小雪橇上……”
“這兩個小男孩變得很輕,像麻雀一樣……”
“我很害羞,因為我穿的是小女孩的皮鞋……”
“我喊啊,喊啊……不能停下來……”
“所有孩子都手拉著手……”
“我們甚至不知道怎么埋葬死人,而此刻不知怎么就想起來了……”
“他收集到籃子里……”
“他們把小貓從家里帶了出來……”
“你要記住:馬利烏波里市,帕爾科瓦亞街6號……”
“我聽見,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我跟著姐姐——上士薇拉•列契金娜上了前線……”
“在那太陽升起的地方……”
“白襯衫在黑暗中遠遠地發著光……”
“媽媽倒在我剛剛擦洗過的干凈地板上……”
“上帝是不是看到了這些?他是怎么想的……”
“這世間——讓人百看不厭……”
“他們帶回來又細又長的糖果,像鉛筆一樣……”
“箱子大小正好和他差不多……”
“我怕做這樣的夢……”
“我希望媽媽就我一個孩子,只寵愛我……”
“他們沒有沉下去,像皮球一樣……”
“我記得蔚藍蔚藍的天空……我們的飛機在天上飛過……”
“像熟透的南瓜……”
“我們吃了……公園……”
“誰要哭,就開槍打死誰……”
“媽媽和爸爸——金子般的詞語……”
“把她一塊塊地叼了回來……”
“我們家正好孵出一窩小雞……我怕它們被弄死……”
“梅花國王,方塊國王……”
“一張大全家福……”
“哪怕我往你們口袋里塞個小白面包也好啊……”
“媽媽清洗傷口……”
“他送給我一頂有紅帶子的平頂羊皮帽……”
“我沖著天空開槍……”
“是媽媽抱著我上了一年級……”
“小狗,可愛的小狗,請原諒……”
“她跑向一邊,喊叫著:‘這不是我的女兒!不是我的!’”
“難道我們是孩子?我們是男人和女人……”
“請別把爸爸的西服給陌生的叔叔穿……”
“我在深夜哭泣:我快樂的媽媽在哪里?”
“他不讓我飛走……”
“大家都想親吻一下‘勝利’這個詞……”
“我穿著父親的軍便裝改成的襯衫……”
“我用紅色的石竹花裝飾它……”
“我永遠等待著我們的爸爸……一生都在等……”
“在天之涯……在海之角……”
權作結束語
最后的見證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 作者簡介
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Свe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на Aлeксиeвич)
白俄羅斯作家,1948年生于烏克蘭,后舉家遷往白俄羅斯,畢業于明斯克大學新聞系。白俄羅斯記者、散文家。201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當代世界文壇極富影響力的俄語寫作女作家。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切爾諾貝利事故、蘇聯解體等重大事件。其作品首次集結為《阿列克謝耶維奇文集》:《戰爭中沒有女性》《鋅皮娃娃兵》《后的見證者:101位在戰爭中失去童年的孩子》《切爾諾貝利的祭禱》及《二手時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