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邏輯(第5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1330
- 條形碼:9787505751330 ; 978-7-5057-5133-0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邏輯(第5版) 本書特色
1.學術背景:作者被公認為是享譽世界的20位在世經濟學家之一;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富蘭克林管理學院主席。 2.社會背景:作者集企業家、投資專家、世界500強企業顧問、作家、主編等眾多身份于一身,還是經濟類電視節目里的常客。 3.視野開闊:作者身份的多樣性使其學術思想融入了企業家、資本金、消費者和投資者的視角,視野更加開闊,思想更加多元。 4.著作等身:作者博采眾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體系,已出版20多部專著。目前還是美國總統辦公室經濟學者。 5.定位明確:本書受眾明確,它就是為了滿足經濟學入門讀者,能夠輕松掌握經濟學而進行創作的。 6.邏輯清晰:本書從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和政府政策三個層面入手,并結合市場變化,層層遞進,條分縷析,深入淺出的將經濟學講活了。 7.理論支撐:作者從卡爾·門格爾的“善理論”和“損益表”開始“微觀”部分的講述,再運用哈耶克“四段論”來介紹“宏觀”部分。 8.生動活潑:作者他還將責任、儲蓄、投資、激勵、競爭、選擇、企業家精神和福利等經濟學原則貫穿全書,并融入金融、商學、市場營銷、管理、歷史和社會學等學科知識,再頻繁引入歷史上的重大經濟事件,使本書脫離了空談。 9.簡單易懂:本書告別了紛繁的數據、圖表和公式,讓經濟學不再高深莫測,就算經濟學小白也能讀懂。 10.經典教材:本書被美國眾多一流大學(如哥倫比亞大學、查普曼大學等)列為經濟學通識教材,2000年首次出版,全美暢銷20多年。 11.新版全譯:本書據美國Economic Logic(《經濟邏輯》)2017年第5版(Z新版)全譯,更新大量數據,緊跟全球經濟發展趨勢。 12.精裝典藏:封面硬殼糊裱特種紙,圓脊鎖線裝訂;內文采用80G膠版紙;有顏有料,高端大氣。
經濟邏輯(第5版) 內容簡介
《經濟邏輯》是一本暢銷優選的經濟學入門經典。史庫森成功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理論整合到了標準的“新古典主義”理論中:他從卡爾·門格爾的“善理論”和“損益表”開始“微觀”部分的講述,再運用哈耶克“四段論”來介紹“宏觀”部分。他還將責任、儲蓄、投資、激勵、競爭、選擇、福利等經濟學原則貫穿全書,并融入金融、商學、市場營銷、管理、歷史和社會學等學科知識,再引入歷目前的重大經濟事件,使本書,生動活潑,有趣易懂。
經濟邏輯(第5版) 目錄
01 本書特色
03 前言
**部分 概述 / 001
第 1 章 什么是經濟學? / 002
第 2 章 經濟行為的一般原理 / 017
第 3 章 生產、交換和消費:經濟活動的結構 / 035
第二部分 微觀經濟學 / 057
第 4 章 公司理論:收益和損失的作用 / 058
第 5 章 價格和產出的決定因素:需求定律 / 090
第 6 章 供應和需求 / 102
第 7 章 成本如何影響價格? / 125
第 8 章 壟斷和競爭 / 143
第 9 章 生產要素:土地、租金和自然資源 / 161
第 10 章 生產要素:工資、就業和勞動生產率 / 175
第 11 章 資本和利息 / 212
第 12 章 企業的作用 / 232
第 13 章 股票和證券市場 / 245
第三部分 宏觀經濟學 / 277
第 14 章 理解宏觀經濟學 / 278
第 15 章 衡量經濟活動的指標:收入和財富 / 293
第 16 章 物價膨脹和貨幣的購買力 / 312
第 17 章 經濟發展:儲蓄、投資和技術 / 323
第 18 章 貨幣和商業銀行體系 / 343
第四部分 政府政策 / 359
第 19 章 通貨膨脹、中央銀行和貨幣政策 / 360
第 20 章 財政政策和政府的作用 / 389
第 21 章 政府收入和稅收政策 / 412
第 22 章 赤字開支和國家債務 / 439
第 23 章 政府管控 / 469
第 24 章 環境經濟學 / 492
第 25 章 經濟擴張與收縮,是什么造成的經濟周期? / 506
第 26 章 全球化、保護主義和自由貿易 / 529
第 27 章 發展經濟學: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 / 551
第 28 章 經濟學家是做什么的? / 572
經濟術語表 / 583
經濟邏輯(第5版) 節選
貨幣和財富 貨幣是財富嗎?收入的增加意味著財富的增加嗎?或許是,但只有增加的收入能購買更多的商品和服務時才如此。如果發生了通貨膨脹,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超過了增加的收入時,實質性的收益就不存在。因為如果將購買力的丟失考慮在內的話,實際收入反而減少了,整體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貨幣不是商品或服務,而是有助于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交換中介。貨幣的形式有多種:紙幣、金屬、寶石和貝殼。貨幣的本質可以是商品、法定貨幣或信托,甚至可以是電子形式。法定貨幣和信托貨幣是代用幣,和商品貨幣不同。代用幣在現代社會中是*重要的貨幣形式。用貨幣換取商品和服務推動財富的創造。不論哪種形式的貨幣,只有在能夠購買商品和服務時才有價值。隨著通貨膨脹的起起落落,貨幣的價值也在變。 1美元的試驗 一位經濟學教授讓一位學生到教室前面來,站在全班同學面前,老師讓學生撕掉1美元。稍微鼓勵一下,學生撕掉了1美元。 問題:這個學生毀掉財富了嗎? 有的學生回答毀掉了。1美元代表的是過去勞動的凝結,不論是這位學生的勞動還是她爸爸的勞動,她爸爸給她1美元是用來買午飯的。撕掉1美元則意味著毀掉了她用來買午飯的能力。她喪失了她的財富,她的生活水平也降低了。有的同學不同意這種看法。撕掉這一張鈔票使得教室里的椅子、鉛筆或紙張數量減少了嗎?地球上的食物、衣服、車輛或者建筑的數量減少了嗎?午飯消失了嗎?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午飯依然存在,只是可能不屬于這位學生了。因此可以得出財富沒有被毀掉的結論。哪種觀點對呢?兩種觀點都對。全球的或者這個國家的財富沒有被毀掉。1美元被撕掉,但是商品和服務的總量沒有減少。這個學生撕掉1美元,她的個人財富減少了,但是其他人的財富卻增加了。她的個人財富減少,世界上其他人的財富稍微增加了一些,因為貨幣總量減少了,購買力因此增加了。換句話說,1美元被撕掉沒有摧毀財富,只是將財富重新分配了。但是如果這個學生折斷了一支鉛筆,這個鉛筆不能用了呢?這樣的行為就破壞了她和整個社會的財富。商品和服務被破壞了,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降低了。只關注賺錢而不是商品生產會使人偏離提高生活水平的目標。在有些情況下,賺錢并不等于提高生活水平——商業和金融欺詐、盜竊、貪污都會降低生產率,有些人是賺了錢,但是無益于全社會的福祉。 生產要素如何影響財富? 財富被定義為能滿足當前和未來需求的商品和服務。這個定義意味著商品和服務要對消費者有用才有價值。消費品包括食物、衣服、汽車、房子和樂器;服務包括醫療保健、金融服務、教育以及其他維系和改善生活的服務。未成品也有價值——土地、鐵礦、森林和其他物品。未加工的小麥沒有面粉的價值高,市場上的價格也沒有面粉的高。天然存在的鐵礦石是沒用的,但是鋼鐵制造商卻愿意花大價錢購買鐵礦石。未成品是從土地中獲得的,需要借助生產資料來加工。這里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自然資源以及可以獲得的商品原料。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機器、工具和資料,目的是*終的消費。生產商品和服務的第三個要素是勞動力。土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是三位一體的。生產過程中的第四個要素是企業,企業將一定數量的土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整合起來從而實現經濟目標。這四個要素是將商品原料和投入轉化為商品和服務的基本要素。生產過程的四要素(土地、生產資料、勞動力和企業)能影響財富,是因為它們能夠衍生消費者價值。消費品和服務有價值意味著生產資料也有價值,因為如果沒有土地、勞動力、資本和企業,就無從生產消費品。財富是指能滿足當前和未來需求的商品和服務,土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同樣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勞動力有價值嗎? 在將原料轉化為成品的過程中勞動力是個關鍵因素。人們用自己的體力或腦力生產有用的商品和服務。勞動者提供他們的服務來換取工資。一個國家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是用這個國家勞動力的知識、技術和付出衡量的。勞動力是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富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經濟過程中每個勞動者的目標都很明確。人們工作是為了賺錢,從而滿足自己的需求,享受生活。隱藏在賺更多錢后面的是長遠目標: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有足夠的退休金,買房子,還賬,有休閑時間,或者做其他事情。每個勞動者都在將生產過程推向*終的消費、創造財富并提高大家生活水平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當勞動者做他們*擅長的事情時,產出達到*大化。礦井工人將礦產從地下開采出來,這樣礦產可以被加工成有用的商品。鐵礦被加工成鋼鐵,銅礦被加工成銅,金礦被加工成金子。制造商將原材料和其他材料運過來,并加工成有用的產品。化學家、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分析無機物和有機物成分,在實驗室做實驗,以便生產出更好、更有用的產品。銷售人員向消費者推銷產品,通過向消費者提供相關信息從而實現銷售。藝術家為消費者設計產品形象。銀行為商人提供多種服務,這樣商人可以經商獲利;向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付款和借款方式,滿足消費者的欲望。老師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這樣的例子可以一直列舉下去,這些活動背后的目的是一致的——將未加工完成的產品變成可被消費者使用的終端產品。 (以上為本書P006-009內容) ......
經濟邏輯(第5版) 作者簡介
馬克·史庫森(Mark Skouse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查普曼大學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格蘭瑟姆大學本杰明·富蘭克林管理學院主席——為表彰其在經濟學領域取得的成就,該校已將學院更名為“馬克·史庫森商學院”。作者集經濟學家、企業家、教授、學者等多種身份于一身,已出版20多部著作,代表作:《經濟邏輯》《生產的結構》《現代經濟學的歷程》《經濟思想的力量》等,是享譽世界的20位在世經濟學家之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