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54.4(3.2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促銷活動: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薄膜光譜物理學導論(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3203
- 條形碼:9787118123203 ; 978-7-118-1232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薄膜光譜物理學導論(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光與物理相互作用的經典描述;在薄膜系統中的界面反射和干涉現象;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半經典描述;非線性光學基礎等。涵蓋了固體薄膜光譜中的主要物理問題;色散反射鏡的光譜目標和例子;非線性光學的一些基本效應等。
薄膜光譜物理學導論(第2版)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總論
1.2 本書的內容
1.3 一般問題
1.4 關于約定的注釋
**部分 光與物理相瓦作用的經典描述
第2章 線性介電極化率
2.1 麥克斯韋方程
2.2 線性介質極化率
2.3 線性光學常數
2.4 一般性注釋
2.5 例:取向極化和德拜方程
2.6 能量耗散
第3章 自由電荷和束縛電荷載流子的經典處理
3.1 自由電荷載流子
3.1.1 德魯特方程Ⅰ的推導
3.1.2 德魯特方程Ⅱ的推導
3.2 束縛載流子的振子模型
3.2.1 主要思想
3.2.2 微觀場
3.2.3 克勞修斯-莫索提和洛倫茲方程
3.3 不同光譜區探測的物質
3.4 空間色散
3.5 嘗試說明性方法
第4章 基于振子模型的推導
4.1 自然線寬
4.2 均勻和非均勻的譜線展寬機制
4.2.1 概述
4.2.2 碰撞展寬
4.2.3 多普勒展寬
4.2.4 布倫德爾(Brendel)模型
4.3 多自由度振子
4.4 塞默爾(Sellmeier)和柯西(Cauchy)方程
4.5 混合物的光學性質
4.5.1 動機和例子
4.5.2 麥克斯韋·加內特,布魯格曼和洛倫茲混合模型
4.5.3 金屬一介電混合物及表面等離激元的注釋
4.5.4 介電混合物和維納邊界
4.5.5 孔隙效應
4.5.6 用洛倫茲-洛倫茨方法研究無定形硅的折射率:模型計算
第5章 克萊默斯-克羅尼格(Kramers-Kronig)關系
5.1 克萊默斯-克羅尼格關系的推導
5.2 一些結論
5.3 第2~4章和本章的回顧
5.3.1 主要結果概述
5.3.2 問題
第二部分 在薄膜系統中的界面反射和干涉現象
第6章 平面界面
6.1 透射、反射、吸收和散射
6.1.1 定義
6.1.2 實驗方面
6.1.3 吸光度概念的說明
6.2 平面界面的影響:菲涅耳方程
6.3 光的全反射
6.3.1 全反射的條件
6.3.2 討論
6.3.3 衰減全反射
6.4 金屬表面
6.4.1 金屬反射
6.4.2 傳播表面等離激元
6.5 各向異性材料
……
第三部分 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半經典描述
第四部分 非線性光學基礎知識
1.1 總論
1.2 本書的內容
1.3 一般問題
1.4 關于約定的注釋
**部分 光與物理相瓦作用的經典描述
第2章 線性介電極化率
2.1 麥克斯韋方程
2.2 線性介質極化率
2.3 線性光學常數
2.4 一般性注釋
2.5 例:取向極化和德拜方程
2.6 能量耗散
第3章 自由電荷和束縛電荷載流子的經典處理
3.1 自由電荷載流子
3.1.1 德魯特方程Ⅰ的推導
3.1.2 德魯特方程Ⅱ的推導
3.2 束縛載流子的振子模型
3.2.1 主要思想
3.2.2 微觀場
3.2.3 克勞修斯-莫索提和洛倫茲方程
3.3 不同光譜區探測的物質
3.4 空間色散
3.5 嘗試說明性方法
第4章 基于振子模型的推導
4.1 自然線寬
4.2 均勻和非均勻的譜線展寬機制
4.2.1 概述
4.2.2 碰撞展寬
4.2.3 多普勒展寬
4.2.4 布倫德爾(Brendel)模型
4.3 多自由度振子
4.4 塞默爾(Sellmeier)和柯西(Cauchy)方程
4.5 混合物的光學性質
4.5.1 動機和例子
4.5.2 麥克斯韋·加內特,布魯格曼和洛倫茲混合模型
4.5.3 金屬一介電混合物及表面等離激元的注釋
4.5.4 介電混合物和維納邊界
4.5.5 孔隙效應
4.5.6 用洛倫茲-洛倫茨方法研究無定形硅的折射率:模型計算
第5章 克萊默斯-克羅尼格(Kramers-Kronig)關系
5.1 克萊默斯-克羅尼格關系的推導
5.2 一些結論
5.3 第2~4章和本章的回顧
5.3.1 主要結果概述
5.3.2 問題
第二部分 在薄膜系統中的界面反射和干涉現象
第6章 平面界面
6.1 透射、反射、吸收和散射
6.1.1 定義
6.1.2 實驗方面
6.1.3 吸光度概念的說明
6.2 平面界面的影響:菲涅耳方程
6.3 光的全反射
6.3.1 全反射的條件
6.3.2 討論
6.3.3 衰減全反射
6.4 金屬表面
6.4.1 金屬反射
6.4.2 傳播表面等離激元
6.5 各向異性材料
……
第三部分 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半經典描述
第四部分 非線性光學基礎知識
展開全部
薄膜光譜物理學導論(第2版) 作者簡介
2008.03-2011.03 同濟大學,光學學科,博士研究生,理學博士;2002.09-2005.01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光學工程學科,工學碩士;1998.09-2002.08 哈爾濱工業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科, 工學學士。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